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古筝教学加强审美能力建设
作者:陈红  来源:中国艺术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美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将古筝弹奏技能作为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而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认识到美育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并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判断、鉴赏与创造,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获得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传统音乐教育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它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音乐艺术教育活动,其不仅能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古筝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之一,其演奏技巧对审美教育具有一定作用。在古筝教学活动中融入美育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古筝、了解古筝、掌握古筝演奏技能,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古筝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对古筝演奏技巧、演奏方法以及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情绪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融入意义

  审美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在聆听和演奏过程中体会其中的美。而美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古筝是一种传统乐器,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古筝音色圆润清脆、悠扬动听、韵味悠长、音韵细腻,既能表达柔美、优雅、婉约等情感,又能展现出悲壮、激昂等情绪,使人耳目一新。通过古筝演奏,可以使人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在古筝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所包含的美。

  一方面,审美教育在古筝教学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筝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古筝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雅的艺术品质。在进行古筝教学时融入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熏陶。

  另一方面,审美教育在古筝教学中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通过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感受到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进而产生共鸣。通过教师对古筝演奏技巧和乐曲结构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这些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并提高其音乐素养,从而帮助其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此外,审美教育在古筝教学中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筝乐器由于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旋律委婉动听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演奏和创作之中,在古筝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古筝这一乐器的兴趣。古筝具有独特而优美的音色和音韵,在进行古筝教学时融入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古筝演奏技巧和乐曲结构,并提高其演奏水平。

  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融入原则

  审美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自身素养。在古筝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在古筝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避免以自己为中心,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要突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正确看待和分析音乐作品。最后,要注重教师自身素养。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能够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审美教育在古筝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融入路径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审美教育,挖掘古筝作品的内涵。

  古筝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只有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才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审美教育的认识,让学生在古筝学习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是人对于现实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认知和感悟,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由于受教育程度、生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所以其对美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在充分理解作品内容后再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通过古筝学习获得更高层次、更丰富、更全面的审美体验。

  古筝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审美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为目标。教师要从古筝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古筝作品内容及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把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升学生对古筝艺术的欣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例如:从音乐本身出发,以欣赏为主,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从时代背景出发,以社会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乐器演奏出发,以音乐创作为主,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等,在这些方面都可以融入审美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调整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古筝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它的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在我国众多的器乐作品中,古筝作品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这些作品旋律优美、情感细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古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演奏技巧,帮助学生了解乐曲背景和音乐内涵等知识内容,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精心研究和分析,从不同角度入手挖掘教材中隐藏的闪光点,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筝名家作品《高山流水》 《良宵引》等;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读、听等多种方式去欣赏乐曲、理解乐曲;还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让他们通过对古筝作品鉴赏、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再者,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优化审美教育。

  在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古筝学习中,从而促进其审美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古筝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教学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教学方式和技巧的优化,使自身在课堂中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和正面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平等的关系,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学习等方式来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要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音乐艺术之美,促进其审美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其审美能力。

  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能力是相互促进的。古筝艺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演奏者。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复制,就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只能称为“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传统。在古筝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发挥创造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才能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古筝曲《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思考这首曲子要表达什么情感、表现什么意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曲子进行分析和理解。在学习这首曲子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每个段落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然后让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曲子中描述的意境和形象,最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曲中的内容和情感。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意识和追求美的能力。

  结语

  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古筝艺术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同时,古筝艺术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古筝艺术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在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入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将审美教育理念渗透到古筝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增强学生审美能力,这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河池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