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基因 高扬美学传统
发挥现代戏创作优势
——专家研讨秦腔现代剧《楷模村》
  来源:中国艺术报

  7月11日、12日,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剧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时代三部曲”之秦腔现代剧《楷模村》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再掀观演热潮。12日,该剧在线直播浏览量再创新高,截至13日,全网浏览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同时,围绕该剧举行的剧目研讨会分别在文化和旅游部与梅兰芳大剧院举行。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研讨会与会专家合影

  ◆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携“新时代三部曲”进京演出,在梅兰芳大剧院刮起了一股欣赏陕西戏曲新时代新成果的旋风。《楷模村》的演出效果很好,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正如导演所说,他深入生活采风,抓住了“撩”字,这是他的一种感性艺术氛围的接收,也是他自觉的美学追求,与秦腔本身审美优势相通。特别是声腔、音乐和舞美的设计,也让观众听得过瘾,在周正身上感受到了西北精神,领略到了秦腔《楷模村》的美学魅力。编剧在题材的开掘立意上,有一定的新意,以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富裕后想要回报家乡的人作为主人公,具有特殊性、独特性,他本身就是一个“楷模村”文化塑造的人,他回来是要传承弘扬“楷模村”精神,剧中对于那篇小学生作文的细节处理引人深思,通过对“楷模村”几代人的叙写,延续了“楷模村”的精神,这是这个戏最深刻的主题。

  作为一个多剧种并存的院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始终赓续红色基因,高扬美学传统,发挥现代戏创作优势。希望将《楷模村》做成“楷模戏”,衷心地祝愿这个戏越改越好,常演常新,成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又一保留剧目,成为具有民族精神和新时代国民性的“楷模戏”。

  ◆欧阳逸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

  这个戏取得了四个成就。第一,直面现实,直面民族性。这是继鲁迅之后,最勇敢的面对现实、面对严峻现实问题的一个艺术的、戏曲性的回答。以前我们无论如何想不到,摘掉贫困帽子居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个戏直面这个问题,用后代错误的想法给我们敲起了震撼人心的警钟,显示了现实主义戏曲创作的力量,震撼人心。第二,敢于写主人公的孤独。戏一开场就写主人公的困惑,明明是为全村做好事,彻底挖掉穷根,这么美好的愿望使他陷入孤独,这同样是现实主义创作的胜利。戏剧行动不断地推进,就是周正不断地打破孤独、打破困惑,就像一只蚕一样不断地咬破蚕茧进行升华,这种创作思维和主人公形象的特殊性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第三,这出戏的音乐是陕北音乐的交响,所有陕西最好听的民歌全用上了,用得非常好,尤其是在刻画人物的内心、鼓舞人们前进的时候,用陕北的民歌非常合适。第四,舞台美术设计立体化,充分表现了黄土高原的人文特征,显示了陕北的文化光彩。最高明的舞美设计是把舞台变成了人的内心世界,作为一种戏剧行为,展示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内心世界多维度的变化。

  ◆汪守德(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

  这是一台特别好的戏,所有的演员都很棒,拥有金属般的嗓音。舞美具有陕北高原的特色,有浓郁的陕北乡土气息,从舞台空间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看下来“土”味十足,但土得温馨精致,土得浓烈丰富,土得浪漫诗意。这部戏切入“楷模村”这个点,代表的是广大农村的形态,改变起来我觉得特别困难。怎样改变中国农村、怎样改变中国农民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通过一部戏来表现这一过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有价值,也特别令人感慨。这不仅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戏,也是表现反哺报恩的戏,一部触及灵魂的戏,一部观念破冰的戏,存在的矛盾是旧家园新生活的矛盾,是老观念和新农民的矛盾,从题材选择的角度它是很重大的,特别有深意,也特别有价值。同时,这部戏表现了乡村闭锁的观念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的巨大的矛盾,怎么解决好这样的问题,值得所有人深思。

