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湾·那景
栏目:乡村
作者:温谈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村庄像人一样,都是有气质的。走遍很多村,能留下印象的不多。因职业关系,在赣南宁都,299个行政村,我没去过的只有寥寥,而在这“寥寥”中,唯独还有一个中江村被忽略了。直至今年孟夏,在文友的邀请下,才头一回与中江相遇。

  自驾车从县城出发,一路向南,进入S448沥青路,仅半个小时车程就到了这个“名村”。600年历史的中江湾,起始由欧姓人建村,明清时期的村名叫欧底,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出过进士,驻扎过文学大家。明成化五年(1469年)高中探花的董越,曾“游历”琴江,在中江湾搭棚读书写生,后来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也不忘故地重游,以五言古诗的形式写下了不少讴歌赣南山川的美文佳作。这里文物古迹遍及,古码头、古樟树、古作坊、古祠堂在岁月的剥蚀下,依然保留下来,成了湾里人的根与脉、魂与灵。绕着手肘弯呈240度的江河向着赣江奔腾,与两岸的青山、公园、古树、堤道勾勒一幅古朴、逼真、独到的中江“国画”,使充满时代气息的村庄变得更具气质更具灵性。村间、江畔、田园成了文艺家的“天堂”“领地”,他们或支起画板或对准焦距,现场写生,实地拍摄;长发卷发、蓄满胡子,穿戴个性的画家、摄影家就是这样与这边风景融为一体。

  山还是那座山,江还是那条江,村还是那个村,颜值却变了。在村口一块巨幅导游图前,在游客的“簇拥”下,村党支部书记邓文敏说,中江湾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便捷。兴泉铁路(兴国-泉州)宁都站距这里不足五公里,319国道和省道448两条大道直通核心景区,车程仅十来分钟;景区与长胜圩镇连为一体,加上遍及的民宿,吃住行游是中江湾最天然的“组合”,即使留宿县城的游客,打个“的士”也在二三十分钟内。

  被琴江包围的中江村,两年前,借助宁都县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重大机遇,对标江浙水乡,打造出了以中江村为轴心、长胜、青树、水枞、大坪、窑下五个行政村为主线的“一轴五翼”新景观,形成山水村田文旅融合、全季旅游的“中江湾”。

  雨霁初晴,云雾氤氲,琴江在山峦间逶逶逦逦、若隐若现,像一条巨龙盘卧在群山之下。中江湾是百里琴江最精华的地段之一,这里融合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提供了休闲度假和艺术创作场所,文旅产业生机勃勃。在亮堂、高旷的村心徜徉,惊喜无处不在,古法榨油坊、豆腐作坊不仅是民间一种产业,更是农耕文化的传承、光大,来自各地的游客极具兴致大饱眼福口福。村民张大嫂端上一碗白花花、透着光亮的豆腐脑,撒上一小勺红糖后,让我品尝,口味香甜,嫩滑爽口,真是好点心啊。都说“乡村留不住人”,而中江湾的村民却是“打死都不离开”。沉浸在湾里人的烟火气中,你会感受到农村生活的醇厚和温馨。

  文友小杨是中江湾人,与同在城里工作生活的丈夫拆了自家老房在江湾边建起了一栋别墅,和村民们相亲相容。有不少村民开了农家乐、办起了民宿,当起了老板,赚得盆满钵满。村民邓文俊的房子有一种天然优势,与路口老干虬枝的古樟树相得益彰,白墙灰顶的房舍显得绿意盎然,大大的院坝,恰是游客歇息闲坐的理想之地。他与老伴办起了集民宿、餐饮、农耕体验为一体的“香樟人家”农家乐,就地取材的美食目不暇接,雷钵空心菜、刷鸡、擂茶、麻糍、薯包鱼、肉撮、酒糟芋子以及质地韧嫩、干香味浓的牛排均令游客垂涎三尺。已过花甲的邓文俊精神饱满,谈聊自如。他告诉我,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真正把农村振兴起来了,就拿他们中江湾来说,过去无人问津,而今人流如织,包括老邓在内的民宿和餐馆宾客爆满,去年以来他接待的客人有2万多人次,最多的一天吃饭的有20桌。至于收入,一年不会少于这个数——老邓的食指中指一并竖起。两夫妻一年足不出户有20万,这是一笔打着灯笼也难找的财富啊。

  我们在小杨家的三层楼上推开窗户,眼前就是山间美景、田园风光,碧绿的烟叶长势喜人,一群人在阡陌间采摘烟叶扎杆上烤。摄影家赖青云多次来到这里游玩、拍摄,中江湾春夏秋冬的四季之韵都悉数珍藏在他的镜头里。我想,中江湾不仅仅是一个村,它是一座“矿”,而且是“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村支书邓文敏建议县文联或作协到村里建立一个文艺创作基地。一语点醒梦中人,这是最理想不过的了,文艺家来的地方,不火才怪呢。

  因“江”而美,因“湾”而名。山水田村的相互依偎让中江湾独树一帜,沿十里江湾,穿行在江心湿地公园林间小路,一片诗情画意在眼前铺展:琴江像湖泊,水面宽阔,鸳鸯成双戏水你追我逐,波纹荡漾,泛起的是一圈圈涟漪;蓝天下,白鹭时而在江面上空展翅盘旋,时而伫立枝头凝望;浅滩处,斑嘴鸭或舒展翅膀抖动尾羽,或一头扎进水中觅食,一举一动尽显潇洒、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