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提琴戏
栏目:乡村
作者:吴梅芳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小时候,村里没什么娱乐活动,我最喜欢跟着姐姐看提琴戏,在本村看,也到邻村看。印象最深的是割过早稻后,戏台就在田里搭起来了。似乎唱的都是《双合莲》,演郑秀英的姑娘白天还在割谷呢,晚上一打扮,戏服一穿,往台上一站,小碎步走一圈,水袖一甩,便像仙女了。现在想来,她的身段好,扮相妙,动作流畅,唱词婉转,令人百看不厌。戏里有一种尾腔很长、声调翻高八度的鸡鸣音,村人谓之“杀鸡调”,平时大人小孩有事没事都喜欢模仿几句,韵味十足。繁星满天的夜空下,提琴的音调,演员的唱腔,田里冒出的泥土气,稻茬散发的清香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乡音乡韵,令人终生难忘。

  那时候,几乎村村有提琴戏班,县里派师傅下来教戏。叔叔伯伯、哥哥姐姐们晚上穿上戏服是演员,白天脱下戏服是农民。村里人不仅爱看提琴戏,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能随口哼上一段提琴调。大家唱得最多的几句是:“崇阳哪有本双合莲,世代流传在民哪间,三保秀英哪相爱苦,人人唱起泪涟哪涟,含悲忍泪诉根源……”

  记忆中,一旦某村有戏,人们必结伴前往观看,一路说说笑笑,顿时忘记了白天的劳累。我们小孩跟去后,立即钻到前面,挤在戏台两边等待演员出来。可是,锣鼓往往要打一阵子“闹台”,让人等得十分心焦。偶然有个演员拨开幕布往观众席望望,台下就大喊:快演呀!快演呀!好不容易开演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说最前边的立着我怎么看得见。于是,最后边的就只好站在板凳上了。正旦出场,轻移莲步,水袖飘飞,好像微风吹动白云,又似浮萍漂在水上,浑身都是戏,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我们小孩虽然不能完全看懂戏中故事,但那份快乐却如小溪般在心中流淌,丰富着少年时代的精神生活。

  农民每天辛勤劳作,提琴戏是农闲时最大的快乐,在炽热的太阳下累得精疲力尽时,扯开嗓子唱一段提琴戏,来一句“格——格——格”翻高8度的鸡鸣音,惹人发出一阵开怀大笑,诠释了有情有味的快意,全身关节的困乏便一扫而尽了。他们最大的喜事是家里出了一个提琴戏演员,就像是出了一个电影明星似的光荣和自豪。有的孩子从小学提琴戏,可不要担心年纪太小学不会,师傅一句一句教,他一句一句学,最后能够从头至尾背出来。而且,他的老师傅甚至有可能一字不识,但由于一生都在舞台上唱,因此能出奇地背诵出一本又一本的剧本。有了提琴戏,生活便有了乐趣,精神便有了享受,高兴了,唱“杀鸡调”、正调;痛苦了,唱哀调、一字调。只要开口唱几句,就能宣泄心中的情绪,慰藉心中的愁苦。我有一个女同学小时候被父母送到村里戏班学艺,她悟性好,一年就学会了,演正旦。当年县里要求《双合莲》要演100场,她就是演的郑秀英。一来二去,与演胡三保的小生产生了爱情,就结婚成家了,双双成为戏班的台柱子。

  崇阳提琴戏由湖南临湘琵琴戏发展而来,琵琴戏艺人在崇阳组班卖艺,带班授徒,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吸收崇阳本土山歌、田歌、孝歌等民歌的句式处理、行腔终止和曲体结构等手法,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基本唱腔曲调,主要有:正调、哀调、一字调、梦调、西湖调等。伴奏音乐,除以提琴为主的弦乐外,还有唢呐管乐和锣鼓、云板等,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崇阳提琴戏。融入本土音乐元素,是群众喜爱、代代相传的提琴戏能够在崇阳流传一百多年而不衰的根本。

