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树,历史的低语者
栏目:心语
作者:刘恩友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巍峨雄壮、气势磅礴的嘉峪关关城脚下,几株极为罕见的古榆树悄然挺拔。古树前辽阔无垠,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天空湛蓝澄澈,白云悠然飘逸,阳光洒下,古榆树旁的青草犹如绿色的绒毯,随风轻轻摇曳。

  在嘉峪关,能写进传说与历史的古树,无疑就是左宗棠亲手在关城门口栽植的那株“左公杨”了。在离关城的不远处,还有由嘉峪关村三组李正荣家栽植的那两株140多年的大榆树、 4株100年左右的中榆树、近100年的20株白杨树。这些历经沧桑的老树依然傲立风霜、顽强挺立、落落大方、清清爽爽,透着庄严与威仪。李正荣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下来复员回村的。他1951年5月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给他颁发《立功证明书》、胸章及锦旗。这些古树是李正荣的父亲栽植的。在李正荣这一代,树被精心呵护,一棵也没有砍,并不断添加。就是在物资极其匮乏的艰难岁月里,李正荣宁可省吃俭用也没有砍伐变卖家中院子里的古榆树。李正荣去世后,后人也惜树如宝,千方百计保护古树。因此,这些树被后代誉为“历史树”“功勋树”,是活的标本。

  惜树如宝的嘉峪关人,自古至今都有榜样可效仿。这些古树的存在,证明戈壁嘉峪关完全可以长出参天大树,完全可以植树成林,完全可以在戈壁创造条件改善生态。生长在嘉峪关村三组李家老宅上的这些古榆树,傲然挺立,其中两株被当地村民誉为“神树”的古榆树宛如一堵高达十几米的绿色城墙,将空地紧紧笼罩着。远远望去, 6株大榆树密密的树枝和树叶犹如一把高达十几米的擎天绿伞,将其纳入怀抱,为这片土地遮阴挡风。

  古树被视为“活文物”,是历史的见证,珍贵无比且不可再生,尤其在戈壁城市嘉峪关,更是稀缺至极。据村里老人所讲,这两株古榆树得嘉峪关关城下九眼泉湖水百余年的滋养,已成为周边地区最大的榆树,仿佛拥有了魂魄,有了精气神,在古老的丝绸之路和万里长城交会的关城下,焕发出盎然生机。

  来到古榆树下,感受着微风的轻拂,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历经百年沧桑的它们,树皮沟壑纵生,与苍劲挺拔的遮天老枝相映成趣,令人惊叹不已。两棵老榆树根连着根,紧紧“依偎”生长,沧桑的树干粗壮得需两人合围。更为惊奇的是,这块被古树覆盖的地域中,竟有十多株“夫妻树”,不论是榆树还是杨树,都一对一对共同生长,宛如夫妻般相依相伴。它们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关城下世代居民的情感与记忆。此时,阳光从枝缝里洒下来,斑斑驳驳,连小鸟的叫声都被绿叶裹在里面传不出去。在这里,我似乎找到了嘉峪关生态绿化的根脉,它的根须已伸向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吐放出不同形状的城市绿色的叶片。

  古榆树的新主人、李正荣的儿子李建新说:“这几株大榆树在爷爷和父辈的岁月里,成为院子里家人和亲朋好友最受青睐的伙伴,每年春天,老榆树的枝条都会长出密密麻麻的嫩绿榆钱,那带着泥土芳香甜丝丝的榆钱,成为当时家人们最爱的美食。榆钱饭、榆钱粥不知救活了多少生命……”

  古榆树是充满灵性的。百余年来,这几株老榆树始终在戈壁城市嘉峪关的乡间傲然挺立,悄然诉说着雄关脚下的沧桑巨变。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宛如蜿蜒的巨龙。关城下的土地广袤无垠,蓝天澄澈如洗,白云悠悠飘荡。2009年10月,嘉峪关市农林部门根据省林业厅在全省开展左公柳普查建档通知,按照嘉峪关市峪泉镇政府普查上报的《古树名木每木调查表》,将李建新家的这两株老榆树同嘉峪关关城东闸口的“左公杨”一起上报省林业厅。经相关人员调查,老榆树的树龄当时约为130年,至2024年也就是140多年了。古榆树不仅是自然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守望者。古榆树下,绿草如茵,野花绚烂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朵点缀着这片土地,散发着阵阵馥郁芬芳。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让嘉峪关这座古老关隘更为丰富多彩。

  说起这几株古榆树,李建新如数家珍:春天的古榆树长满榆钱,嫩绿的榆钱挂满枝头,孩子们在树下嬉戏,捡起榆钱,品尝着那带着泥土芳香的甜蜜。榆钱饭、榆钱粥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也成为了家乡的味道;夏天的古榆树绿意葱葱,茂密的枝叶宛如绿色的城墙,为人们带来一片清凉,老人们在树下乘凉,讲述着那些古老的故事,传承着家乡的文化;秋天的古榆树迎风招展,金叶满枝,传递着丰收后的喜悦,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舞,仿佛是古榆树为这片土地献上的一场华丽舞蹈;冬天的古榆树或霜满枝头,或迎风傲雪,给人一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神奇感觉。古榆树挺拔的身姿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显得苍劲有力。

  如果说丝路长城撑起历史的天空,那么,绿色生态则无疑撑起了美好的未来。其实,嘉峪关这座历史的长城,现在已演变成为生态长城;“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将演变为河西生态屏障第一关。每当春夏季节里能望见嘉峪关关城的时候,马路两旁已是树满冈、草满坡了。站在关城不远处,松柳成林、草绿花繁,穿过红柳沟、钻过沙枣林、绕过松树坡,就能望得见嘉峪关东门外那棵百年的老树——“左公杨”,而和“左公杨”遥相呼应的则无疑就是这几株百年古榆树了。

  古榆树是自然的瑰宝,是关城下古老诗篇的延续,是田野上深邃画卷,它像一位智慧长者,见证了新丝绸之路的繁华和长城的雄伟,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展现着属于自己的篇章。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木欣欣以向荣”。安静的草木,带给这座城市安静质朴的品质。

  安静的行人,像花树带中游走的鸟儿,撑着花伞,戴着丝绸口罩,款款淡定地行走。而从古榆树的树枝缝隙间洒下斑驳陆离的阳光就成为绿色和鲜花最美丽的点缀。

  “盛夏炎炎厅室爽,群山紫峪碧荫长。垂丝杨柳成千万,瓜果飘香弥小巷。”这是老一代嘉峪关人的慨叹。嘉峪关的生态之路,是绿色播种之路,亦是造湖成景之路,更是以古树保护和绿色守望为理念的未来绿色发展之路。湖水碧波荡漾,绿色缄默无声,古树参天成景,人们随意地坐在古树的绿荫下,听着身旁鸟叫,听着潺潺流水,听着古关回声,静静地与这些参天大树相伴,仿佛就能坐成故乡和亲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