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柔条因风长:丝绸之路葡萄藤蔓纹饰研究》
常樱/著
人民出版社 2024年6月出版
纹饰是设计艺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纹饰”指器物上绘成或铸成的图案、花纹。《辞海》与之接近的词汇是“纹样”,即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对陆路丝绸之路沿线文化艺术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其内容包括宗教与世俗图像的主题、形式、空间组合等,关注点集中于特定图像、造型在跨文化、跨民族传播中的演化过程,但鲜有以某类纹饰作为研究对象的深入探讨。
常樱著《笔底柔条因风长:丝绸之路葡萄藤蔓纹饰研究》弥补了上述研究的不足。这是国内罕见的以丝绸之路装饰纹样为对象的研究性专著。该书以公元7世纪为界,对发祥于古希腊、后经改造在亚洲大放异彩的葡萄藤蔓纹饰进行了系统梳理,为深入解读古代纹饰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材料。该书的出版无疑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文化记忆的开掘,为打开尘封的历史提供了鲜活的文物史料。
葡萄藤蔓类纹饰是世界装饰领域的重要一支,雏形可追溯至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后经历了从古希腊至拜占庭时期等一系列文明的洗礼,其形态、风格和内涵不断演化,汉晋之际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期发展出丰富的本土化形态和独特的象征意义。该书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全面梳理了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葡萄藤蔓纹饰,立足于希腊、罗马、拜占庭、犍陀罗和南北朝等不同的古文明节点,从跨学科视角审视葡萄藤蔓纹背后鲜活的丝绸之路场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了纹饰的起源、发展、变迁和本土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梳理和探讨,深化了艺术史领域的纹饰艺术研究,进而为理解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提供素材、佐证和见识。
该书的理论贡献与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一,确立了丝绸之路沿线一类特殊纹饰——葡萄藤蔓纹的演进事实,论述了纹饰的产生背景、传播脉络与承袭关系,以近500幅插图展示了不同时域的藤蔓类纹饰的表现形式。书中提出了葡萄藤蔓纹滥觞于古埃及、源于希腊古典时期的观点,认为从古希腊到拜占庭时期,从欧洲到东亚,不同审美特质的葡萄藤蔓纹有着继承或传播关系,造就了不同文明对话的新的联络线。文明的交融和碰撞才真正是纹饰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第二,分析了葡萄藤蔓纹在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帝国、拜占庭、波斯、中亚与我国的不同意涵,以一定体量的史料阐释了纹饰流传过程中内涵发生变化的缘由。如希腊化时期意大利南部葡萄藤蔓纹大爆发背后的农业经济原因;罗马帝国盛行的间杂小型动物和昆虫的葡萄藤蔓纹与帝国私人花园大发展的关系;拜占庭时期对罗马的葡萄藤蔓纹的爱好和继承源于犹太传统农业对葡萄的重视与《圣经》中耶稣自喻为葡萄树;中亚葡萄藤蔓纹进入我国进一步演化为火焰忍冬、莲花忍冬等,这与佛教的取向关联密切。第三,从自然环境、工艺技术、审美传统等多种角度对葡萄藤蔓纹形式风格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如罗马葡萄藤蔓纹的写实性出于陶器模印工艺的技术原因;同类纹饰在亚洲与欧洲所展现出不同特质源于不同的民族性;整叶型葡萄藤蔓纹在中亚转化为半叶型是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公元5世纪至6世纪我国北方忍冬纹产生飘逸出尘的美感是学习南朝艺术的结果等。第四,厘清了东亚“忍冬纹”一词的来源与词汇的误读过程。认为我国忍冬纹为随佛教从犍陀罗传入的葡萄藤蔓纹,祖型即希腊罗马葡萄纹,因气候等原因,在中亚地区创新出半叶型表现形式,后以实物、佛经双重载体强势进入我国,因自身形式的自洽性和强适用性,在南北朝装饰中一枝独秀。