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汕尾的风雨之缘
栏目:旅途
作者:刘星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南方的夏天,雨水和烈阳是“标配”。一阵猛雨突袭之后,阳光就急不可待上台表演,湿热难耐的空气里散发着无处安放的焦虑,这个七月,雨水多得让人矛盾且迷茫。在深圳久了,总觉得离开那些高处的繁华才算是出行。在台风来临的时光夹缝里,撑着伞坐上车,从深圳坪山出发前往汕尾,任凭雨水敲打着车窗,一路向东,丝毫不影响意气风发的旅行之心。记不清是哪一年去过汕头还是汕尾,兜兜转转一别经年,再回忆起往事,脑海里就只剩下醇香筋道的牛肉丸、鱼丸,鲜嫩的滋味仅凭久远的想象就足够让人垂涎。来南方多年,经常听到潮汕这个字眼,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搞不清楚汕头、汕尾和潮汕的关系,只不过仅从字面意义上,就能知道这几个地方的亲近程度。

  作为地道汕尾人的导游,给我们讲起汕尾这些年的变化如数家珍,听得出来对家乡的热爱。“潮汕”是一个广义的总称,包括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区,“汕”指的是汕头,而非汕尾。我对潮汕人

  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爱喝茶、会做生意的特点上。不可否认,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做得极好,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宗祠族谱。而来自中原地区的我从小就没见过祠堂。

  在我一个外地人眼里,汕尾跟潮汕的关系也算是近亲,历史的亲密痕迹清晰可见,当地人习惯了叫“海陆丰”,指的就是汕尾。我想,若干年后,随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四海为家,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可能都会成为历史,但在人们聚集来往的地方,又会形成新的地域文化,这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一种延续。汕尾曾陆续归属过汕头和惠州管辖,几经变迁,于1988年独立建市,与深圳渊源最深的莫过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成立。汕尾四镇组成了“深汕新区”,由此成为深圳的第十一个行政区。车子行至汕尾,途经“深汕新区”,驶过莲花大道,窗外野蛮生长的荒草还在摇摇晃晃,正在进行的产业建设隐现生机。我想,若干年后的此处,想必就是另一番天地。

  鸡鸣寺,据说在中国有六座。汕尾的鸡鸣寺坐落于鸡心山上,启于明朝,由高僧印真所建,历经兵荒马乱的岁月,在上世纪80年代复建,如今出现在我们眼前已颇具规模。厚重的过往奠定了这座寺庙的地位。一片土地,往往是有特别的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香火才有了绵延的意义。山还是那个山,数百年前的尘土草木穿过时间与我相逢,遇见即是缘。

  栖于青山绿意中的寺庙,就像在红尘之外,放眼远眺,何处不是桃花源。在大殿前能看到山的高处烟雨霏霏,在风雨的打扰下形成了一个个小瀑布,无意形成的水流直下,在一片青绿中格外灵动。而我们却在讨论着那个天然的山泉水是不是很有营养、在这里住几天会不会长寿几日。在莲花大佛的金身佛像前,这些闪过的小意念算是一种妄念吧。这个被称为粤东第一大佛的佛像,右手举起掌心向外施无畏印,是让众生心安走正道,左手施愿印,对众生施予慷慨幸福。佛像神情平和,俯视着人间的起起落落。

  离开鸡鸣寺,就去看海。被大海滋养的汕尾,人们对大海的情结不言而喻。只是当我们站在金町湾海边的时候,层层的海浪席卷涌来,拍打着封闭起的沙滩。工作人员拿着喇叭一遍遍地提醒众人莫要下去,因为台风随时可能来到。略有不甘的游客,在绿植花草随行的海边栈道上走来走去,对着阴暗天空下的大海拍一张又一张的照片,试图找到不虚此行的理由。

  到了这里,就不能不听一段妈祖的故事。汕尾,闽南与潮汕以及周边临海的地区,都保持着祭拜妈祖的习俗,当地对妈祖的信奉根深蒂固,称妈祖为“海上保护神”。传说中,有一天夜里发生了海难,妈祖不顾家人阻拦点燃了自家房屋,冲天火光让海上受难的渔民找到了回家的方向。流传至今的妈祖信仰,在靠海而生的渔民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分量。导游若不说,我们竟没留意到,汕尾本地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挂着一个红色的灯,日夜亮着,原是为了给出海的家人指引归途,保佑家人安宁。而今和平盛世,这个习俗倒成了当地一个特色。

  风雨中到来,又在雨中离去,在汕尾的一天一夜,匆匆来去因缘合和,唯有美食尚未尽兴,那入口惊艳的牛肉丸,但愿还有再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