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乐文化的当代美育价值
作者:韩鹏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美育对全面培养人才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塑造学生审美能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当代高校教育的基本要务。然而,美育一直以来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相对薄弱的领域。有学者指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几乎不包含美育的成分,许多高校对美育现代性建设缺乏基本认知,美育工作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美育课程体系构建、美育教学方法创新、美育教学资源整合等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高校美育建设的基本方向。总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才素养需求的变化,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应然之举,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p>
<p>  美从何而来,如何对现有美育资源进行科学发掘与整合,是优化美育课程体系需要明确的问题。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蕴藏于天地万物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自然风物到人文社会,从物质存在到文化精神,都可以找到“美”的踪迹,如何从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提炼美,并对其进行学理化论述,统合于美育课程理论体系,则是当前美育研究和美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之美的集大成者,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对美、美学、美育的经典论述,一直是中国古代美育教育的实践指南。传统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哲学、伦理、宗教等多门学科,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礼乐文化是蕴含丰富美学思想的系统性文化理论,在确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规范、信义遵循、道德品质、价值理念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治理秩序的重要依托。至近代,礼乐的政治道德内容虽然已经为新的人文主义价值所替代,但礼乐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则依然具有普遍意义。</p>
<p><strong>  礼乐文化源流发展及其基本内涵</strong></p>
<p>  先王之乐。许多传统古籍都有与“先王之乐”相关的记载,战国时期有《世本》一书,曾记载“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作瑟。女娲作笙、簧”。《吕氏春秋》对“先王之乐”的记载则更加系统详细,其大致理论概述如下:一是乐产生于社会生存需要,用以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三皇五帝时代,人们以乐舞调和阴阳,达到天人合一,从而实现风调雨顺、社会安定的愿望;二是乐源自对自然界的模仿, 《吕氏春秋·古乐篇》主张乐器的制造、韵律的制定、声乐作品的创作,都是从自然事物中获得的灵感;三是记述了五帝三王所属乐章创作过程及其社会意义,五帝三王之乐流传甚久,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庆典、祭祀、礼仪、教学活动仍在使用,对中国教育史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西周的礼乐教化。中国古代的礼乐是含混不分的,先王之“乐”承担了“礼”的功能作用。乐的演奏形式就代表了礼的仪式、规范,并以乐的不同内容来彰显尊卑秩序。夏商周都推行礼乐教化,礼乐教化既承担了维护等级秩序和封建统治的政治任务,也承担了培养国家子民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的教育任务。周公“制礼作乐”被认为是周朝统治者治驭民的重要手段,礼乐制度贯穿于西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至庆典祭祀、政治外交、交兵征战等各种活动,甚至成为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在教育层面,“礼乐”是六艺之首,周朝还专门设立了负责礼乐教化的大司乐和乐师,主要教授“乐德”“乐语”“乐舞”,以促进对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后来,西周的“礼”与“乐”虽然分离为二物,但两者关系依然十分密切,礼是经过审美化的乐,乐则是仪式化的礼。</p>
<p><strong>  礼乐文化的美育思想</strong></p>
<p>  孔子、孟子是说礼论乐方面的专家,但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人在尝试以哲学观念、教育观念来阐释礼乐教化,进而衍生出更加丰富具体的美育思想以及与美育有关的教育思想、心理学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对礼乐教化的看法,包括美与善、和与同、礼与仪、气与阴阳,同时丰富了文、德、律吕、教、眩惑的理论形态,使礼乐教化与美育的关系愈发紧密。一是回答了何为礼,辨析了礼与仪、礼与乐的关系。强调礼是天经地义的反映,是对人意志行为的规范。礼与仪是本体和作用、实质与形式的关系。乐是附着在礼之上的美感形式,这种艺术功能不是为了宣泄个体情感,而是调节人际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二是衍生出“和同之辩”。“和”涉及美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是传统艺术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而“同”则代表了同一、单调。并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视作宇宙、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三是阐释了“美与善”的关系。从“美善同意”到“美”成为独立的审美精神,印证了后来“礼乐”分离的必然。四是气论与阴阳五行说。古人用阴阳二气揭示六律和六吕的关系,乐的节奏、韵律与四时、十二时辰对应,律为阳,吕为阴,律吕不变其正,各顺其时,则神无奸行,物无害生。</p>
<p><strong>  传统礼乐文化融入美育教学的实践探索</strong></p>
<p>  在课程优化设计层面。要根据美育课程教学特征,对传统礼乐文化中的美育思想理论进行提炼整合,并将其有机融入艺术课程内容体系中。尤其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教学,与传统礼乐文化所衍生的美学思想关系最为密切,适应性最好。在音乐创作演奏、舞蹈创作表演等艺术实践教学中融合传统礼乐文化的美学思想,并将其吸收进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成为指导艺术课程创新教学的系统性理论。在社交礼仪规范方面,要将符合传统礼乐文化作为实施形象礼仪课程教学的基本追求,加强学生传统礼乐文化素养培育,丰富学生礼乐文化修养,引导学生接受传统礼乐文化的美育熏陶,懂得言行举止的礼仪之美,培养较强的社交礼仪规范意识,自觉践行传统礼乐文化的美学理念,让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培养方面,要将传统礼乐文化的审美思想精髓提炼出来,通过融入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实践,开启“美育”教学的“三全育人”,让传统礼乐文化贯穿学生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审美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以优秀文化拓宽学生审美意识培养渠道,构建文化熏陶与美学思维塑造的互通路径,不断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p>
<p>  (作者系南京传媒学院教授;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美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JZT202318),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QLTD2022055))</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