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作者通过对大量中外文献读解,结合类型学和图像学分析,对我国南北朝时期流行的藤蔓式忍冬纹做了大量的实证性分析,论证了忍冬纹与忍冬属植物无关的观点:它源于公元1世纪成熟于中亚的半叶型葡萄藤蔓纹,在本土化过程中演化出诸如火焰忍冬、莲花忍冬、云气忍冬等极为丰富的形态和式样。而公元5世纪忍冬纹最早集中出现于莫高窟北凉三窟,公元5世纪晚期,在以绘制为主的莫高窟与雕凿为主的云冈石窟中,忍冬纹发展出适应于各自不同技法的表现样式。国内忍冬纹的一大特色是忍冬基本形的独立运用,莫高窟的忍冬纹多样化尝试体现了文明交融下纹饰的生命力,佛光中火焰忍冬纹的成熟是云冈石窟第一期洞窟的重要贡献,生生不息的“茎叶不分”型忍冬纹是云冈石窟第二期洞窟的主要创造。就骨骼形态来说,桃形忍冬具有古希腊基因,对波忍冬源自古罗马,而龟背形忍冬来自东北的三燕文化,多样化的纹饰形式映射的是北魏多种文化的交融。诸如此类的分析在书中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研究对象的熟稔,以及背后扎实的历史学、艺术学和考古学知识的支撑。该书不仅为我国公元5世纪至6世纪两百年间最重要的纹饰——忍冬纹的研究提出了新视角,而且也推进了相关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对葡萄藤蔓纹的起源、发展、变迁和本土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研究,注重从历史、考古、文学、图像、宗教等多学科视角审视,将葡萄藤蔓纹背后鲜活的丝绸之路场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在跨文化纹饰研究领域进行有效的对话。作者还借鉴传播学“7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途径(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在什么情况下(where)和为了什么目的(why),提出了纹饰研究七个维度的追问:纹饰孕育和使用的群体(who)、纹饰是什么(says what)、以什么材质和载体呈现(in which channel)、给谁看(to whom)、出现环境(where)和期待的功能(why)。而在具体纹饰的分析过程中,提出尤其要注重形式和意涵的读解。形式方面,除了纹饰自身的大小、粗细、主次、色彩等基本元素外,还要考虑它的形式层面的传承创新等活性表征;意涵主要涉及人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纹样,也就是纹样是什么、象征什么、有什么用。意涵研究着重点在于阐释的准确性和说服性,难度在于需要研究者有跨时空的视野、跨学科的信息搜集能力和跨语言的理解与逻辑分析能力。作者对传播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借鉴,一方面肯定其基本假设,认为特定纹饰有自己的起源和历史,在其诞生之初有着较为明确的意旨,并通过实践材料证明了纹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移民、战争、贸易等向世界各地传播的事实。另一方面,作者更加重视纹饰流传过程中的讹传与随时存在的“在地化”,因此,在行文过程中努力避免望文生义的、笼统的和过度的解读。正如该书前言所说,对于古纹饰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辨识和解释的表层意味阶段,更要着力于通过对“7W”模式的深入梳理和思考,科学判断特定纹饰是什么、表示什么和为什么,尽量阐释纹饰在个案中体现出的形式特征和审美取向。同时,借助历史研究成果努力打开设计者、使用者头脑中的“黑匣”,发掘“黑匣”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和背后的社会性动机。这些观点突破了纹饰研究领域传统的年代学、类型学研究方法,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方法论意识。
总的来说,该书是国内一部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背景的、以特定纹饰为研究对象的专题性学术著作。不仅时间跨度大,从公元前16世纪一直延伸至公元7世纪,而且地域覆盖广,涉及泛地中海地区、中亚、南亚与我国各地。书中插图近500幅,其中大量国外博物馆藏品图像(局部)首次在国内被引用。同时,作者根据需要绘制了400余幅线稿,以辅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把握纹饰的细节与特点。相信每一位走进这部书的读者,一定会为书中丰赡的资料、扎实的论证和图文并茂的叙述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