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的亲信,更是曹雪芹的祖父
——《曹寅全集》出版
栏目:品读斋
作者:马李文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曹寅这首诗表达的愿望有似谶语,谁能想到,若干年之后,他的孙子曹雪芹就在北京金山脚下,在管理严密的清代军营中,写出了开天辟地的《红楼梦》,而这部巨著最初的名字就是‘石头记’。”这是《曹寅全集》总序中的一段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曹寅面对镇江的金山,感到就像家乡北京的山水一样亲切,他在《江阁晓起对金山》一诗中写到案上的茶香、夕阳下的怪石和潺潺的涨潮声,祛除了一切俗念。他想到的是,谁能写出优美的惊人佳句?看看这些怪石亦让人高兴,能带来灵感。6月21日,《曹寅全集》在扬州举行首发式,这部书不仅丰富了《红楼梦》读者的思想感情来源,也倾注了老一辈学者对曹雪芹家世研究、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研究的心血,寄托了他们的期待。

  曹寅研究始于一百年前的胡适、顾颉刚,已故红学家胡文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曹寅研究,并且被认为是海内外搜集曹寅文献最多者。2011年,北京曹雪芹学会成立之初,担任学会顾问的胡文彬即建议整理出版《曹寅全集》。2013年,在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支持下,《曹寅全集》进行了选题申报,胡文彬约请胡绍棠、段启明、张书才三位70多岁的红学家组成创作班子,四老分别领衔《楝亭集》《曹寅戏曲集》《曹寅奏疏集》以及《楝亭书目》《楝亭集外集》的整理编辑工作。

  曹寅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影响是曹雪芹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文学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和父亲胡绍棠共同进行曹寅的诗文集《楝亭集》校注工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胡晴说,“对于贾宝玉这个人物,作者对他的感情是较为矛盾的,既有无才补天的惭恨愧悔,又寄托了家族复兴的希望。这样的情绪其实渊源有自,曹寅的诗歌中特别关注石头意象,曹寅早年也曾经对石头寄托了高飞远翥、向往自由的积极畅想,但经历仕途不顺之后,曹寅将石头比作无用之物,抒发自己仕进无门的不甘和愤懑。晚年的曹寅在《巫峡石歌》中,更是将巫峡石比作女娲补天所弃的石头,以石自喻,吐尽一生为世所弃、不得其用的不平之愤。曹寅的孙辈曹雪芹,拈取了那块女娲补天被弃的石头,让它幻形入世,虽然光彩莹润,却依然和他的主人宝玉一样,是世人眼中‘于国于家无望’的废物,在贾宝玉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曹寅某些理想之光的伸展和具象化的表达。”

  胡绍棠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时期,导师冯其庸教他学习的一个总题目即是曹雪芹的生平家世,研读整理《楝亭集》是题中应有之义。因工作原因搁置多年之后,在胡文彬、张庆善等的鼓励和支持下,胡绍棠重新振作、翻出旧稿,写成后来成为曹学、红学研究者手边书的《楝亭集笺注》,胡晴也参与了部分工作。此次出版的《楝亭集》在《楝亭集笺注》的基础上结合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文字校勘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伴随体例变化对注释文字进行了精修改进。

  “只有读了《楝亭集》,我们才能真正走近曹寅,认识曹寅,懂得曹寅。”这是胡绍棠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要了解曹寅的人生经历、事业作为、思想人格,除了《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和相关史料之外,《楝亭集》是最为集中、最为全面的依据。《楝亭集》中的诗文,是曹寅一生经历的直接记录,从《楝亭集》中可以看到他所有的人生轨迹。”此外,曹寅既因为包衣奴才身份受康熙赏识,出为江宁织造兼巡盐御史,荣宠优渥,但同时受包衣制度的压抑束缚。人们在研究《红楼梦》产生背景的时候、研究曹寅时代的曹家的时候、研究满汉之间政治与文化的时候,就不得不去关注“曹寅怎么想”,故而处处发出“曹寅怎么想”声音的《楝亭集》就具有了独特价值。曹寅“感行役之苦,怀羁囚之悲,抒不材之愤”“感叹家世衰微,凭吊前明古迹,流露兴亡之叹”等个人心理情感体验,在诗中时有闪烁。

