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两个“唯一”——大海和曹操
如果说《浪淘沙·北戴河》有什么特点的话,在我看来,就是创造了毛泽东诗词题材中的两个“唯一”,此词也因此为我所看重:一是写大海,二是写帝王。
先说第一个“唯一” :大海。毛泽东因一首《沁园春·雪》而被柳亚子推崇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柳亚子仰慕毛词的大胸襟、大视野、大气魄。确如柳言,毛泽东常遣大江大河、长天高山入笔端,以大写大,每每是胸中有日月,笔底出壮词。特别是新鲜的、新奇的事物,更能激发他的创造力。譬如1935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见到昆仑雪山,即诗情万丈,情不自禁唱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以至于一诗既成还意犹未尽,4个月后,再写一首《沁园春·雪》续之。1954年夏天某日傍晚,他在北戴河海滨七级风浪中搏击海浪之后挥毫赋诗也大抵如此吧。毛泽东此举是否平生第一次勇斗大风大浪已不易考,但写海入诗却肯定是第一次而且终其一生也是唯一的一次。
起句“大雨落幽燕”排空而来,立刻就给人以雨声如鼓、雨势如箭的联想,紧接着“白浪滔天”一句,更让人感觉狂风扫雨,大浪如山,铺天盖地,水天混沌莫可分辨。“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跃,横冲直撞,更兼风如吼,浪如雷,绘形绘声绘色,一幅人间罕见的暴雨大海狂浪图就在这9个字中定格了。随着诗人视角仰观、前瞻的变化,画面也从陆而海、从上而下、从近而远,渐次推移,愈来愈远——“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诗人放眼望去,眼前只有一片片翻滚的巨浪,天与海通体一色、水天相接之处,那些渔船不知道被冲到哪里去了。赵朴初先生说“打鱼船”指的是帝国主义的军舰,而毛泽东作此词时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势极好的时期,刚刚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帝国主义已经不敢轻易来扰,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且作一说。但诗词是感性而直观的文学创作,诗人写作这首词的时候就是因为风浪夹杂暴雨,眼前茫茫一片,所以没有看到海面上的船。没有看到,不禁会联想、猜测这些船被冲到什么地方去了,以至于关注、担心渔民的安危。毛泽东在《对〈毛主席诗词〉若干词句的解释》(1964年1月27日)中也说:“‘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是指渔船不见。”他并没有说这个“渔船”是帝国主义的军舰。只用一个疑问句来以实写虚,以小写大,以船写海,用一个微小的意象来反衬大海的寥廓,从而显示了深邃苍茫的空间感。
上阕写海描景,景中有情;下阕怀古抒情,情中有人。面对此情此景,白浪滔天,不免思接千载——“往事越千年”,实际上是1700多年前,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曾路过这里,面对辽阔的大海,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著名诗篇《观沧海》,极尽苍茫雄沉,而且曹操的这种风格甚对毛泽东的口味。在汉魏六朝乃至中国古代诗人中,毛泽东尤爱曹操的诗,尤其是《龟虽寿》《观沧海》,毛泽东一生中不仅反复吟诵,而且反复书写。可以说,曹操的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的诗词风格。有一次他对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不但欣赏曹操的诗,也十分欣赏曹操的文韬武略。他曾多次说过:“曹操统一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毛泽东还说,曹操是白脸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曹操有生之年并没有当皇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逝世以后被他儿子追封为魏武帝,但是毛泽东认这个账,愿意尊他一声“魏武帝”——“魏武挥鞭”嘛。
于此就说到了此词的第二个“唯一”,即写帝王。虽然此前已有《沁园春·雪》中的名句,以一“惜”字领出了五个帝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五位大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雄君明主,但请注意,这里只是虚写,且以一“惜”字评价,为之惋惜、叹息,叹息什么呢?“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啊!这也无意间揭示了毛泽东臧否历史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有没有文采、文化,以及文化的修为、承传、建设与创造。对比之下,曹操有,因而为毛泽东所欣赏、推重乃至叫好!好就好在曹操不仅消灭豪强、统一北方,开疆拓土,文治武功,而且还“东临碣石有遗篇”,有名篇传世啊!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啊!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完人的标准,恐怕也是毛泽东心中的一个标杆。所以,曹操才成为唯一一个被毛泽东用半首词(下阕)来抒写的帝王。 (1949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句涉及项羽,也是虚写,而且结论还是否定性的:“不可沽名学霸王。”与曹操不可同日而语)结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同有异,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同在对时光如水的感怀中都带着一份换了新天的欢悦;异在后者有一种煮酒论英雄式的自信与豪迈,而前者满溢着“敢教日月换新天”“遍地英雄下夕烟”式的对祖国和人民的由衷赞美。