  ◆周育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戏曲界的一个“楷模村”,戏曲界的“楷模村”演出《楷模村》,表现出了在新时代的一个新担当。“楷模村”是在上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做的一件非常独特和光荣的事,具有陕北地方色彩。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又是目前这个时代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题材,因此,《楷模村》是一台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好戏。整台戏由人们思想境界的一种差异构成戏剧矛盾,分寸感把握得比较准确。小学生的作文是解决戏剧矛盾的一把独特的开锁钥匙,体现出它不同于同题材的其他作品的独特性,特别值得赞赏。音乐方面突出陕北民间音乐的特色,将秦腔与陕北地方音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有信天游、民歌《三十里铺》 、陕北说书等等,给人以这就是陕北的独特感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唱的是新秦腔,每一个演员的唱腔设计都非常好,不管是主角和配角,人人都能唱,唱得都那么精彩,听起来非常过瘾。

  ◆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我觉得这个戏在脱贫攻坚的题材领域里,用自己独特的选材以及对于人物独特的定位,规避了这类题材作品的一般化表达,呈现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一是题材的独特性。郝家桥村是中国万千农村的一个,但具有典型性。七十多年前见证了中国革命,农民干革命、大生产,求独立,走在了中国社会的最前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农民求富裕、脱贫困、求自立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农民已经不再是七十年前的农民。这个村实际上承载着相距七十年两种文化形态下农民的思想、情感、精神的蜕变过程。尤其是作品讲到了“躺在光荣匾上过日子”的现实,实际上就把“脱贫”过程中那种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跟我们之前的文化形态结合起来,给予了深度发现。二是形象的独特性。这个戏更多聚焦人物的心理、精神、情感状态,主人公的生活已经走向富裕,但是他眼睛里看的、心里感受的却是“痛苦”,他跟他的妻子所面对的窑洞的环境以及村落的环境,他们是痛苦的,因此,他们转而用自己的钱去帮助别人。他直面现实,甚至是挑战现实,要改变现实。这种痛苦实际上变成今天不断寻求现代化过程中农民立场情感实现时代涅槃的痛苦状态,因此具有典型性,有直击人心的一种力量。三是音乐的独特性。一声吼,把秦腔在西北大地所爆发出来的阳刚之美呈现出来,特别是这种痛苦与阳刚交织起来的悲壮美感。戏里面有两处特别让我动情,一个是陕北说书跟秦腔的交响共鸣,让人看到当代农民进行自我革命爆发出来的力量;一个是在坟前大段的唱,富有酣畅淋漓的悲壮感。

  ◆李小青(《中国戏剧年鉴》主编)

  这部戏写的是一个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的题材,作为重大题材,创作难度可想而知。青年编剧马辉勇挑重担,巧妙构思,体现在人物关系编织上,一个是现实中人物的矛盾和纠葛,另外一部分是历史和现实的延续关联上,这也是人物行为动机的出发点和成因,形成了村民的群像,散发出黄土地浓郁的风情。另外,像“小孩子的作文”这样的情节处理和生活化的语言都很到位,加上强大的主创团队与演员阵容,保证了这个戏优秀的艺术品相和质地。三朵“梅花”的表演非常具有冲击力和爆发力,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二度呈现风格化,体现着著名导演李利宏对这部秦腔大戏乡土风貌和特色整体把握的功底,奠定了这是一部有分量的、有质感的、风格纯朴、充分体现秦腔剧种特色的现代戏。舞美设计体现出简洁与丰富的统一,同时开拓了一种上下的空间、纵深的空间的有机统一,既是与剧中设计的生活环境的形似,也透视出黄土高原上人民精神上的醇与厚,把剧目内在的韵味外化得非常好。总之,这个戏所辐射出的外延和内涵都是让人振奋、震撼的,剧场内一阵阵的掌声也充分说明了观众对这个戏的喜爱。

