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忧乐情怀影响后世。作家郭宝平书写的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以平实朴素、张弛有度的工笔细描,客观展示了范仲淹从一介寒儒到底层幕职、州县主官、边关统帅、执政大臣、士林领袖的自强不息的一生,深入挖掘了范仲淹忧乐思想形成的背景和践行过程,精心塑造了范仲淹及其诗友欧阳修等生动的艺术形象,出版后广受好评。
2月10日,由《文艺报》社主办的郭宝平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致辞。潘凯雄、白烨、胡平、李一鸣、何向阳、汪政、何弘、李舫、刘琼、刘颋、王春林、季亚娅、岳雯、杨庆祥、王国平、徐勇、李忠、范崇嬿等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议由《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对于范仲淹的书写很有难度,这种难度既在于人物的家喻户晓,又在于同类的作品很多。”吴义勤表示,郭宝平的《范仲淹》是一部风格鲜明、功底扎实、人文性和可读性很强的优秀历史小说,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史料见功夫,小说对史料的考证和纠错很见功力,范仲淹的家事、行迹、人生历程在小说中得到了全景式呈现;二是人物立体,小说对范仲淹不拔高、不溢美,既写他的精神和人格的伟大,也写他的痛苦、矛盾和挣扎,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三是艺术上很饱满,历史事实都被想象性、创造性地转化成了情节、细节、场景、风物,小说对世道人心的描摹也很精细入微。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认为,这部作品写得扎实,忠于历史,真实表现了能够产生范仲淹的历史环境,书写的不是范仲淹一个人,而是范仲淹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体现了一种成熟的历史观。同时作者跨越历史来写人性,范仲淹是率风气之先的人,是扭转了政风的人,是一位刚直不阿的孤勇者,郭宝平对范仲淹的人格做了具体细致的描写,让读者理解范仲淹的士大夫精神,体现了文学观上的成熟。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指出,《范仲淹》所悉心叙说的范仲淹事迹,所倾心描绘的范仲淹的光辉形象,所着力揭示的范仲淹的崇高精神,看起来是勾陈历史往事、重述历史人物,实际上是以文学的方式,向如范仲淹这样的历史上的仁人志士致敬,使人们在回望历史风云、重温历史先贤的过程中,不忘他们的光辉业绩,汲取他们的人文精神,激励和鞭策我们在民族复兴和国富民强的伟大斗争中不懈奋斗,砥砺前行。这应该是《范仲淹》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与会专家认为,《范仲淹》在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密切勾连中书写范仲淹忠心报国的人生追求,在深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范仲淹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既是一部“信史小说” ,全面细致地书写了主人公的成长历史和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也是一部“心史小说”,既多角度叙写了主人公及其周围人的生活史和活动史,也深入记叙了他们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爱有恨的精神史和心灵史,更是一部“诗性小说”,注重在两难、多难的矛盾冲突中来描绘人物、描摹人性,把海量的、浩瀚的历史材料成功转化为小说的语言、小说的情节、小说的场面、小说的笔调,历史性和文学性俱佳。
“写范仲淹这样一位标杆人物必须尊重史实,不能凭空编造,我写这部小说是将真实放在第一位的。”郭宝平表示,为了重回历史现场,还原一个丰满立体的范仲淹,他始终秉持两个原则,一是历史人物不是符号而是人,是人就有欲望,有欲望就会有纠结、有挣扎;二是摒弃非黑即白的历史观,以在场者的视角对史实做探究。“历史小说不好写,要有深厚的历史功底和甄别、驾驭史实的能力,价值观和笔力都要经得起检验,过程是很艰辛的,希望大家能够多多重视和支持历史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