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韦冰霞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成为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作为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优秀文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文化滋养与精神支持。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鼓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优秀代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中就有大量铜鼓图案。铜鼓文化指的是以铜鼓为载体的习俗、舞蹈、歌谣等文化艺术,其中铜鼓习俗、铜鼓舞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新时代,铜鼓文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做好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

  铜鼓文化翻译传播存在的问题

  铜鼓文化流布甚广,东南亚等国的学者很早就对铜鼓文化进行研究。我国学者对铜鼓及其文化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将相关成果译介出去。当前,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翻译传播力度不够。尽管在2006年铜鼓习俗与铜鼓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围绕铜鼓文化进行的翻译传播还是非常有限。到目前为止,有中、老、英三种语言对照的《中国—东南亚铜鼓·老挝卷》,但以介绍中国铜鼓为主的其他外文著作目前还未有相关书籍出版。在国外,相关翻译资料零星地呈现在国外知名视频网站上,仅有少量外文网页有所涉及;在国内,相关翻译资料零散地呈现在各地区的博物馆以及旅游宣传资料中。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人都有各自的铜鼓文化。东南亚国家在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方面力度颇大,英文百科词条、各大知名英文视频网站及其他重要网站上均多次出现其他国家与铜鼓文化相关的影像与文本资料,而我国铜鼓文化的外文资讯却鲜见其踪。我国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力度迫切需要加强。

  二是国际话语体系尚未建立。就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而言,我们已经落后其他国家一步。站在外国人的角度来说,关于铜鼓文化信息的获取,几乎全部来自东南亚国家。如此看来,东南亚国家比我国更早建立了铜鼓文化的国际话语体系,他们已经将自己国家的铜鼓文化在西方主流网站上进行了立体化的传播,有详尽的文字介绍、视频、图片,介绍页面的访问量还不低。相比之下,我国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国际话语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铜鼓文化翻译传播的策略

  翻译传播是人类在异语场景中借助翻译实现的信息传递,其过程除了包括传播学的5个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还包含“语言转换”这一环节。基于上述要素,要做好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提升传播效果,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一批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人才。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充当传播者的新媒体领域,能传播优质内容的传播者尤为重要。人才本身即是翻译传播的主体,要做好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各级学校,尤其是高校,应着力培养一批懂少数民族语言、精通汉语和外语的优秀翻译传播人才。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译者、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等多样化主体都可以成为翻译传播者,逐步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格局,助力我国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

  其次,精选内容,做好翻译传播内容的把关。铜鼓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相关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优先把一些充满正能量、易于传播且传播效果好的内容进行翻译传播,如铜鼓的历史渊源以及民间流传的铜鼓故事、铜鼓匠人故事等。进而可以深入到铜鼓上的雕塑、纹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到铜鼓音乐与铜鼓舞蹈的呈现,再到现代生活中铜鼓习俗的运用等。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要善用寻找与传播“对象国”的话语共通点进行叙事,从而引起其情感共鸣与认同,促进他们理解中国、亲近中国、走进中国。

  再次,拓宽渠道,多模态翻译传播铜鼓文化。在融媒体时代,在做好传统文本翻译传播的前提下,须拓宽渠道,以图像、视频等方式在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平台上进行多模态翻译传播,使得铜鼓文化内容的呈现更加多样和丰富。针对一般受众,在介绍铜鼓习俗时,除了将习俗主要信息的文本进行翻译传播外,还可展示习俗活动过程的图片、视频等;针对学者和知识分子,翻译传播的模态可以更全面,如学术专著、科普著作、影像作品均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可以以绘本、动画、故事等方式进行翻译传播。无论是何种模态的传播方式,都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形态嵌入其中,供不同的受众选择,呈现铜鼓文化在造型、纹饰、雕塑、音乐、舞蹈方面的艺术美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最后,精准定位受众需求,寻求共识。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要善于总结过去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经验,及时调整翻译传播策略,以适应不同受众的需要。就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而言,须精准定位,针对不同的受众积极寻找共识,挖掘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将宏大叙事转化成个体化叙事、日常叙事,甚至细微叙事,以及将“单项式”的叙事转变成“对话式”的交流,用细微而平常的真情实感,打动受众的心,拉近不同文化间的距离。

  总之,要做好我国铜鼓文化的翻译传播,需要从人才、内容、渠道、受众等方面加大铜鼓文化的传播力度,提升翻译传播效果,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使我国底蕴深厚的铜鼓文化在世界铜鼓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铜鼓文化“走进去”。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本文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左江花山岩画译介与对外传播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