  ◆赓续华(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

  创作剧目最重要的是要拉开与现实的距离,这个戏写的是当下,就决定了创作的难度。郝家桥村当年就得到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奖励,现在又有什么变化?我们关注这样一个红色基因一脉赓续的乡村,过去那么先进的村,现在如何了?他们的生活好不好?这些人的观念怎么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想改变这些人的命运,想让大家生活好,这是我们这个戏要抓的点,也是现在党和政府的想法。这个戏讲的就是一个乡村干部要把乡亲们的生活变成坦途,把一些还留恋着旧生活习惯的人带进我们的新时代,剧本开掘的角度很好。这个戏有很多很感人的地方,声腔感人,唱得感人,包括赵扬武饰演的德贤爷每次出来的过场的调特别感人,那个东西本身就有一种呼唤。主演李小青接过了师傅的旗帜,成为一个非常年轻的“第一生”。整台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精彩,让人非常过瘾。

  ◆冉常建(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学校的学生看完戏说,很激动,流了好几次眼泪,一个主旋律的戏能让年轻人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成功了。第一,这个题材难写,但是还必须得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空前的,面对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文艺创作应该深刻地进行表现,这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担当。第二,这个戏选择了摘帽、拆屋、迁坟三个非常富有戏剧性的事件,给予了人情味的展现,直面现实,给我们深刻的警醒。“摘帽”既是思想的神来之笔,也是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解开的神来之笔,不仅有很多中年人“不想摘帽”,甚至我们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在作文里都写了不想摘帽,这个是很深刻的一笔。拆房子和迁坟,反映出来的思想也很深刻,七十多年前“楷模村”的人在当时是时代的楷模,七十多年后他们落后了,现在都成了改革开放的阻碍者,这是非常深刻的。要解决这个难题,戏里就有了非常戏剧性的动力,也有了戏剧性的阻力,在过程中就能够深入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既深刻又富有戏剧性。第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真是一个伟大的团,在一个团里聚集15朵“梅花”应该是独一无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演员的培养上绝对堪称中国戏剧院团的楷模。第四,导演、舞美利用立体性的舞台空间组织了各种民俗化的舞台调度、戏曲性的舞台行动。黄土高原的物质形貌,随着剧情的发展又有了它的精神特质。导演在舞美提供的这个空间里,组织了各种富有变化、高低错落有致的舞台调度,为这个戏增加了生活的质感和舞台的美感。

  ◆郑荣健(《中国艺术报》社新闻部副主任、主任记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鲜明的红色文化根脉,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关注郝家桥楷模村,非常合适。关注郝家桥,关注当年红色文化根脉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块代代相传的革命“传家宝”,把它转化创新为新时代脱贫攻坚路上的扶贫扶志,站位很高,立意很好,这个戏表现的精神脉络是贯通的。我最关注、觉得最抢眼的地方是牌匾,这个牌匾是一个聚焦,是一个核心,革命“传家宝”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不知不觉成为某些人吃扶贫款、吃救济粮养懒汉的借口,年轻支书看到这一点,就要挖穷根、治穷病。整个戏阵容很强大,演出很有质感,把秦腔高亢、荡气回肠的感觉唱出来了,情境、意境、情绪全部贯穿在里面。二度创作抓住了陕北地域地貌特征和民俗特征,陕北秧歌、信天游、民歌《三十里铺》,还有《拥军花鼓》、剪纸等,都用得特别好,特别是陕北说书“守正创新”的部分,鼓点跟人物表演结合得非常好。演员们的表演特别出彩,李军梅的演唱从容大气有质感。舞美设计有特点,将陕北的地貌环境立体化地呈现出来了,服装设计也体现出了时代感。

