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打动人心的新时代英雄纪实力作
——读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牧民》
栏目:品读斋
作者:明江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初读《中国牧民》,一开始就被生动的故事和画面感吸引了,感觉自己好像也和草原的蓝天白云在一起,和草原的风沙暴雪在一起,和廷·巴特尔及众多牧民在一起,一起为了草原的生态建设和牧区振兴奋斗拼搏,心灵经历了一场震撼的洗礼。

  这部作品也唤起了我儿时的英雄记忆,当年有很多这样激动人心的英雄楷模的书写。

  我觉得,这是一部新时代英雄纪实书写的力作,是一部优秀的重大主题出版物。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任何时代都不应该忘记书写英雄,但我们对英雄的书写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读者的需求而变化。我们的读者拒绝的是高、大、全的理想化英雄的写作方式,而不是高、大、全的真英雄。人群中永远不乏超越世俗的英雄和楷模,但这个英雄是以日常的平凡的形式存在着,以百姓的面貌生活着。作家只有真实地写出英雄的点滴生活与日常血肉,才能全方位地塑造出打动人心的英雄和楷模。

  主人公廷·巴特尔在这本书里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坚忍不拔、勇敢善良、脚踏实地、一心为民,有着超强的执行力和学习能力,但是这个形象却令人信服,让人心生敬意。因为作者是通过一点一滴的书写,通过各种历史细节、数据还原、科学讲解、场景回忆,加上精彩的文学描写,生动真实地还原了楷模的成长。书中没有歌功颂德似的描写或一上来就定基调的写法,而是真正贴着人物在走、贴着人物的生命和故事在走。可以说,光是罗列主人公在几十年的岁月中学会了如此之多的生产手艺、钻研了如此之多的技术革新,甚至学会了很多传统家庭主妇都难以掌握的生活技能,就足以让人信服并深感震撼。

  优秀的报告文学必然是时代现实、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有效统一,熔故事性与思想性于一炉。作者对细节的把握和历史场景的还原,让这部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和现场感,而突出的文学性、诗意和充沛的情感则完成了精神的升华。

  讲述故事的同时,这部作品有着很强的画面感,呈现出一个个镜头式的画面。这些文字是非常成熟的,叙述节奏的精准把握、语言运用的诗意简洁、细节刻画的生动贴切,都非常到位。这其中,作者对情感的把控非常成熟,体现在作者一直隐身在人物的背后进行叙述、呈现。在很多歌颂英模的报告文学里,作者往往会忍不住跳出来抒发情感或者将议论和评价融入文字。但这部报告文学没有拔高的叙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态度完全隐于叙述,这种对文字的精心把控,其实更利于读者和主人公真正的贴近,因为整个舞台全部让给了主人公。甚至在呈现采访过程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叙述、展现,是客观的感受和事实的呈现,没有喧宾夺主。情感的克制和充沛同时存在,让一篇报告文学真正突出了文学两个字。

  在谋篇布局方面,作者有着鲜明的结构意识。比如文章一开篇,展示的是廷·巴特尔生态家庭牧场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满、幸福,这种令人向往的场景描述,自然吸引读者认真地读下去。令人赞叹的是,主人公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在很多年前就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最终要追求的目标,并最终身心合一地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在文章主旨方面,作品开篇第一章就围绕着读者必然关心的问题展开:一个开国少将的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过如此艰苦的牧区生活,而且几十年痴心不改?是什么让廷·巴特尔扎根牧区50多年,不管面对任何困难,持续探索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新路径,最终使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变成了“聚宝盆” ?所有的故事必须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这个问题的答案呈现过程,正是呈现主人公内在的、根本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令读者信服和感动,因为廷·巴特尔找到了价值感和归属感。廷·巴特尔面对回城的机会说:“我不能回来,回城我是文盲,在牧区我算是有文化的人。再说,我一走,牧民就哭……我已经是牧民了,得生活在草原上。牧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牧民。 ”而当廷·巴特尔的母亲不理解儿子的选择来到萨如拉图雅嘎查,也真切地感受到牧民对廷·巴特尔的依恋之情。

  最感人的场景是有一次因为炮车坏了需要维修,廷·巴特尔在外面三个月未归,牧民们以为他已经离开而哭泣难过。而此时,廷·巴特尔一直在为返回草原做着准备。他拎着两个大提包,里面装上很多吃的、妇女包头的白绸巾、蒙古袍的黄腰带,这些是他用一年挣的工分钱买的。还有母亲给装上的两提包点心、月饼,这些都是牧区特别稀罕的食品。当廷·巴特尔兴高采烈地开着车赶着远路回到大队时,牧民们骑着马赶来看他,他们呼喊着、簇拥着围了过来。有的冲上前紧紧抱住他,生怕他真的跑了。“望着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那一双双充满期许的目光,廷·巴特尔眼睛湿润了。那一刻,他已经决定再也不会离开萨如拉图雅嘎查,他要守护建设好这片草原。”

  这种在外之人的牵挂和等待之人的渴盼已经完全是家人的感情了,是一个家庭团圆的场景。读到这里,读者已经完全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和选择了。因为家人,最后是一定会在一起的。

  作品并不是交代完了理由就结束了,而是从开篇到结束,始终在强调这个精神动力,强调楷模在付出中也不断得到群众的真心反馈,呈现主人公和牧民几十年来的相互支持和共同进步,因此也得以不断升华自己,始终不忘初心承担最初的使命承诺。

  这本书的信息量和细节是非常密集的,可以看出,作者在采访时下了很大的功夫,收集了非常多的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现场采访,还原了历史场景的诸多细节,也因此让作品更加生动鲜活。很多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孩子们第一次看到汽车加油,竟说这老牛眼睛瞪这么大,还会喝油啊;比如写到知青将秋衣秋裤脱了搭在蒙古包上面,早上起来看到被冻死的虱子灰白色鼓鼓的尸身,一抖噗噗掉落;比如廷·巴特尔和妻子一起出去掏喜鹊窝,就为了得到那几根细铁丝;拉盐时勒勒车走得慢了,就地在草原上寻找“油葫芦”,一边走一边抓,车轴转不动了就上一个“油葫芦”继续走……正是通过大量细节,呈现了那个年代的真实场景。

  从后记里得知,这部作品缘起于2002年,因为听到说书艺人达胡巴雅尔说唱的《将军之子——廷·巴特尔》,作者激发了创作灵感,所以开始追踪这位扎根牧区半个世纪的楷模。可以说,这是下了苦功夫的写作,是大量实地调查、深度采访、用心加工的基础上进行的充满诗意的英雄叙事,确实做到了用文学作品讲好中国牧民故事、传递好中国牧民声音、展示好中国牧民形象。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听到廷·巴特尔的故事,让草原的英雄赞歌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