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壮族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曾是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2012年,“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壮族抛绣球习俗”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西近年来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的转化与创新,促使包含绣球、壮锦、农民画、歌圩在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其中,广西靖西市通过申报“中国绣球之乡”,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绣球文化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旧州绣球一条街”,积极推行“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将旧州街建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政企村户”同向发力的庭院绣球发展态势,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在社会转型期,要从根本上保护和传承绣球文化,必须进一步将其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现代社会生活,推动绣球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要充分挖掘和科学整理绣球文化,增强绣球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意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壮族地区应加强民间文化工作,加强对乡村群众的宣传教育和组织,营造热爱壮族民间文化、积极保护传承壮族民间文化的氛围;尊重民间文化,调动和激发乡村社会参与文化实践、文化保护、文化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尊重和保护绣球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为绣球文化创新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绣球文化创新。广大壮族乡村基层干部尤其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绣球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自觉传承、保护和创新绣球文化。
二要广开渠道,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绣球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需的资金困难。壮族地区应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尤其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绣球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基础和媒介。乡村振兴项目库是获得乡村建设资金的重要依据,壮族地区应充分考虑绣球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争取更多的绣球文化项目入库,还要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支持。在保护绣球文化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绣球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有效路径,通过推进绣球文化产业化发展,大力提升绣球文化市场适应能力,激发绣球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活力,有效实现绣球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活态化传承。地方政府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参与绣球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绣球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局面。
三要完善绣球文化传承人待遇制度,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关单位人才引进机制,培养和引进绣球文化创新人才。壮族地区应逐步扩大绣球文化传承人的补助范围,将从事绣球制作的学徒、从事壮族绣球相关产品生产的人员,都纳入绣球文化传承人补助范围,并不断提高补助标准,使从事壮族绣球生产的人员的收入得到保障。调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和具备绣球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学习壮族绣球知识,提高传承绣球文化的积极性,以更大限度培养绣球文化人才。充分发挥广西地方高校培养绣球文化专业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可在广西艺术类高校和高校艺术类专业开设不同层次的绣球文化专业或课程,通过绣球文化传承人或相关专业教师授课,传承发展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促进绣球文化人才的培养,推进绣球文化专业化发展。
四要创新绣球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将绣球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由于文化环境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绣球文化很大程度上已淡出或正在淡出日常生产和生活,要实现绣球文化回归现实社会生活,就必须依据现实的需要,改变绣球文化的形式或内容,对绣球文化的结构或功能进行创新。壮族地区应根据地方文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寻找绣球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例如,在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将绣球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可以在旅游景点售卖绣球,布置绣球景观,开展抛绣球风俗展演、游客抛绣球比赛、游客亲手制作绣球、将游客的旅游美照印到绣球上等系列活动;可以将绣球造型融入地方特色产品的包装,用于壮家酒、美食、饮料等产品的包装;还可以利用壮族藤条编织工艺,编织绣球挂件饰品等等。
五要在做好绣球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壮大绣球文化产业,创新绣球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方式。地方政府应从财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绣球文化产业,激发市场参与绣球文化产品生产技术的革新。在做好绣球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机器化、智能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绣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绣球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例如,利用AR、VR等技术,创建绣球文化数字博物馆、绣球文化园、绣球历史博物馆或非遗展览馆;充分发挥自媒体优势,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加大艺术传播范围,为绣球文化“代言”,为绣球文化产品“带货”。
(作者系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