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20日,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时、在举世瞩目的成都大运会即将耀世开场之际,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正式成立,这是成都市第五次文代会后,成都市文联全面主导创建的第一个重要的文艺社会组织。这项开创性工作,标志着文联组织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工作平台有了重要创新、工作局面实现重要拓展、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其意义和影响是战略性、全局性的,对成都市文艺工作乃至整个文化建设,都是一件值得铭记、书写和期待的好事。
系统观照这一新生事物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我的感受,就是回答“从哪来”“在哪里”“往哪走”三个问题。
从哪来?
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实践。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提“文艺两新”;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做好对新的文艺组织和新的文艺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我体会:从本体论角度讲,“文艺两新”工作本质是文艺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现实表现。新兴文艺生产力的发展,催生着新的生产关系,需要我们主动调整和优化蕴含其中的管理关系、服务关系、利益关系、发展关系。从认识论角度讲,我们需要从“思维定势、工作惯性、路径依赖”中走出来,更加充分认识到“现在,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很大变化”中,“文艺两新”力量的迅速成长就是变化的重要动因和重要体现,甚至就是变化本身,需要我们主动应变。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对传统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我们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面对新的文艺形态,还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必须跟上节拍,下功夫研究解决。成立文艺两新联合会,就是更好探究把握规律,更好解决方法、路径问题,聚合新兴力量,激发创新活力。
这是主题教育的重要成果。主题教育一开始,成都市文联就把高质量做好“文艺两新”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作为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的重要任务,作为有针对性进一步加速系统推进“文艺两新”工作的重要契机。
为此,成都市文联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市“文艺两新”代表人士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大家意见建议,交流研讨未来发展之道。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安排,座谈会既是推动“文艺两新”工作、筹建文艺两新联合会的必要步骤,更是一种主动作为和鲜明表达,彰显了基本态度和努力方向。那次座谈会,我一开始就主张一定要在文联机关办公地开,因为文联是“文艺工作者之家”,当然也是“文艺两新”工作者之家,我们的家条件并不宽裕、优越,它简朴,甚至清贫,但毕竟是家,终究是家,是温暖的、包容的、接纳的,我们就是要请大家先到“家”里看看,大家在发言中几乎都不约而同动情讲到“家”这个词。会上,年轻的面孔、新兴的业态、昂扬热烈的气场,都让人特别振奋,“文艺两新”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此后我又继续专门走访了几家“文艺两新”机构,交流讨论事业发展愿景和文联的一些考虑,他们的滔滔不绝,他们的眉飞色舞,他们的信心勇气,他们的坚韧执着,还有他们的热泪盈眶,都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更加坚信,推动成立文艺两新联合会就是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结出的新鲜果实。
这是文联组织结构和工作布局的重大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对文联工作的启迪是,过去管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方式不等于现在管用,不等于永远管用。思维惯性、行为惰性客观存在,一些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相沿成习,在内外环境、诸多要素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条件下,“老办法不管用”的窘境无法回避。文艺两新联合会的成立既是文联主动守正创新的重要一步,其实也是在倒逼文联工作思维、理念和体系、能力更加现代化;不仅仅是新增了一家重要协会,更意味着工作思维的创新、布局的变化、对象的扩大、方式的优化,是成都市文艺力量新的重组、凝聚、激发,吹响了迈步新征程的团结奋斗集结号。
在哪里?