总之,《浪淘沙·北戴河》整体意境高蹈慷慨,气势雄沉豪迈,充满了激情和力量,通古今之神韵,发骚人之情思,尤以两个“唯一”而在毛泽东诗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毛泽东诗词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卜算子·咏梅》:活泼俏丽第一词
这首词是毛泽东68岁时的作品。毛泽东在题目下写下“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的原词《ト算子·咏梅》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的这首词无疑也是好词,他以梅花自比,充分赞美了一树寒梅卓尔不群的美好形象,但是同时也流露出了些许颓丧消沉、古调独弹、孤芳自赏,甚至有些哀怨的心境。毛泽东在读完陆游《ト算子·咏梅》之后作注:“作者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卖国分子打击他,自己陷于孤立,感到苍凉寂寞,因作此词。”
毛泽东向来非常喜爱陆游的作品,但是并不赞赏该词流露出的那种消极的气氛。同时,毛泽东也喜欢梅花,为了创作一首梅花词,他让秘书田家英帮他搜集古典诗词中的咏梅佳作。1961年11月6日这一天就有3封给田家英的信——第一封,“请找宋人林逋(和靖)的诗文集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第二封,“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没有,请你再查一下。”第三封,“又记起来,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下四句忘了。请问一下文史馆老先生,便知。”
一天之内,三次给秘书写信,只为找到一首诗的出处和作者,这种执著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认真精神实在让人吃惊,但同样或者更加让人吃惊的是人,三张便条的信息透露出毛泽东的海量阅读和惊人的记忆力。 (田家英后来查到,那首《梅花》是明初诗人高启创作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毛泽东让田家英帮他搜罗前人咏梅佳作的时间,正好是创作这首《ト算子·咏梅》的前一个月左右。毛泽东是不是为了写作咏梅诗做案头准备,想要从前人的佳作里汲取灵感呢?古人咏梅名篇佳作备矣,要想另辟蹊径,难矣哉。但是,毛泽东一出手,就别具一格,不落俗窠。不仅反陆游之道而行之,而且与一切古人的咏梅诗词都拉开了距离。毛泽东眼中的梅花不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孤苦伶仃,更不是孤风苦雨,而是一个无畏严寒的快乐的战士形象,她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勇敢乐观。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空前恶劣,同时,国内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内忧外患,以寒冬作比正恰当不过。毛泽东的咏梅词自有他的考虑,该词的主题是反对赫鲁晓夫集团的修正主义。但是着笔含蓄,通篇散发出一种和谐的美感,即使我们完全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该词的飒爽活泼、俏丽轻快。这种风格在毛泽东诗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上阕一开篇虽然是风雨交加、飞雪弥漫,但由于跟“春归”“春到”联系在一起,卻不乏暖意,面对“百丈冰”卻依然“花枝俏”。呈现出来的是一树寒梅傲立风雪的挺拔形象。
下阕是对梅花的由衷赞美。寒梅象征着无产阶级战士英勇无畏、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但是毛泽东在这里没有讲什么大道理,更没有叫喊,只是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用最朴实的话语平静和缓地娓娓道来,有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全词总共只有短短的44个字,而且犹如儿歌一般朗朗上口,易于记忆,那种朴素优美的感觉却无比动人。读了这首词,我对诗词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高深莫测、艰涩拗口的句子常常难出佳句,而最质朴简单的话语往往能够一下子触摸到美的本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使用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同时也是最简单不过的字句所塑造出的意象是何等简洁明快,生动而又富于美感啊。毛泽东写的两首《沁园春》固然是大作品,但这首《ト算子·咏梅》也同样是大手笔。诗人正如一位武术宗师,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纵是飞花落叶、枯木朽株亦能伤人。从这首词问世之后,寒梅这种革命者的象征意象就特别深入我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新时代的美的文化精神符号。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看到的这首《ト算子·咏梅》并不是毛泽东最初的版本。毛泽东在最后定稿时对下阕做了两点改动。最初他写的是“梅亦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旁边笑”。“梅亦”改成了“俏也”,这个改动我想大约是为了音韵的和谐,关系不大,但是“旁边”改成“丛中”,就改得非常讲究了,一个是作为旁观者在一边笑,一个是在花丛中和大家一起笑。后者更加体现了梅花大公无私的精神,所以形象更加温暖动人。而对自己诗词中个别字句的反复改动,也说明了毛泽东对自己诗词创作的重视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都充分体现了一代诗人的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