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运河乡土记忆的首部口述史
——《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品读录
栏目:视线
作者:王律  来源:中国艺术报

  起始于京畿之地、纵贯燕赵南北的大运河,早已是河北历史上一条重要的母亲河了。大运河静静流淌了2500多年,其流经里程之长、工程规模之大、开凿历史之久、文化积淀之深,都可谓举世无双。京杭大运河凝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领域深厚而悠久的文化底蕴,如何挖掘传承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精神,让大运河进一步成为联通世界的文化纽带,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流动舞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以往研究大运河的史料,学者们大多习惯于从文献记载和文物遗存中挖掘资料,进行案头整理工作。故而学界通常认为真正符合证据学意义上的证据标准的“三重证据”,只能是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实物。近年来又有了一种所谓“第四重证据”的新学术观点,它指的是口传文学及活态的民俗礼仪等,加入民族学、民俗学材料,也就是打捞乡土记忆、进行田野考察的一种极为重要而又迫切的科学研究途径。

  《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的出版,正是运用“第四重证据”讲述大运河的最新成果,它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生动展现了河北大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极大丰富了运河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大运河专题口述史,也是大运河所流经数个省市中最早完成的大运河主题的民间故事集。

  据笔者所知,为编写这部具有重要开拓意义的传世力作,河北省民协可以说是举全会之力,整合了全省民间文学、民俗学、非遗专家的智慧和心血。2021年底,在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党组的领导下,河北省民协承担了《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一书的编纂任务,旨在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精神,推动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河北省民协积极组织来自大运河沿线的各市、县民协负责人及有关专家20余人参加线上编纂工作启动会,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形成了以省民协为统领,大运河沿岸各地市县民协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共襄河北大运河沿岸民间文化建设盛举的良好局面,《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编纂工作序幕全面拉开。最终通过全省上下的合力攻坚,历时数月终于完成了这一承载大运河民间记忆的扛鼎之作。

  翻阅完这部数十万字沉甸甸的巨著,笔者不禁叹为观止,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图景:大运河与民生国运息息相关,如同母亲一般默默地孕育呵护着岸边的儿女;这条古风新韵的母亲河,流淌在燕赵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迹间,绽放着绚丽多彩的人文奇景;大运河,你留下了多少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至今,各地沿河村庄7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能说上一段大运河的传奇往事……

  在欣赏了书中那些如诗如画、令人如醉如痴的传说故事之余,我们又不禁为此书严谨的科学性和重要的学术价值而点赞。《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充分吸收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编纂思想与新时代人文理念,在全面调研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吸收当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按照科学性、广泛性、地域性、代表性“四性”原则编纂,侧重用“方言型”语言忠实记录民间故事,尽可能保持民间故事的原汁原味,更好地反映故事的原貌和地方特色。全书140篇,收录传说(包括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寺庙传说、风俗传说、土特产传说)和故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武林故事)共计55万字,并附录部分地域特色鲜明、较有代表性的运河号子。

  任何一本历史文化题材的著作,其重要的价值体现就在于资料的完整性和采录的真实性,这一点在此书中也体现得非常充分。它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个: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成果; 21世纪初期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县卷本的资料内容;再加上新搜集整理的传统民间故事。凡是大运河河北段流经的市、县、乡村,在民间流传的优秀民间故事均收录书中。

  全书最富有亮点的独具匠心之处,还在于每篇故事后面的附记,既交代了故事诞生的历史背景,又点出故事流传的地理环境,更有对讲述人和讲述场景的具体描述,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且也保证了乡土记忆采录的客观科学性。在此书编写过程中,沧州、衡水等市因疫情原因不能外出,许多专家编委通过微信、电话、互联网等方式,积极与故事的讲述者、采录者或者知情人取得联系,深入了解故事产生的相关背景、流传情况、讲述场面等内容,并在多方严谨求证的基础上,形成一篇篇详实生动的附记材料。大家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渠道寻找与大运河河北段相关的民间故事来源记载,并将多方采集到的珍贵资料精心撰写,打磨成一篇篇有价值的附记,使得《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更具新时代特色和史料性、学术性。

  笔者认为,此书的出版,最大意义还在于丰富推动了“运河学”的开拓发展,可以进一步带动运河文化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入挖掘。千百年来,大运河滋润了两岸人民的生活,形成各地特有的美食餐饮、民间习俗、歌谣谚语、手工技艺、传统戏曲、地方特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形式多样、内涵广博、底蕴深厚,至今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因此,建议河北省民协继续组织广大会员和专家,陆续推出诸如《大运河民俗》《大运河美味》《大运河赏戏》《大运河民谣》等系列书籍,形成大运河文化真正千帆竞渡、百花争艳的新局面,掀起河北抢救开发大运河丰厚资源的新一轮高潮。

  中国大运河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大运河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明年恰逢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十周年,河北文艺界可以很好地利用这部大运河口述史,发挥各艺术门类优势,进行二度创作,将河北大运河故事演讲好、歌唱好、表演好、拍摄好、书画好,世世代代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