文艺两新联合会的成立是重要的标志性节点,但也并不是说,我们的“文艺两新”工作从现在才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两新”工作提出重要要求以来,各级各地文联都在努力作答,当然,着力点和具体切口、抓手各不一样,但都给了我们启迪和借鉴。比如,四川省文联带领市区两级文联,有力推动“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孵化园区建设,就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的开拓性实践。
近年来,成都市文联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国文联、四川省文联要求,把加强“文艺两新”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创新推动。今年3月四川省文联全委会安排成都市文联就“文艺两新”工作作交流汇报发言;6月中国文联专题调研组来川调研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我们已做的工作,简单归结,就是做好“深化、优化、强化”文章:
深化政治引领——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队伍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施意见》,创建“蓉城文艺”宣讲团,充分吸纳“文艺两新”代表人士参与主题宣讲。印发《关于推进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通知》,成立成都市文艺行业党委,在11名党委委员中,“文艺两新”代表占7名。党组加强总体谋划和系统推动,所有工作都体现团结引领“文艺两新”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基本取向。
优化制度安排——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工作的实施意见》,作出系统布置,明确具体举措。广泛吸纳“文艺两新”优秀代表进入各级文联、文艺家协(学)会代表大会、理事会、主席团,不断优化结构比例。成都市第五次文代会的130名市文联委员中,“文艺两新”人员共有36名,占比近30%。先后增补10名优秀“文艺两新”中青年文艺家进入市级文艺家协会主席团。加强培训,联合《成都日报》创新打造“新新向蓉”成都市“文艺两新”巡礼专栏,结合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申报、助企纾困等工作,为“文艺两新”争取实际扶持。
强化作用发挥——组织引导“文艺两新”深度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大运会筹备、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建设实践,广泛参与文联系统品牌建设,为其展示才华、实现价值、深化交流搭建平台。在2022年成都市文联创新打造的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艺荟天府”艺术展等活动中,“文艺两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实践是良好基础,但更要清醒看到问题和短板,比如,基础情况的掌握和分析研判还不够,工作对象的组织化程度和工作推进的体系化程度还不够,相关各方上下左右的高效协同还不够,有力有效的切口、载体和抓手还不够,保障和促进的措施条件还不够,自身的思维理念和能力水平还不够等等。
往哪走?
成立文艺两新联合会,是新的起点。新生事物,自然有蓬勃昂扬的状态,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新的气息与活力,但同时,“新”也意味着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不健全、不完备、不周密、不流畅,根本没有理由自满自得,唯有朝着正确方向和光辉目标不懈前行,方能不负使命和各方期待。首要的是练好内功,办好自己的事。
对文联来讲,中心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守正创新,正心诚意,努力当好“文艺两新”的引路人、贴心人、娘家人,团结引领大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凝心聚力出精品、出人才。对文艺两新联合会来讲,要按照《章程》来塑造自身、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体现价值,不断提升引导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努力成为党和政府放心、“文艺两新”工作者信赖、社会公众信任的组织。
这当中有四对重要关系:一是团结引领和促进发展更好融合。高质量的团结和引领,其决定性力量是在促进事业的发展实践中对对象的赋能赋利。二是组织推动和尊重规律更好平衡。当前“文艺两新”的工作,特别是成立文艺两新联合会,更多地体现为组织行为,但很多工作不是仅仅通过组织或行政性手段就能解决的,要更好认识、把握其自身内在规律。三是系统内和系统外更好协同。“文艺两新”工作首责,当然在文联,但单靠文联也做不好,因为涉及到更大的坐标中的政策性、制度性安排,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等形成更好的紧密连接。四是存量和增量更好统筹。我的理解,存量是指已有的“文艺两新”工作基础,也指文联系统现有的工作结构、体系、布局和资源力量,要向“文艺两新”更加充分开放和有效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全新”,就是增量。“文艺两新”工作不是另起炉灶,它本身归属于文联的大体系,但是,肯定不能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更不能用陈旧的理念、体系、方式来简单覆盖新的领域、新的群体,要求我们更好认识和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
有个“细节”,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班子,没有像通常那样称之为领导班子,而是称为工作班子,因为我们主张,不要强化“领导”色彩;工作班子成员,也没有像通常那样称之为主席、副主席,而是称为会长、副会长,因为我们主张,淡化“做官”的味道。称谓虽然并不是事物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我们鲜明的态度、指向和主张——这是做事的平台,不是当“官”的舞台;大家要成为做事的好手,而不是作秀的角色。
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的成立是新的启航、新的奋进、新的奔赴。在新征程中,“文艺两新”与党和人民心心相印,与新时代紧紧相随,必将展现新气象、创造新价值,迎来事业的欣欣向荣。
(作者系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