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中国艺术形象的建立与传播
作者:乌兰其其格  来源:中国艺术报

  芭蕾萌芽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那时的芭蕾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通常由王公贵族在各种宫廷庆祝活动和宴会上亲自表演,因此也被称为“席间芭蕾”。随着时间的推移,芭蕾逐渐在意大利宫廷中形成了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术形式,并于15世纪末期从意大利传至法国,迎来了芭蕾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芭蕾的热爱更是将其推向了宫廷生活的核心位置,他下令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芭蕾教育机构——皇家舞蹈学院,为芭蕾的稳步发展与有效传播奠定了重要基础。发展到19世纪下半叶,芭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新的格局,其中俄国芭蕾尤为突出。俄国芭蕾集意大利和法兰西两大流派之大成,同时融合了自身的民族特点,形成了气势恢宏、动作凝重的艺术风格。20世纪初,芭蕾不断吸收各国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多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学派,如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俄罗斯学派、丹麦学派、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等。中国芭蕾则在20世纪初期开始传播与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芭蕾艺术本色的构建

  20世纪初,外国芭蕾艺术舞团来华演出,对中国芭蕾艺术的启蒙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芭蕾通过当时的艺术发展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兴起和发展。从苏联专家来华开办“教师训练班”,到《天鹅湖》等经典芭蕾舞剧的上演,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快速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芭蕾不断进行民族化探索,在吸收和借鉴西方芭蕾艺术精髓的同时,还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包括训练方法、表演风格等。在舞蹈语汇和动作设计上,中国芭蕾与中国传统戏曲、古典舞、民间舞以及部队操练动作相融合,创造出了独属于中国民族芭蕾的全新舞蹈特色。在作品创作上,中国芭蕾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或现实题材作为创作基础,并通过芭蕾这一艺术形式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其中,《红色娘子军》作为中国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剧,不仅成功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英姿飒爽的中国娘子军形象,还通过舞蹈艺术生动地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场景和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此后,《白毛女》《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相继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芭蕾的民族化进程。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芭蕾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不仅丰富了芭蕾艺术的表现力,也提升了中国芭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

 

  中国芭蕾艺术形象的传播

  近年来,中国芭蕾艺术界不断推出原创剧目,如《寄相思》《明月十年间》等等,这些作品在保持芭蕾艺术审美标准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和故事,建立了丰富的中国芭蕾艺术形象。在此期间,中国芭蕾舞团积极参与国际演出和交流活动,将中国芭蕾艺术带到世界各地,提升了中国芭蕾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同时,中国芭蕾舞者也在国际芭蕾赛事中屡获佳绩,展现了中国芭蕾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这不仅增强了中国芭蕾的国际影响力,还为中国芭蕾艺术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中国芭蕾与其他国家芭蕾艺术的交流作出了贡献。如辽宁芭蕾舞团出品的原创芭蕾舞剧《七夕》,于今年8月在沈阳辽宁大剧院进行了首演。该剧取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以新古典主义芭蕾为展现形式,围绕“爱与被爱”的探索,挑战国际视角与中国故事的碰撞融合。《七夕》由中法两国艺术家共同打造,由法国编导马探·酾担任总导演,还有近十位外籍艺术家也加入了创作。法国编导对中国式审美特征的熟练把握和对东西方文化的巧妙融合为这部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在跨文化语境下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共鸣和影响力。这种国际合作不仅带来了新鲜的创作视角和艺术理念,也促进了中外芭蕾艺术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发展,体现了中国芭蕾舞在跨文化合作中的开放心态和包容精神。

 

  用芭蕾讲好中国故事

  芭蕾通过其独特的舞蹈语言和视觉美学,能够跨越国界,传达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故事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与情感。将两者结合,既是对芭蕾艺术的创新探索,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诠释。在创作过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作为故事背景或主题,如古典诗词、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通过芭蕾的肢体语言进行演绎。在编舞时,巧妙融合中国传统舞蹈的韵律与芭蕾的技巧,创造出既具中国特色又不失芭蕾韵味的新颖作品。同时,注重音乐、服装、舞台布景等艺术元素的本土化设计,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在音乐伴奏方面,可以选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旋律,或者创作融合中西风格的新音乐;服装设计上,则借鉴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的元素,展现中国服饰之美;舞台布景上可以添加传统建筑景观或古典文化符号等中式元素,突显浓厚的中华韵味。最终通过芭蕾这一国际语言,将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与独特魅力传递给世界观众,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中国芭蕾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中国芭蕾艺术家们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方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芭蕾艺术形象的建立与传播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展望中国芭蕾艺术的未来之路,中国芭蕾将继续坚持民族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芭蕾作品。

  (作者系内蒙古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