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音乐元素
与高校作曲技术理论课融合的探究
作者:郑学才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广西壮族音乐以其构成旋律的音程、调式调性以及节奏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元素,阐述着独具魅力的壮家音乐形象。壮族音乐元素体现在广西壮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中,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不同的民族习俗、习惯,从而使受众在情感上达成共鸣。深层次解析和运用壮族音乐元素有助于我们理解壮族音乐文化内涵和推动高校作曲理论课程的创新教学。

  广西壮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品的有效结合

  广西壮族音乐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不仅在于民族习俗和文化的延续,还在于民族音乐自身的独特魅力和音乐内涵。例如:《壮族大歌》是在广西百色那坡的民歌“过山腔”中提炼的主题音乐,利用了关系大小调交替的手法,勾画了壮族人民团结一家亲、大步走向世界的坚定信念,是大众耳熟能详、钟爱认可的歌曲。

  又如:《尼的呀》是广西百色那坡黑衣壮民歌,这首歌曲通过结合现代音乐素材使其音乐非常高亢、音韵流长。再如:《大地飞歌》《天上星星伴月亮》《壮族敬酒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山歌牵出月亮来》《三月三、九月九》《蝴蝶吻花山》等。以上这些歌曲,都是重要节日和音乐盛会传唱的经典,都充分的展现了壮族音乐元素在歌曲创作领域不断向更深层次中的延伸和拓展,向大众展示了壮族音乐文化中优秀的音乐元素,为广西的经济、社会、旅游发展等揭开了新的篇章。

  高校作曲技术理论课与壮族音乐元素的融通

  综合性院校的音乐专业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的主要课程——和声、配器、复调、曲式上,在高校的作曲课程上,普遍在于对常见传统器乐和声乐的教学,而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很少进入课堂,这就容易造成民间冷门的、碎片式的壮族音乐元素的流失。同时,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壮语感觉到枯燥,这也让很多学生忽略其重要性,不利于民族音乐元素的浸润,影响学生创作基础的同时,也阻碍了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承。笔者认为广西壮族音乐元素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分别是语音元素、民歌元素、乐器元素,可以通过演奏器乐、演唱山歌、即兴创作音乐等方面,加深学生对壮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增强对壮族音乐价值和地位的认知。所以,在壮族音乐的教学和学习上,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深入了解壮族音乐的历史演变进程、艺术表现手法、演奏方式和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壮族音乐元素运用到作曲当中。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融合建议

  壮族音乐元素内容丰富,也都较为复杂。大二度音程是广西壮族音乐中辨识度最高的音程。除了大二度以外还有小三度、纯四度音程在壮族的民歌中被巧妙的使用。在调式的使用上,主要以五声调式为主。其中徵调式用的频率最高,角调式的频率最低。在学生没有途径系统的学习壮族音乐知识情况下,很难将壮族音乐元素融合到作曲当中,而且根据学生个人对壮族音乐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在壮族音乐元素的选择上和创作上会出现局限性等问题,这时就需要音乐教育者来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第一,利用广西地域特色的优势,让学生了解、学习当地的民族音乐元素,如百色民歌、崇左民歌、东兰铜鼓乐、天琴弹唱曲等,还可以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器乐进行研究,如:铜鼓乐、八音鼓、青竹鼓等打击类器乐,葫芦胡、马骨胡等拉奏器乐,独弦琴、瓦琴、天琴等弹拨类器乐,竹笛等吹奏类器乐。充分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和音乐风格,除当地的民族音乐外,邻近地区的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音乐文化,也可作为作曲素材进行研究,丰富创作内容。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壮族音乐元素与作曲融合的优秀案例进行讲解,将理论知识进行转化融通。另外,高校还可以聘请当地民族音乐学者或民间民族音乐人进行音乐指导,助力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地的壮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将壮族音乐元素合理地融入作曲当中。

  第三,高校还可组织学生进行采风实践的活动,对小众的、碎片式的壮族音乐采用走访、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录和调查,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挖掘,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中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如何使学生对壮族音乐有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发掘壮族音乐元素的可能性,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从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将壮族音乐元素与世界音乐接轨,满足大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需求,这是各高校和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意识,发扬壮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结合前人的创作经验与笔者在创作音乐作品中积累的经验,从广西壮族音乐元素与高校作曲技术理论课融合的角度提出课程建设的建议,旨在对广西壮族音乐元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在高校作曲课堂中有效地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专业的学生要努力研究和不断创新,积极将民族音乐元素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进行融合,从而为我国的音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