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对每个人都公平。不同的是,如何利用这个“定数”,体现一个人的理想与情操、事业与价值的追求。如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想中,并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求索、积极的实践和显著的成就而“量化”时间,则这个“定数”便以几何倍数增长。一位学者,著书立说,以言立功立德,薪火相传;一位政协委员,以勤政为民的履职为新时代奉献,将会生发出无穷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读《协商的力量: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2021年履职实录》文稿,可谓感慨万千。朱永新把自己定位为伟大时代亲历者、伟大成就见证者、伟大事业建设者。正因为亲历,所以对党充满无限感恩,由内心深处涌动出对人民的热爱;正因为见证,所以感动于祖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由此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怀着极强的自信,并满怀期望;正因为是建设者,所以,他勤恳耕耘,在教育、管理、参政议政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获得了首届“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他通过调研、提案、发言,撰写调查报告,组织、参与读书活动,并以丰富而高品质的学术研究向世界讲述中国教育故事,为民族地区教育建言献策,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我与永新先生是“神交”。所谓“神交”,是精神交往,我读他的书,参加他组织的学术活动,听他孜孜不倦地谈论教育观点。他予人的印象是内心饱蕴热情,通体蓄聚能量,对朋友真诚,对工作尽职,儒雅不乏激情,讲原则又重情义。让我感动的是,每次参加全国政协常委会的活动,他总是将发表我文章和新闻报道的报纸杂志收集、整理好,放在我的座位上,有不少我自己都未看到过,足见他阅读之广泛。他的用心、细心令我惊讶。这既是对朋友春天般的温暖,也体现了他对同道的尊重。
我与永新先生是同乡,在盐阜大地上——广阔的苏北平原、厚重的历史人文、红色的革命文化是我们成为知音的重要因素。我们常常以家乡话交流,谈论乡贤:民族英雄陆秀夫、文学家施耐庵、翻译家戈宝权、书法家高二适,以及“二乔”——胡乔木、乔冠华……有一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在飞机上我们不期而遇,穿着朴实、戴着眼镜的永新先生俨然一位朴素的人民教师形象,适意地坐在经济舱。很显然,这位部级干部“放弃”了头等舱待遇,以极平常心回故里省亲。这种作风也体现在他的政协履职中,正如他获“优秀履职奖”的赞辞:“调研途中,笔耕不辍,记录下泥土芳香的基层民情……”他在群众中,成为众中一员。当飞机落地后,他与我道别,便独自一人打车而去。
我与永新先生在政协有着共同关注的话题。可贵的是,永新先生不仅关注、关心民生,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实际,足遍大江南北,不仅到经济发达地区,还到当时未脱贫摘帽的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为科研队伍建设、科技发展举荐人才,对文旅融合的措施、长江生态文化保护、敦煌文化保护、职业教育、劳动教育等民生问题进行科学调研……其中,“科研队伍建设的调研”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他的调研有理有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为各不同部委采纳并落实到工作中。他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写政协提案,拟大会发言,提社情民意,在政协履职的各种平台发声,“不求说了算,但求说得对”。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政协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永新先生铭记在心,每一篇提案接地气,并把履职的点滴心得集合成册,成为政协委员履职的参考书。
我与永新先生同时加入“政协读书群”,他是群主。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倡导建设“书香政协”使我们受益良多,凝聚共识,增强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丰富精神食粮。永新先生是学者,曾任大学教授,在任政府副市长期间又主抓教育,目前还担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使得他在民办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全民阅读以及未成年人关怀保护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永新先生把政协理论研究看作学术的重要部分。他结合线下、线上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读书交流活动,品读红色经典,表达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协委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因此,永新先生担任“群主”实至名归。当然,我们还要看到,近年来永新先生的《当代中国教育:走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路上》《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等多部著作被译成了28种语言, 70多本书发行于世界,讲述着一个智慧中国的故事。
永新先生的名字,本身就有暗示和激励的作用,我们当以永不停歇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回报伟大的新时代!孔子为宣传其思想周游列国,陶行知为推行平民教育脱下皮鞋穿草鞋……当今时代,信息化、数字化超越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但理想与精神则是恒久的。永新先生一直坚守的是“努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他的幸福与完整,寄托于不断工作。最近,有不少画家、书法家就永新先生关于阅读的文字,用画配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用书法抄录。这颇有丰子恺作护生画的味道,也有弘一法师以书法弘道的意趣。只不过今天更多的人围绕永新的文字而画、而写,这是何等的幸福!
《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愿和永新先生一起在不断创新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