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蛋糕三味
栏目:心语
作者:堪子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10岁了。

  我想起自己的10岁生日来。人生中,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生日并不多,可以说是很少。而10岁生日就是这很少中的一个。那一天,父亲特意从省城给我带回一个蛋糕,这是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蛋糕。父亲还郑重其事地专门邀请了左邻右舍的邻居上门一起吃蛋糕,大家围坐一圈,切蛋糕的任务交给了我。生平第一次过生日吃西式蛋糕,当着众人的面,我一边煞有介事地切蛋糕,一边倍感新奇、兴奋和骄傲。印象里,蛋糕模样朴素,很大,足够一大桌子的人每人分一块,味道很香甜。

  为纪念协会成立十周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开展了“我与中国评协”主题征稿活动。来自文艺评论家的稿件络绎不绝,每个人似乎都有心里话要讲。一行行文字,抒发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赤子情怀;一帧帧照片,定格文艺评论征程上的奋斗身影,让人心生触动。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10岁生日蛋糕来。与那一次的分而食之不同,这一次是“分而制之、合而食之”,每一份稿件,就像是每位文艺评论家为协会生日亲手制作的一块“蛋糕”,众多的小蛋糕拼接在一起,形成大蛋糕,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苦中有甘,平淡是真,幸福、欣慰、感激、自豪,每块蛋糕各有味道,大家以文会友、文以载道。稿件越来越多,蛋糕越做越大,透着丰富的滋味,值得细细品味。

  2014年4月,协会成立前夕,我即由中国文联机关服务中心转入承担协会秘书处职能的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工作,距今已整整十年。协会的应运而生当然离不开时代背景与现实需要,离不开上级单位、主管部门、业界学界等各方的呼吁、关心和支持。仅从在协会工作的一名服务者的角度,我也制作一块我的蛋糕,献给协会。

  我的蛋糕蕴含三味:

  一是精神之味。屋无片瓦、田无半垄,协会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个中甘苦,不一而足。可是,人生能有几回搏?不是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能恰好赶上一个单位的初创期。经由协会创办获得的副产品,为协会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且将之概括为“创会精神”。所谓创会精神,大抵包含五重含义:甘于奉献、乐于合作、勤于学习、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创会精神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企业家创办企业,自然要更多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创办一家全国性文艺类行业协会,显然要更多地追求社会效益,付出往往与物质回报并不成正比。因此,甘于奉献是创会精神的灵魂,要淡泊名利、提升境界。乐于合作是创会精神的天性,一切都是崭新的,大家志同道合、彼此坦诚相待,相互鼓劲喝彩。勤于学习是创会精神的关键,没有经验怎么办?实行“拿来主义”就是了。向老牌协会学,向兄弟单位学,结合实际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善于开拓是创会精神的基石,坚持开门办协会,形成评论声势与合力。勇于创新是创会精神的动力,从繁荣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时代提出的要求在变,唯有以创新适应时代发展才是王道。创会精神是协会的无形资产,每一位协会的工作人员,都是创会精神的共同缔结者、承载者和获益者。在协会,我们的才华得以历练和施展,我们连同我们缔结承载的创会精神,共同构成了协会的人力资本。随着协会的发展壮大,创会精神也在不断发扬光大。

  二是素养之味。十年来,协会不断建设和巩固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凝聚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养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协会举办的培训研修、论坛研讨、约稿推优等活动中,努力注重邀请专家的高层次、高水平,注重活动组织的高品位。在协会,你尽可以把每一位主席、每一位理事、每一位会员、每一位专家、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同事当成你的老师,每一项专业活动当成一次课堂,每一篇文章审读当成一节自修,每一次文艺作品观摩当成一段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实习。记得聆听王一川老师授课,引用宋代罗大经的“八意说”阐发杜甫的《登高》诗,尽管我已经当面聆听这个例子不下三次了,可是常听常新,每次聆听还是不由感叹,人有七窍,在专家老师的指引下,我似乎又多开了一窍,对文艺作品的感知力更为敏锐细腻,并尝试经由评论生发传达出来。在忙碌的事务性工作之余,不妨葆有对理论评论的兴趣,在干好服务性工作、为广大文艺评论家做好“嫁衣裳”的同时,也博采众长,吃“百家饭”,不断提升自身文艺评论素养,给自己缝一件漂漂亮亮的“百家衣”。如果说四年可以读一个本科、七年可以读一个硕士、十年可以读一个博士的话,协会成立10年了,十年里,只要你足够用心,坚持干中学、学中干,那么你在协会这所开放式“评论大学”里,是可以获得无形的“评论博士”学位的。

  三是情怀之味。十年来,因工作原因,我走南闯北去了一些地方,每到一处,我心中的人民情怀总是厚植一层;所到之处,常有他乡亦吾乡之感。我曾因出差在航班上不能和家人共度中秋团圆之夜,可是却天赐良机,透过舷窗欣赏到彩云追月的无限美景;我也曾在出差办活动时悄悄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可是也因此而幸运地收获了众多艺术家一起“陪”我过生日。记得有一回在福建上杭,一旁的清洁工对我默默地竖起了大拇指,昏暗的剧场里,我能看到他眼里的泪花熠熠发光,尽管只有手势没有语言,我知道他是感谢协会给当地百姓带来这样好的文艺鉴赏活动。在协会刚刚召开的二届五次理事会上,与会文艺评论家不约而同对评论的人民性达成了共识,认为评论文风应该是深入浅出、文质兼美、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评论要更多地引导大众审美与鉴赏。对于在协会从事具体组织联络工作的我而言,评论的人民性从来是具体实在的,不是一句空话,并且还有一层含义。我始终觉得,文艺评论家队伍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文艺评论家的口碑也是我们工作的人民性的体现,我们始终与文艺评论家在一起。有一年在哈尔滨举办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研讨班举办场所位于美丽的伏尔加庄园。为期半月有余的研讨班结束,临别之际,我才得以放下繁琐的会务,趁着晨曦在闻名遐迩的庄园里匆匆一逛。这一逛还有意外的发现,庄园地处市郊,占地众多,林木茂盛,不免有犄角旮旯被盘丝大仙蜘蛛占据结网。这庄园里的蜘蛛网也是网开一面,大且美,在晨曦的照耀下五彩生辉、令人称奇。由此触发了我的灵感,即兴写下一首名为《网》的小诗,赠别即将踏上归途的各位学员:“网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网住鲤鱼儿吻出的波影/网住蓝天网住白云/网住风景 网住记忆/将这一切统统网住/装入行囊 打包带走 带回祖国各地/从此有一张网/联结在你我的心底”。我体会,协会工作就是要做结网的工作,网上联结的是文艺评论家的心、人民的心。

  就如此刻,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文艺评论家们纷纷发来“我与中国评协”主题稿件,讲述个人与协会的生动故事与不解之缘,表白对文艺评论事业的矢志不渝与孜孜追求,交流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切身体会与深入思考。虽身处祖国各地,却见字如面,惺惺相惜。父亲大概想不到,多年以后,当年的那份10岁生日蛋糕连同它所带来的仪式感,迄今还深深地留在女儿的记忆中。而多年以后,这份由众人共制的协会10岁生日蛋糕的滋味是否也能留在我们彼此的心底?写下这些怀旧的文字,当然不是为了守旧,而是要让我们彼此用最初的心,携手走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