上海市金山中学新疆班学生表演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选段
近日,新清华学堂的后台,挤满了正在上妆、等候的小戏娃们,他们是来自上海市金山区13所学校的130多名学生——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他们在蒙民伟音乐厅举行的“海上繁花耀清华——金山区‘戏曲进校园’专场成果展演”上大展风采。
整场演出,演员们以漂亮的姿态呈现了中华戏曲的“繁花似锦”,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和掌声。演出是短暂的,戏曲的韵味却是悠长的。此番挑战,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记忆,更为可贵的是在心里留下了勇气。
“大手牵小手”,戏娃表演精彩
作为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2024校园戏曲节的演出之一,此次演出以“梨园京昆”“留溪‘越’语”“‘梅’韵芳菲”“繁花似锦”4个篇章展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安平、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钱惠丽、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沈昳丽、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以及上海沪剧院一级演员李建华担任助演嘉宾。
金山戏娃们表演了京、昆、沪、越、锡、淮六大剧种不同流派的18个经典作品,如昆剧《牡丹亭·游园》《西游记·借扇》选段,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选段,越剧《李娃传·莲花落》选段,锡剧《江姐·彭松涛》选段,沪剧《芦荡火种·智斗》选段,淮剧《卖水》选段以及沪歌《上海谣》等,字正腔圆,唱做俱佳,将传统戏曲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场演出还邀请了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的学子表演新编儿童京剧《生肖荟》,该节目编排新颖,童趣十足。演出由知名主持人鲁雅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张源和金山区戏曲小达人吴林璘共同主持。
“此次演出的每个节目都很精彩,这首先要感谢老师们的精心指导。这场演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大手牵小手’,师生合演,提升了节目的整体表达水平。”导演郭宇说,“孩子们进清华大学演出,一点都不怯场,都是年轻的‘老演员’了。戏曲进校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们成长的品质和素养,让人生的成长更加立体、丰富。这次演出也是‘行万里路’的一种表达”。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郑瑛表示,此次展演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的繁荣盛景和后继有人的勃勃生机,将是金山戏曲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介绍道,经过近8年的实践,金山区“戏曲进校园”形成了有经费扶持、制度保障、师资支持、活动实践的区域戏曲传承与发展的长效机制。金山戏娃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海少儿戏剧“小白玉兰”称号评选活动等高规格戏曲艺术展演活动中捷报频传。
因戏结缘,以戏育人
清华大学是一所大学,何以会邀请金山戏娃来校园戏曲节,这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
“作为大学,它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体现服务社会的责任。”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讲道,清华大学校园戏曲节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以育人为目标来进行策划的:“我们希望校园里能看到两种戏曲,一种是兼具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让人感动的作品,一种是展现传统戏曲魅力,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艺术之美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的作品。”
今年春天,赵洪受金山区教育局邀请,实地了解了金山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戏曲教学情况。看到金山中学新疆班的高中生学习京剧艺术,她既感动又震撼。“通过这次演出,大家可以看到上海市金山区开展‘戏曲进校园’的多年努力。孩子们从小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也愿意搭建平台,让孩子们走进大学,跟大学师生进行交流。”同时,她也希望孩子们通过在清华大学舞台上的绽放,激发求学热情,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赴清华大学演出,金山戏娃们既紧张兴奋,又沉着冷静。金山区世外学校的学生吴思航从学习京昆越3个剧种到挑战4个剧种——又增加了沪剧,她说:“清华大学是所有学子心中的圣地,我没有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在清华大学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戏曲才艺。这次的清华行,是我今后继续努力向前的动力。”
金山模式,金山成绩
自2017年4月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颁发了《关于金山区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意见》、成立“戏曲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以来,金山区已经形成了区教育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园)三级管理机制,先后与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江苏省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等12家长三角戏曲专业院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60多位专业教师进入全区57所学校,每学期为2000多名学生开展每周2小时的“口传身授”。
“我们借助高校、名师的优质资源,成立了‘郭宇艺术名师工作室’‘李佩红戏曲艺术推广基地’,通过名师引领,扎实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与上海剧协合作共建上海少儿戏剧‘小白玉兰’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戏剧夏(冬)令营、优秀戏剧讲座、小白玉兰专场展演等形式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少儿戏剧人才。对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为有志传承、创新和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戏曲人才打通继续求学深造通道。”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李松皓介绍,金山区教育局还牵头集结了江浙沪安徽“三省一市” 8所学校开展校际交流,成立了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联盟学校。
金山有戏,氛围满满。孩子们有机会观赏每年的“百校百场”经典剧目,聆听戏曲名家讲座;每年寒暑假参加“胜日寻芳梨园行”——戏曲研学活动,进行后台探秘、互动体验等;在全国级、市级、区级、镇级、校级各类活动和赛事中亮相;学习戏曲化妆、制作戏曲文创、体验戏曲VR等;走进社区大舞台、百年天蟾逸夫舞台,参加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专场展演……
在安平眼里,金山戏娃们非常努力,非常可爱:“他们不但要学习文化课,而且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传统艺术上。上海京剧院为了推广、弘扬京剧,和金山区教育局合作多年,从娃娃抓起,希望对下一代京剧接班人的培养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李建华常年往返上海市区和金山区之间为孩子们授课,通常是一周两天,有时候一周三天或四天,这一坚持,一晃就是7年。目前,金山区有近10所学校开设沪剧课。李建华发现,在金山区,很多“新上海人”非常支持孩子学习沪剧,学上海话,希望孩子能更好融入上海。他介绍,由于沪剧更多表现现代题材,在教学上要求孩子们真实地表演,真实地塑造人物,在舞台上真实地交流,“像这次演出的《芦荡火种·智斗》选段,人物关系复杂,孩子们既要唱,又要记台词,还要听音乐伴奏,这对他们是很大的挑战”。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