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他们珍贵的记忆宝库
是和抢救历史文物同等重要的工作”
——编者谈《谈笑有鸿儒——中国当代文坛访贤录》
栏目:书中艺
作者:文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谈笑有鸿儒——中国当代文坛访贤录》
周健强/著 蒙宪/编注
群言出版社 2024年2月出版

  “在我国文史图书编辑出版领域,尤其是在政协系统,有一个广为人知而又简明易懂的指引:所撰文稿宜‘亲历、亲见、亲闻’,俗称‘三亲’原则,此说之客观、科学且合理,我们不妨将其延伸扩展至更广的图书选题范围。”《谈笑有鸿儒——中国当代文坛访贤录》一书的编注者蒙宪谈道。该书由周健强采访撰写。周健强先后供职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是专责传记、回忆录等文史选题的编辑,尤其是在为聂绀弩担任助手兼秘书的近七年时间里,接触到当时中国文学乃至文史领域的很多名家,她勤于动笔,陆陆续续写满了好几本日记,发表了许多访谈文章。

  本书所访谈采写的人物大多享誉中国现当代文化学术领域,可谓群星璀璨:胡愈之与沈兹九夫妇、聂绀弩、罗孚、胡风与梅志夫妇、冯雪峰、夏衍、周而复、楼适夷、柳无忌、沈从文、丁玲、冰心、丁聪、启功、吴祖光、赵家璧、朱仲丽、黄苗子、金克木、邵燕祥、钟敬文、徐梵澄、罗念生、舒芜、范用、牛汉、高旅、萧赛、林海音、钟期荣与胡鸿烈夫妇等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出类拔萃、声名卓著,对中国文学、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均建树不菲。随着这些文化界的名家先后离世,这本如实记录他们专业成就、特殊贡献乃至言谈举止的访谈,更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中有些更是独家首次披露。蒙宪认为,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在形式上一如人物访谈一问一答,但是因作者大方不拘的个性,访谈时轻松随意,宛如闲话家常,令被访者不时流露出平日不易多见的真性情一面。并且由于作者是资深编辑,所以书中不少被访者是她的作者,因编校书稿交往频繁而了解日深,使访谈文章多了对书与人的深层挖掘和展现。此外,作者身为聂绀弩助手兼秘书的身份,又使得她和聂的友人、同事等不少文坛前辈结为忘年交,令访谈少了寒暄,直窥堂奥。这些无不使她笔端生花、言辞鲜活,令访谈文章更丰繁立体,细节突出而独具特色。

  该书这些鲜明特点的由来,从周健强与胡愈之的一段工作交往可窥一斑。周健强曾采写了多篇既是民盟先驱又是出版元老的胡愈之及其夫人沈兹九的文章,还践诺为胡愈之的口述记录整理并发表了许多珍贵的回忆史料。1983年,周健强曾经随国家出版委员会前秘书长王仿子拜访胡愈之,经过他们极力建议再加上沈兹九一再劝说下,胡愈之终于同意:他亲自口述自己的经历,由周健强负责记录整理发表。1984年8月,胡愈之在他的《怀逝者》一书后记里专门写道:“三联书店周健强同志找了在南洋和国内的许多旧报纸,才编成了这本小书,我要代表读者感谢她。”周健强对此曾不无感慨:“翻古谈往是老年人的‘专利’,回忆那些无愧于今天的可贵经历,更是老年人的慰藉,而我觉得发掘他们珍贵的记忆宝库是和抢救历史文物同等重要的工作。”“当我着手整理周大姐这些资料并逐渐深入时,想到从她三十多年前的‘感慨’到现在又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对她的感慨更是感同身受。”蒙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