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题旨叫做“共享”
——方言话剧《老家》创作谈
栏目:视点
作者:王宏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方言话剧《老家》剧照

  诉说中原人文精神的“三老”系列方言话剧,到今天为止已经走过十年的路。在这十年里,我们品着《老汤》,走过《老街》,回到《老家》。

  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以范军、袁满为首的河南省曲艺团各位兄弟姐妹的艰苦努力下,“三老”系列方言话剧一路风生水起,既锻炼了队伍,又开拓了市场。这种曲艺与戏剧交融的演出形式、跨界融合的艺术实验,让观众和演员走得更近,让角色与演员贴得更紧,让形式与内容结合得更舒服,让曲艺人身上的绝活有了更加开阔的展示平台。“三老”的艺术实践充分证明了融合与创新的路径行得通,也叫得响。通过这三部戏的创作,我们真正走到了民间,真正体验了生活,生活中的烟火气和老百姓的家常饭让我们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体味了“为人民创作”的内涵,学会了写人事、说人话、见人情的根本,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假大空与伪生活,避免同质化、脸谱化、套路化、空心化、低级红、高级黑。现在想,这真的是一次“治愈”的求医之路、开心之旅。

  相比之下,创作这种系列剧的第一部较为容易,因为首开先河,没有比较。而这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却足足憋了我们三年。这三年,我们自己和自己较劲,两次撕毁写好的故事大纲,否定了几乎所有关于老家的所谓好人好事、大是大非。通过下生活、走街巷、坐小摊、喝乱酒,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想到了一个词:共享。想到这个词,我心里豁然开朗。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共享的东西太多了,我不禁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否也与共享有关,假如人类能够真正共享一个美丽的星球、一片和平的天空,共享自然资源、科技成就、文明成果、道德规范,共享发展进步的红利,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饥馑与战乱。在中国,如果老百姓与我们的党和政府能够共享艰难时刻,共享胜利时光,共享绿水青山,共享改革成果,相濡以沫、风雨同担,这个国家就是和谐健康的,就是可以蓬勃发展、持久繁荣的。我们老百姓之间,如果也能共享人生经验,共享困苦艰难,共享心事,共享价值,共享创业的艰辛、生活的甘甜,共享一曲俚歌、一个祖先、一部历史、一缕文脉、一个社会、一个家园,人与人之间就会打破交流壁垒,彼此温暖,形成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

  我们舞台上,小院与小院里的这群人有意无意、有心无心地都在实践着这种共享,这是社会的进步,是道德与人格的升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是河南人的精神、中国人的风骨。作为一个普通的戏剧人,我们改变不了基层百姓的生活状态,但我们能够从中发现善良与奋斗的火花,发现人心、人性的光辉,发现新时代人民的活力、诉求与社会进步的前景。我也许是个理想主义者,但通过我们的采访、我们的生活,我坚信生活艰辛的小院人,正在以他们的行动与我们共享着告别与新生、失意与希望、牢骚与赞美,与我们共享着今天的日子、今天的变化,共同仰望新时代的曙光。烟火人间,世道人心。以一个小群体,说一个大时代,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