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的访谈式文学批评
栏目:品读斋
作者:贺绍俊  来源:中国艺术报

《倾谈录——深度对话鲁奖作家》
舒晋瑜/著
作家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舒晋瑜又有一本访谈式文学批评集《倾谈录——深度对话鲁奖作家》出版了。舒晋瑜是一名具有敏锐批评见解的文学记者,她的新闻报道因为其批评见解而更有深度和内涵,同时,她还发挥自己的记者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批评方式,这就是她的访谈式文学批评。多年来,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文学现场对作家、批评家进行访谈,这些访谈的成果先后续集为《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以笔为旗——军旅作家访谈录》《深度对话鲁奖作家》《深度对话茅奖作家》《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等。这些访谈不仅体现出一名优秀记者的敏锐,还包含着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具备的学术眼光。舒晋瑜是以记者和批评家的双重身份进入文学现场的,因此在她的访谈中,既有她凭借记者的敏锐挖掘出的丰富信息,也有她以批评家的眼光提出的独到见解。她的文学访谈系列闪烁着记者和批评家的双重光彩,是一种有深度的访谈式文学批评。

  舒晋瑜的访谈具有明显的文学批评品质,从而大大增添了其访谈的分量。访谈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文体,它有着将新闻向深度挖掘的优势,舒晋瑜活用了这一文体,从而将自己在文学批评上的思考更紧密地与文学现场联系在一起。她的文学访谈是一种“更综合、更立体、更有自主性”的访谈,具有鲜明的文学批评品质。比如在《倾谈录——深度对话鲁奖作家》中对徐坤的访谈,她以从“厨房”到“广场”再到“庙堂”来概括徐坤几十年的创作轨迹,便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徐坤创作的思想内核,深得徐坤的认同,因而两人对于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的交流也格外深入。就舒晋瑜本人而言,她在文体上的变化也能看出批评家的身份在她的写作中占有足够大的分量。她最初基本上采取的是一问一答式的访谈文体,在访谈前面加上一段“采访手记”,一些批评见解也通过“采访手记”表达出来。也许她觉得这样的文体无法更充分地展开她在批评上的思考,及至写《风骨》这本书时,她便放弃了一问一答式的访谈文体,而是采用一种综述性的写法,将现场访谈实录与自己在资料上的搜集准备,以及自己从批评角度对采访对象的文学活动所进行的思考,融为一体,这种写法当然让叙述变得更为生动,同时因为有自己的批评视角和思想支撑,又能够使访谈时所获取的内容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舒晋瑜文学访谈的文学品质特别体现在强烈的现场感上。当然记者的写作同样具有现场感,但作为文学批评的现场感更强调对文学创作现状和走势的整体把握。《倾谈录——深度对话鲁奖作家》这本集子正是她对文学进行整体把握的成果。鲁迅文学奖是推进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文学活动,舒晋瑜围绕鲁奖的宗旨与作家的文学追求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设置话题,不仅充分展现了鲁奖作家的风采,而且还深刻解析了鲁迅文学奖。在对每一位作家进行访谈前,舒晋瑜总是能够从整体性出发进行准备并确定访谈重点。比如她对李国文的访谈就是这样。李国文在新时期之后写了大量引起极大反响的小说,也获得茅盾文学奖等重要奖项。但舒晋瑜发现李国文后来不写小说而是转向了散文随笔,这便成为她对李国文访谈的重要话题。她一方面询问李国文为什么要在创作上作出转变,另一方面也对李国文的随笔创作给以了中肯的评价,她在访谈中写道:“不可计数的中国文人中,既不乏流芳百世者,亦不乏庸碌无为者。这些饱读诗书满腹才情的文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是仕途得意且名垂青史,还是壮志难酬?对于中国文人的观察与剖析,也许只有李国文才能做到如此的深刻幽默,如此的酣畅淋漓。”

  舒晋瑜将文学访谈与文学批评融为一体,做成了一种饱含着体温的对话式文学批评。接受过舒晋瑜访谈的作家、学者们几乎都感到与舒晋瑜交谈是轻松愉快的,同时他们也认为与舒晋瑜交谈是有质量的,这种质量显然来自文学批评,她的访谈是预设了文学批评的目标的。王蒙就说过:“舒晋瑜的提问亲切平和又直抵要害,总能不知不觉地激发你谈话的兴致。”比如她写谢冕的访谈记时,重点是要谈谢冕的文学理想,因此她拟的题目也是“谢冕:我毕生追求美文”,但她的行文却从谢冕发起的“馅饼大赛”谈起,让叙述顷刻间有了一种浓郁的日常生活情趣,但这又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因为从这里映射出谢冕自由率真的天性,自由精神正是谢冕文学理想的核心,舒晋瑜便由此写到了谢冕对自由的理解,写到了谢冕“始终秉承自由、思想独立”,“自由地表达对时代的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也许可以说,没有文学批评家的眼光是做不好文学访谈的。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做的文学访谈被翻译过来,已经出版了好几本,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文学访谈,访谈者的批评眼光和批评识见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学访谈是《巴黎评论》这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刊物最重要的栏目之一,也是这份文学刊物直接参与文学批评的基本途径,他们无疑也为文学访谈立下了一个标杆。我不知道舒晋瑜是否阅读过《巴黎评论》的文学访谈,是否有向他们学习的意图。但我觉得完全可以将舒晋瑜的访谈与《巴黎评论》的文学访谈相提并论,因为二者都具有文学批评的品质。舒晋瑜以一己之力持续了数十年,进行着具有浓郁批评意识的文学访谈工作,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访谈式文学批评文体,这是特别值得称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