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文化自信提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这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舞台,可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从而使其更好地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凝聚国家精神、传承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精神养料。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智慧,具有强大的育人价值,对于指导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为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有效创新。思政课应当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将其融入国家治理、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等方方面面的讲授中,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特色和学科优势,加强相关课程建设和研究,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外部文化的包容与对话——注重国际交流与比较,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内视野,而是需要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需要在知识内容上拓展国际视野,更需要关注不同文化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影响。首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了解和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国际现象和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增强文化包容意识。其次,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提供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在包容开放中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对话,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在国际交流中的体验和感悟,倡导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增加课程互动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现有的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常见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包括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课堂缺乏足够的互动和讨论机会;思政课课程内容单一、枯燥乏味,难以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反思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现有教学方法也显得较为滞后,技术手段运用不足,难以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在探讨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路径时,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尤为重要,通过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为思政课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可以借助在线平台,建立虚拟社区进行线上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和经验;也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造更为生动的学习场景,增强学习体验。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互动性强、富有创意的手机应用软件,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提升课程的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当前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在理念和体制上亟待改革和完善,构建科学客观的学生评价标准势在必行。首先,评价机制要科学规范,评价标准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性过强和任意性。其次,评价体系要体现多元化特点,不仅要注重传统的知识和能力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此外,评价体系要重视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避免评价标准的单一化和刻板化。再次,构建评价标准,要注重科学性和多维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提高对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中真实情况的准确呈现。除此之外,评价体系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不仅要评估其知识水平,更要考察其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度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展望未来,“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建设应在多方面展开,不仅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独立性,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培育,通过引进优秀的国外课程和思想文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全球胸怀的时代新人。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校思政课还应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总之,未来的高校思政课将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文化自信和国际化视野的新时代青年的重要阵地,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生机活力。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