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由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纽约知识分子的文学、审美和政治之维——冯巍《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研讨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办,该书作者、中国文联出版社学术分社编审冯巍与蒋洪生、刘雪岚、袁先欣、李圣传、廖亦奇、常培杰、梁舒涵、刘毅、崔柯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深入探讨该书研究特色与学术价值,剖析纽约学派的文化理论建构与艺术批评实践,并对当下知识分子何为、文学批评的职责等话题进行交流与思考。
20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纽约地区通过刊物《党派评论》聚集起一批犹太裔的公共知识分子群体, 3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前期是他们的主要活跃期,被称为纽约知识分子,形成了美国批评界的纽约学派。《作为主体的建构——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研究(1937-1952)》是国内首部研究纽约学派的专著,以美国新批评派等作为参照对象,通过对纽约学派的批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合考察,呈现这一批评家群体从20世纪3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前期文化批评的总体面貌,审视并反思纽约学派文化批评的理论影响和实践价值。
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该书的价值,并由此展开,深入探讨纽约知识分子研究的重要命题,梳理了美国“红色十年”关于“无产阶级文学”与“革命文学”的论争,剖析了特里林、格林伯格、阿伦特等纽约知识分子的理论主张,指出纽约学派的思想可以归纳为文化激进主义,追求文化变革,目标在于文化共同体的建构,将传统的文艺批评转移为指向社会现实、将道德与审美合而为一的文化批评,等等。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了艺术与文化理论如何介入现实、促成民族精神与文化身份建构等问题,对推动我国文艺理论与批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