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黄禾杠舞,由禾杠歌发展而成,初期流行于江西宜黄城郊桥头、河东一带,后流传于宜黄县全境及周边12个县辖乡镇,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表演者左手执禾杠,右手握镰刀,用刀的不同部位敲击禾杠两端,发出不同强度、不同节奏的声响,同时舞动禾杠,配以山歌,乡土气息浓厚,可以单舞,也可以群舞。宜黄禾杠舞在2013年获批江西省“非遗”舞蹈项目, 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江西宜黄禾杠舞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宜黄县位于江西省抚州市,素有“戏乡”之称。人们常用山奇水润、宗禅宜韵、静美家园来形容宜黄的美景。本地人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概括宜黄的地理全貌。在这样一片秀美的土地上孕育了四种具有宜黄本地特色的艺术形式:宜黄禾杠舞、宜黄傩舞、宜黄戏、宜黄杨花。
江西宜黄禾杠舞由禾杠歌发展而成,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劳动中的舞蹈艺术”,是一种歌舞结合的传统民俗舞蹈,当地人称“打禾杠”。在1993年出版的《宜黄县志》中记载,最早演出的宜黄禾杠舞舞蹈作品在1952年参加了江西抚州地区的文艺会演,而后是1960年参加全省文艺会演,但都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和舞谱记录。笔者从采风调查资料中把它的发展按艺术形式分成了三个不同时期:雏形山歌——发展禾杠歌——形成禾杠舞,江西宜黄禾杠舞与所有歌舞一样,源于生活,产生于劳动。
江西宜黄禾杠舞的艺术特征
江西宜黄禾杠舞中的禾杠歌属于矮腔山歌,四音列。这种山歌节奏平稳,音域不宽。唱词结构多为一字对一音,易唱易写易记。歌词有三种类型:男女对歌(锁歌)、打趣猜谜(谜歌)、谈情说爱(情歌)。在当地老艺人口述和相关资料中都提到一首传唱久远的禾杠歌《卓望山上》,《卓望山上》有5/8拍、6/8拍、7/8拍、8/8拍,旋律走向一二乐句自上而下,第三乐句自下而上。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是落音,是极具宜黄地域风格特色的禾杠歌。
宜黄禾杠舞具有典型的汉族民间舞蹈动律特征。由于它产生在上山下山路上,因此具有膝部松弛、重拍向下的动律特点。舞蹈时,双腿膝部绵延地屈伸带动重心,从而形成各种步伐。如上山步,重拍向下,经过双膝下沉再到重心的转换形成。
2020年,笔者走访83岁的宜黄县原县委副书记徐禹谟,他口述:“宜黄县是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山多、树木多,一切生活靠柴火,老百姓都要打柴生活。我7岁开始捆柴,9岁上山打柴,小时候砍柴还亲眼见过老虎,禾杠是当时生产生活的需要。”
宜黄禾杠舞的手部动作多在柴刀敲打禾杠时,用柴刀的正面、反面、刀头、刀弓、刀柄等部位在禾杠上采用敲、碰、擦等不同的击打方法,发出高低不同、强弱有别的声音。各种敲击同时,都是以手腕为主要发力点,小臂大臂随腕而动。比如用禾杠斜插地上或扛在肩上、拿在手上,旋转、变换、耍出变化多端的各种花样时,都必须依靠手腕的灵活发力带动手臂舞动。
江西宜黄禾杠舞的审美意蕴
传统的江西宜黄禾杠舞有“自敲禾杠自唱歌”“众人敲杠我唱歌”和“光敲禾杠不唱歌”等多种形式,即自打自唱自跳(自娱自乐)、一人歌舞一人敲打(对唱对跳)、集体敲打起舞(群舞)等多种形式。基于此,笔者致力于对其尝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0年,通过提炼江西宜黄禾杠舞动作元素,创作原创小型舞台音乐剧《孝桥遗梦》,在抚州市巡演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和好评;2021年,导演大型原创跨界融合歌舞剧《信仰的力量》,入选江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创作资助项目,同时获得2023年江西省教育厅“一校一戏”展演活动二等奖;2022年,创作江西宜黄禾杠舞群舞作品《回响》,让江西宜黄禾杠舞这一地方民间舞蹈以现代舞蹈艺术形式出现在专业舞台上,让更多人认识江西宜黄禾杠舞。
江西宜黄禾杠舞中的舞蹈动作大部分都是模仿劳动的动作语言,充分反映了江西宜黄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不畏困难的中华优秀民族精神。同时,歌舞中的歌词里还包含了许多劳动故事传说、英雄故事传说,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劳动文化。宜黄禾杠舞所保留的浓厚的劳动文化艺术特色为我们研究民间舞蹈艺术的起源、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史料和鲜活的实例,也见证了江西宜黄从古至今的劳动、人文、生态等历史。另外,通过江西宜黄禾杠舞所反映的江西赣东先民的生产生活、劳动、原始宗教文化等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及多姿多彩的艺术表达,为我们探索和研究江西宜黄的人文、历史、宗教、民风等提供学术研究的依据。
江西宜黄禾杠舞蕴涵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让这些优秀地方传统舞蹈既能走出他们的原生地,又能在新时代文化中得到良好的创新发展,是地方高校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作者系江西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本文系江西省党建课题:基于本土红色艺术经典培养有担当的幼儿教师的实证研究——以抚州幼师高专为例(项目编号为22DJYB10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