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收官站,于2023年12月23日至今年1月1日在京举办。“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荟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苏绣艺术的精品力作,系统展示了苏绣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材料、工艺、题材、风格等方面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同时,集中了一批珍贵的绣谱、绣稿以及文献资料,多角度、深层次地揭示苏绣的技艺“内核”及其艺术面貌的生成轨迹,生动、全面、深入地呈现了苏绣的工艺之美、探索之思和创新之魂。展览在梳理挖掘苏绣艺术面貌和其内在逻辑的同时,更呈现出了苏绣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精神联结,折射了中国人民“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展览用刺绣语言讲述了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中国故事,弥补了历史上苏绣文献整理的空白,让我们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代代苏绣人兢兢业业的手稿记录、钻研苏绣专业技法的心得体会和一件件创新作品成果展示,通过70多年苏绣探索演进的过程,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苏绣传承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长期以来,苏绣艺术人才济济,工艺美术大师人数在全国绣业首屈一指,但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年轻人的职业选择非常广泛,以苏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行业亟须年轻传承人的加入,人才培养是苏绣等非遗项目传承发展的头等大事,“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所展示的人才培养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人才培养的早期探索——刺绣技术学校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绣前辈们就展开了苏绣专业人才的培训。1952年9月,苏州市刺绣技术学校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刺绣技术学校,虽然仅仅招录了一届约70名学员,但依旧具备很强的探索性。刺绣技术学校的成立,反映着新中国成立伊始,苏绣行业和前辈从业者们怀着期望和热情探索实践苏绣艺术传承和产业新发展的智慧和汗水,虽然其主要模式类似于传统师徒格局的口传心授,手把手教学,但是依然在时代的缩影里,留下了前辈们薪火相传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刺绣专修班
之后的几年,各类人才培养性质的机构和班级陆续出现,其中以苏州刺绣研究所工艺美术研究室举办的刺绣专修班为例,已经具备显著的先进性,值得重视与借鉴。该专修班首届开班于1958年,学制4年,学员16人;1964年举办第二届,学制3年,学员110人;1978年举办第三届,学制3年,学员30名。
招生的范围从第一届的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逐渐过渡到第二届初中、高中毕业生,第三届均为高中毕业生,对培养对象的基础教育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更倾向于已完成基础通识教育,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群,因此毕业后留在行业内服务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第一届与第三届毕业生全部留在了刺绣研究所,第二届毕业生较多,为苏州刺绣厂、绣品厂等机构服务。
该专修班师资强大且课程丰富,课程包括刺绣、国画、素描、艺术欣赏、政治、文体、图案等科目,不仅强调刺绣技能的传授,还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各个方向皆有名师指导,李娥英任首届专修班班主任,教师包括徐绍青、梅云、杨公毅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培育出一批懂画会绣的苏绣文艺人才,既有理论基础,又能够动手创作实践。在专业细分上,专修班细分为乱针、细针、平金打籽等专业方向,能够根据不同人才的才能个性,匹配不同专业方向,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同时为日后生产培养更有针对性的高效技能人才,做到术业有专攻,每个细节的技能领域都有高水平的人才。
这样的专修班,培养性质类似我们如今的管培生体系,顺利完成学业、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直接留任就职,解决了就业的后顾之忧。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当时三届毕业生几乎全部进入了苏绣行业工作,这些人才成为了当时苏绣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专修班,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了一大批传承技艺的宝贵文献和实体绣稿材料,在没有高科技的年代,将各项技艺技法都清晰记录了下来,并且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人才培养。而这个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例如蒋雪瑛、余福臻等,许多成为了后来家喻户晓的苏绣大家,薪火相传,带出了一大批苏绣新人,又直接促进了苏绣的传承与发展。
这种以领军企业为主体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清晰、内容丰富且有针对性,培养周期合理且贯穿就业的模式,依旧值得当下的苏绣行业学习和效仿。
新时代刺绣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实践平台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观看了苏绣制作,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要传承好守护好苏绣这一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工艺瑰宝,完善的人才队伍和科学的研究制度,既是传承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探索创新的不竭动力。
2023年10月,苏绣艺术研究院在苏州大学揭牌,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刺绣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实践平台。苏州大学依托自身优势、整合学术与行业资源、集聚政产学研用的优势力量成立的苏绣艺术研究院,以苏绣的新时代传承发展为目标,以艺术和产业双视角展开探索,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传播方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擦亮“苏绣”这一江南文化名片。百年名校携手千年苏绣文脉,形成动态可持续的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探索集创新研发、技艺传承、科普教育、社会服务、教产融合、成果传播为一体的科学传承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苏绣发展历史上一些重要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近年来,苏绣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但苏绣的发展和传承仍存在困境。实践表明,只有培养产学研一体的专业人才,学生们能在在校期间就将基本功学扎实,毕业就能投入到苏绣的创作生产中,那么制约苏绣长远发展的问题才可望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