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访古探幽:从“勾吴国”到“苏州”
栏目:文化行走
作者:吴眉眉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河水盈盈笑晨曦(《勾吴印记》“干将路·莫邪路”插图)

  谁是锦绣江南的开拓者、吴地文化的播种人?

  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在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卢熊纂修的《苏州府志》序中写道:“吴在周末为江南小国,秦属会稽郡,及汉中世,人物、财赋为东南最盛,历唐越宋,以至于今,遂称天下大郡。”万历时,袁宏道为吴县令,他给友人龚惟学的信里这样盛赞苏州:“若夫山川之秀丽,人物之色泽,歌喉之宛转,海错之珍异,百巧之川凑,高士之云集,虽京都亦难之。今吴已饶之矣,洋洋乎固大国之风哉!”

  3000多年前,陕西一个正日益强大的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与弟仲雍以采草药为借口让国离家,将首领继承权让给三弟季历,再传给其子昌,从而实现父亲的心愿。泰伯三让王位的事迹,后被孔子尊为至德。一个“让”字,使他成为锦绣江南的开拓者,吴地文化的播种人。其流芳后世的家风文化,更是恩惠乡邦,通达四海,延绵不息。

  从阖闾城到苏州古城

  苏州古城的建立,是春秋时期物质文化发达的标志,更是勾吴国留给世界,特别是苏州人民最大的物质财富。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泰伯第二十世光(即阖闾)继位,问伍子胥治国之策,伍子胥首先提出建城,阖闾采纳并交由伍子胥实施。建成后的阖闾城(今苏州古城),是按照周朝礼制构建的诸侯王城,由大城、内城、外郭组成。城池经“八座陆门、八座水门”,与外郭相连,河道上有桥。城西是浩瀚的太湖、起伏的丘陵,城东则是河网密布、水田纵横的平原。整个地势西高东低,众水绕城,东流入海,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澄湖、石湖等湖泊,如众星拱月般将古城护在中间。

  除了阖闾城之外,吴王阖闾、夫差还在城内和郊外山水间建造离宫别苑,有吴宫、长洲苑、梧桐园、姑苏台、馆娃宫等,相传西山还有吴王水精宫,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说:“阖闾构水精宫,尤极珍怪,皆出自水府。 ”凡此种种,均可视作苏州园林的滥觞。

  安山土墩石室之谜

  安山,是位于光福镇西北面的一个太湖半岛。山不高,文化底蕴却相当深厚,因山势如匍匐的神犬,民间视之为守护神而得名。这里曾是吴国的要塞,不大的山脊上分布了数十座春秋时期的土墩石室。

  20世纪80年代,时任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张志新发现光福地区的主要山脉上共有土墩260多座,安山上有16座。墩有大有小,内部都有块石砌筑的石室。张志新还在安山不远处沿太湖的弹山上意外发现,几座这样的墩之间有石块垒筑的墙体连接,很像古代的城墙。这种墩都顺山脊排布,内陆的山上较稀,沿太湖的山头比较高大密集。就在真山之南、阳山主峰以及太湖东北岸沿湖丘陵地带,山势起伏连绵,蜿蜒数十里,各山山巅和山脊上多有吴越地区特有的土墩石室遗迹,从环太湖各山头一直延伸至苏浙皖交界处,累累若城堡一般,其中杂有吴越时期的古墓。

  类似安山的土墩石室,据专家研究后推断,构筑的年代大致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根据当地人称之“风水墩”的谐音,他们将这类墩定名为“烽燧墩”,其性质确定为古代的军事设施。这些墩,从单个看是“藏兵洞”“烽燧墩”;从整体来看,应该是孙武《孙子兵法》在江南水乡战守中的具体实践,是太湖地区人们因地制宜打造的“长城”。

  寻找泰伯墓和姑苏台

  泰伯墓在何处?众所周知泰伯墓在无锡,然而明崇祯《吴县志》卷二十八记载:“泰伯墓在灵岩山西北麓敕山坞,前代屡有敕赠,故名,又呼赤山。其地有三让原、至德乡。”清代吴鼎科辑《至德志》卷六《古迹遗像志》也说:“泰伯墓,一在吴县灵岩山之麓,一在无锡县东皇山。”又引《吴县志》:“灵岩山,在吴县西南三十里,其下有泰伯墓。”清代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三说:“泰伯墓在灵岩山西敕山坞,明万历四十二年,马之骏立碑,范允临书,赵宧光篆。”马之骏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立《灵岩山赎山记》碑,碑文云:“山在坤维,不宜琢洩,伤川陆之灵。矧去灵岩数武,有芃然马鬣者,则泰伯氏所藏蜕也。畴易文身而衿裾,譬则河之星宿地脉伤震及躬矣。若辈无念其父若祖则已,念之而穷若祖之祖,以及入吴之初一人,又奚忍焉?”据此可知,泰伯墓在灵岩山之说由来已久。

  姑苏台在何处呢?历代文献记载和文人诗文游记中至少有三种说法,且各有各的理论依据:一说在姑苏山,一说在茶磨屿,一说在胥山。其实根据志载,夫差扩建姑苏台的范围有五百里,小小的姑苏山当然容不下,只有向东边横山山脉的七子山和东北的上方山扩展。南宋周必大《吴郡诸山录》说:“初吴王筑姑苏前后两台,相距半里,为城三重,遗基俨然。”横山东麓有郊台、射圃等古迹。那么,“盖是台本在横山绝顶,于左右望适中,由此西下姑胥,东下楞伽,诸峰峦皆得,以‘姑苏’经之”。阖闾始建姑苏台于姑苏山,后来夫差将此台扩建至“百五里”,直到横山绝顶,再加以金玉装饰宫苑,并以花椒和泥涂壁,使之保暖而又散发芳香,总之造得富丽堂皇,从此名扬四海。

  夫椒之战在包山

  历史上,曾经在太湖中发生一场著名的夫椒之战。夫差继位后,一心想报杀父之仇,积极备战,勤勉政事,打造兵器,积蓄钱粮,充实国力。同时伍子胥等加强军队训练,在吴国前沿的西山、马迹一线部署大量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水军舟师。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夫差率大军伐越,勾践率兵三万迎战,大获全胜,战场即夫椒。

  然而,夫椒之战发生的具体地点一直存有争议,夫椒究竟在哪?宋代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说:“鲁哀公元年,夫差败越于夫椒,盖即此山也。或曰太湖中别有夫椒山,盖与此山不远,可以通称。”清代王维德《林屋民风》卷十二说:“鲁哀公元年,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迎之江至于五湖,吴人大败之于夫椒。”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唐寅《震泽烟树图》有云:“大江之东水为国,其间巨浸称震泽。泽中有山七十二,夫椒最大居其一。夫椒山人耿敬斋,与我十年为旧识。昼耕夜读古人书,青天仰面无惭色。令我图画所居景,烟树茫茫浑水墨。我也奔驰名利人,老来静扫尘埃迹。相期与君老湖上,香飰鱼羹首同白。”诗中所说夫椒山为太湖七十二峰最大的山,应该就是包山无疑。

  一万年前的人类文明,六千年左右的农耕土壤,三千多年的文化根基,两千五百余年的春秋故都,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城市格局,近千年的宋代街坊风貌,约七百年的明清盛世繁华,都为苏州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笔者新作《勾吴印记》精挑细选了106个条目,从吴地访古、吴门怀旧、吴下谒祖、吴山拾遗、吴水浮光、吴桥望月、吴巷探幽、吴宅寻梦八个方面归类,有图有文,有史有实。回望过去景象、记录现在风光,跨越三千多年……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