  康熙年间,曹寅的文学地位可与朱彝尊、陈维崧,甚至纳兰性德齐名,其诗文、戏曲创作成就可谓独步一时。在忙碌的皇差生涯中,曹寅留下了《野鹤堂草》《荔轩草》《西农词》《舟中吟》《荔轩词》《楝亭诗钞》《词钞》,杂剧《太平乐事》《北红拂记》,传奇《续琵琶》《虎口余生》等作品。曹雪芹虽然未能亲炙之,但其祖父为人的风采、学识、著作、经历和藏书是曹雪芹既关注又神往的。

  如果脱离开《红楼梦》,曹寅的诗词水平又如何呢?胡晴认为,曹寅是非常有天赋且用功的才子,他的身份地位为他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文化环境,从纳兰性德到朱彝尊、洪昇等当时的一流文人都是他的朋友或者座上宾。但曹寅并不是仅仅写一些酬唱应景、无关痛痒的诗文,他的作品具有丰富性和多面性。曹寅本人的文学修养并不低。曹寅较为专注于自我情感的抒发,尤其擅长通过移情作用,将自我投射到各种特定的意象,曲折地表达情感。石头是他的诗歌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意象,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意象,比如被圈养的老虎、生病的仙鹤、大雁和乌鸦等。顾景星称赞他的诗“清深老成,锋颖芒角”,并非都是溢美之词。而毛际可评价曹寅的诗“不涉户外一事”,这个评价虽然不能看得太绝对,但也确实说出了曹寅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康熙曾告诫曹寅在官衙办事,奏折上连批四次“小心”;《红楼梦》中则有元妃省亲时“再四叮咛”贾母、王夫人的情节。正如胡德平所言,“康熙和曹寅的特殊关系,实为中国两千多年传统社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例。”《曹寅全集》中的《曹寅奏折集》收录了曹寅署名的档案一百一十八件、曹寅与他人联合署名的档案六件,记录了曹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一月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去世前的公务活动。中华书局文化遗产分社社长许旭虹认为,这些奏折不仅是经济史、政治史史料,它还生动记录了康熙和曹寅在包衣制度之中的日常行为模式、主仆间的相处模式,从奏折活泼泼的文字中能看到鲜活的、立体的历史内容。

  《曹寅全集》是曹学、红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全面汇集了曹寅的诗词、文章、戏曲、奏疏及其所藏书目等,是曹寅研究、曹雪芹家世研究的第一手史料,也是曹寅研究文献资料的首次全面整理校注。作为曹家的代表人物,曹寅的思想文化尤其是文学创作对于曹雪芹的《红楼梦》有着潜移默化又不可小觑的影响,通过曹寅的《楝亭集》可以深入了解曹寅时代的曹家,并通过家族文化的纽带更深刻体会《红楼梦》的文本和人物。 《曹寅全集》是北京曹雪芹学会的重点学术出版项目,由胡德平任顾问,胡文彬主持编辑,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本次首发共三集,分别是由胡绍棠、胡晴校注的《楝亭集》,由段启明、秦松鹤校注的《曹寅戏曲集》,由张书才编注的《曹寅奏疏集》。另有胡文彬辑注的《楝亭书目》和《楝亭集外集》俟日后补入。

  在由北京曹雪芹学会、北京大学曹雪芹美学艺术研究中心、扬州大学、江苏省红楼梦学会、扬州文化研究会、民建扬州市委员会主办的《曹寅全集》首发式上,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位灵芝、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广春、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许旭虹、北京曹雪芹学会出版部主任雍薇、胡晴、苏州博物馆研究员李军、“红迷驿站”创始人顾斌等发言。主办方提到,曹寅曾在扬州主持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籍,并刊刻自家藏书和自己的诗文集。曹寅还在扬州创作了大量诗文,奏折中也多有与扬州相关的公务奏陈,故而《曹寅全集》发布会选在扬州举办也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