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人撰写的《中小学生怎样写新诗》一书去年1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甫一问世,便受到教育界、文学界的颇大关注。
在我六十年的阅读经历中,似乎还没见过像《中小学生怎样写新诗》这样一本书。当时我颇有感慨——作者真是一位有心人啊!我想,如果四十多年前能和这样一本书相遇,我的起步一定会更快些的。我觉得能够读到这本书的中小学生是有福的。
这本书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有部分衔接点。小学语文课程中诗歌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比较好理解的中国古诗词, 《中小学生怎样写新诗》则建设性地把与孩子们理解能力匹配的中国新诗送进他们的阅读视野,非常必要。
说是“建设性”的,因为新诗毕竟是现代人的思维与情感的体现。古诗词虽不乏审美性,具有美育作用,但是今天的人们已经“不这么说话”了。思维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让孩子们尽早进入“诗性思维”的训练过程便不可少。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思维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不失时机地读新诗、写新诗,会有显著的助力效果。
我认为《中小学生怎样写新诗》的作者起码在以下几个方面意欲为孩子们提供帮助:首先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健全人格。所有“言说”都有言说者的立场。立场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判断,比如读书是有目的的,言语和行为则有对错。《中小学生怎样写新诗》中强调写作者的基本素质,书中讨论的作品,如普希金、艾青、余光中的诗篇,充满爱国忧民的正能量。这既是引导,又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染。
其次是帮助中小学生培养对外部世界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爱的能力,是向客观事物贴近的能力。这一点在本书的第三章第一节“酝酿诗的情绪”里表达得很充分。法国哲学家卢梭著有《情感教育》一书。我们今日的时代,职场竞争等人生要承受的压力无处不在,爱的教育等情感教育不可忽略。
这本书能帮助中小学生增强对外部事物的观察能力。有人天生比较敏感,有人则比较迟滞一些。但观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可训练的。就像“专业能力”可训练并提升一样。因为诗歌要求写作者时时对“美的存在”、对“客观对应物”——即外部事物包括自我,保持“反应”的敏捷性。这将成为一种习惯,而习惯被称为“第二天性”。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二者相互补充、增长。
这本书具有使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且语言表达更准确的功能。我们知道唯有具备丰富想象力的民族才能建立和发展出灿烂的文明形态。李白、杜甫、苏东坡的想象力使我们的山河增色、史书皇皇。想象力思接千载,发现了看似无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深刻联系。同时想象力对表达的要求推动了语言的丰富性与准确性。当然这并非一蹴而就能够轻易完成,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问题在《中小学生怎样写新诗》的第二章与第三章的部分节、段落中阐释得相当清楚。
这本书内容涉及学习写诗、人才培养,以及中小学生的自我探索、历练问题的诸多方面。祁人是享誉文坛的著名诗人。他在书中援引了大量文献资料、优秀作品,同时举例自己的精彩篇章。全书娓娓道来,以和中小学生平等的站位,将引导性的话语置于谈话、对话的氛围中,让人愿意阅读这本关乎孩子成长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