  从1992年开始,崇阳县委县政府决定,每两到三年在县城举办一届提琴戏剧节,为期一周。晴天戏台搭在人民广场,观众人山人海,为了占一个好位置,不少老人下午就搬条板凳到前面坐着,晚饭由家人送到广场吃,送饭的人便也坐在凳上看戏。而广场周围,则挤满了小商小贩,卖花生瓜子的、卖炸饼甜糕的、卖水果甘蔗的、卖烧烤的,无不生意火爆,商贩们眉开眼笑,既听得一耳朵提琴戏,又赚得荷包鼓鼓,两全其美,不亦乐乎!大家如此热捧和喜欢提琴戏,它的主要神奇魅力就在于演唱中有像“公鸡打鸣”的甩尾腔。以本带假是我国传统的运嗓方法,各地都有。但是,提琴戏的唱法特别,它不论是什么腔调,不分男女老少(丑角和婆旦有时例外)或人物性格的文雅与粗俗刻画,或喜怒哀乐感情表达,均以本带假进行演唱。行腔时,在原旋律基础上翻高8度唱成假嗓,气息流呈不连贯,真假声的效果绝然两样,两种音色鲜明对比,形成提琴戏演唱风格的显著特征。同时,假嗓的运用,带来音高变化,增加了旋律的跌宕。广大观众都喜欢这种唱法,认为十分过瘾。

  几乎每年,崇阳县提琴戏协会都要组织乡村剧团在城乡接合部的中津洲广场举办提琴戏义演活动,为期一周,约20个剧团参加义演。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只要有戏看,台下必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围着看义演的观众群中,坐在爷爷奶奶怀里的孩子们,不一会儿就泥鳅一样钻出去了,他们嫌前面的人遮住了视线,干脆爬到广场边上的树上去看。偶有从树上掉下来的,不要紧,不会掉到地上,而是掉到下面密密的人头上,讨得一顿善意的臭骂。而那惹祸的小孩,早溜到前面找自己的爷奶去了。孩子们从小在这咿咿呀呀的提琴音中长大,就这样培养出未来的提琴戏迷。

  一百多年来,提琴戏在崇阳有着深厚的群众根基。谁家有什么嫁娶祝寿、科考入伍、祠堂落成、白丧之事等等,都要请一个戏班子,生儿以提琴戏迎接,送葬以提琴戏致哀。那舞台上的唱做念打舞,手眼身法步,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悲欢离合,无不牵动着戏迷的神经。提琴戏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艺术享受,并且往往通过提琴戏来宣扬积德、行孝、向善的故事,批判遗弃、虐待等一切丑恶现象。某村演唱传统提琴戏《清风亭》,剧中有一个高中入仕后不认养父母的人物张继宝遭雷击的情节,激发村民的热议。村委会利用这一剧情故事,对不愿赡养老母的年轻夫妇开展道德教育,使这对夫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跪在母亲面前请求原谅。又将村里另一名守寡服侍瘫痪婆婆8年的媳妇的事迹,学剧中的做法,组织群众敲锣打鼓送匾上门,予以旌表,迅速扭转该村一些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的不良状况。

  提琴戏刚兴起时,几个人可以演出,所谓“七紧八松”。全盛时期全县有90个剧团,其中有不少以父子、婆媳、夫妻、兄弟为主的家庭剧团。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尊老爱幼,兄友弟恭;但在舞台上,提琴戏面前人人平等,父可以拜子为帅,婆可以为媳当保姆。在一百多年的演唱过程中,提琴戏由原来一个戏班七八人,增加到十七八人,发展成名符其实的舞台戏,不仅在崇阳演,还演到了周围的十几个县。

  很难得,历经近两百年的时光涤荡,还有提琴戏这样的艺术能让我们细细品味着。有位诗人写道:崇阳一出提琴戏,艺苑薪传两百年。清韵悠扬弘国粹,乡音亲切乐黎元。邑中兴废台前看,世上悲欢曲里圆。唱罢街头装未卸,又移帷幕到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