  ◆李志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了一部与戏曲创作发展主流保持一致的好剧目,在众多现代题材剧目中让人眼前一亮。第一,这是一部记录时代、反映时代精神的命题作品,是带有思辨性的当代作品。李小青扮演的周正,与时代同步、与国家政策要求同步,同时体现出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对于家乡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体现了时代性和责任感。第二,该剧塑造了个性鲜明、立体鲜活的脱贫攻坚人物群像。剧中的唱恰到好处,演员表演和唱腔都好。戏剧冲突没有设置明显的正邪对立,所有的矛盾都是设立在群众的真实困难上,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反映人物的困境。第三,艺术上,叙事走心,地域色彩鲜明。“摘帽”“拆窑”“迁坟”三件大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问题的解决体现出剧作设计的走心和巧妙。特别是“迁坟”体现出周正作为村书记的智慧,用一篇作文切入,击中了家齐爷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剧中方言俚语的运用,音乐上唢呐的使用,都恰到好处,反映出地域特色。舞美方面,空间立体化反映出地域的建筑特色、生活空间特点,具有艺术性。

  ◆李小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我国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一支劲旅,“新时代三部曲”是对戏曲研究院深沉厚重、具有泥土气息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传承。 《楷模村》很好地发扬了秦腔扎根生活、扎根黄土高原、扎根戏曲现实主义创作的传统,在当前同类型题材中脱颖而出,用符合生活逻辑、同时符合戏曲艺术的逻辑来表现现实生活。

  《楷模村》是建立在深厚生活积淀上的乡土戏剧实践,难能可贵,在当下树立起乡土戏剧创作的一面大旗。这部戏创作扎实、踏实、真实,没有大口号,能够从人物的经历、情感出发来塑造,表现剧中人回报家乡、回报父老、回报楷模匾的故事。通过音乐、语言、剧本上踏实、扎实的艺术创作,将风土习俗、地道方言、民间音乐恰到好处地融入,对故事铺排、情节设置、悬念的安排和解决都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所有问题都不露痕迹地交代了,用一两句对白点出了人物的初心。同时,剧本做到了人人有安排,事事有着落。这个戏从逻辑上、剧本的整体设置上都非常好,没有过于拔高和脱离现实,非常接地气。这部戏再次证明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实力雄厚,传统延绵不断,追求高远。

  ◆赵娟(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我看《楷模村》的观感是一气呵成,这在现代戏创作中是很难得的,体现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一个特点、一个优势。一个特点就是“举重若轻”。命题作文很重,项目重、任务重、事件重,从一度到二度创作压力大,加上又是现代戏,很难把握。这个戏从文本上抓住了一个“情”字,这个情让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秦腔最擅长的就是抒情。《楷模村》里的夫妻情、亲情、乡亲情、兄弟情、爷孙情最终解决了所有的难题,这就是“举重若轻”。戏曲现代戏创作很难,文本、表演、导演、舞美、音乐无一不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个戏都“举重若轻”地解决了。一个优势是节奏把握得特别好。现代戏的节奏是非常难把握的,音乐唱腔设计尤为重要。研究院的阵容强大,三个“梅花奖”演员把这个戏撑起来,表演的内外部节奏都把握得很好。导演处理得非常艺术,唱、念、调都是戏曲化的,这是这个戏最成功的地方。另外,这个戏的情和题材贴合完成得非常好,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完美体现了戏曲“一棵菜”的精神。

  ◆彭维(国家京剧院创作和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这个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守住了根,做到了守正创新。第一,先说秦腔。这个戏的音乐很正、很猛,抓住了秦腔剧种的基因,守住了秦腔的魂,作曲老师功不可没。唢呐开场很吸引人,唱腔与作曲、配器融合得特别好,念白也很好。“祭坟”那段,演员唱得好,加上醉步等在身段上的发挥,特别地道。围着小桌子,把几个矛盾解决,那个调度是戏曲的呈现,动作跟锣鼓配合很好,有层次感,有范儿。另外,这么多好演员,音乐呈现特别好,主要唱的部分都给了李小青。李军梅人物塑造得很有技巧,她有自己的立场和行动,理解丈夫有情怀。第二,说说现代戏。李军梅的唱特别出彩,生活化的程式做得很好。还有志远爸、家齐爷,“拿棍打人”用得灵活,导演、表演调度特别灵活简洁。整个作品融合得比较好,舞美、服装、化妆、道具统一在一种审美之下,圆融完整,成就了一台有自身气质的优秀剧目。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