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泰州
栏目:城事
作者:梅洁  来源:中国艺术报

1

  古老繁华的泰州老街,看不够的历史过往,品不够的美食乡愁。

  泰州有一种小吃“泰州干丝”,也就是一种豆腐丝,与北方“高碑店豆腐丝”相差无几,只是做法有异。高碑店豆腐丝五香调料卤煮、晾水后可直接食之。早些年,火车慢车快到北京西站前一站高碑店时,就有不少人拎着竹篮子、端着瓷盆子,篮子、盆子里装着一把一把捆成刷子状的豆腐丝,高喊:“豆腐丝哟高碑店豆腐丝!”人们经不住吆喝,便买上一把两把,或在火车上大吃起来,或带回家。高碑店豆腐丝淡淡的盐咸、浓浓的花椒大料的香味还是令人回味的。

  不想,在繁华江城泰州居然也有一种家喻户晓的小吃“泰州干丝”,也叫“扬州干丝”,还叫“大煮干丝”。在泰州街巷大小酒店里,几乎家家都售“干丝”。我们下榻的酒店,自助早餐就有“大煮干丝”。什么美味?务必尝尝。鹤群、梅生和我,经不住诱惑,每人一大碗“干丝”,另要一个泰州的名点“黄桥烧饼”。

  干丝入口,不就是豆腐丝、菜丝、鸡蛋丝,还有什么丝混煮的一碗菜嘛,我们没吃出什么美味,潦潦草草吃上几口,一人剩下大半碗!

  信步走在繁华老街,突然看到一个“早茶博物馆”,心想:早茶还有博物馆?!一进门即看到“泰州干丝,百年名吃”的广告牌。再细看,说“干丝”又称“鸡汁煮干丝”“鸡火煮干丝”,前身为“九丝汤”,属淮扬菜系,为淮扬经典名菜之一,是典型的以讲究刀工火候著称的淮扬菜的代表作之一!

  天哪!看到这里我不禁大惊失色,居然是淮扬经典菜系之一?还是什么代表作之一?怎么就没觉出这是大名大典的菜呢!?是我们吃得太潦草还是酒店手艺没有炉火纯青?

  早茶博物馆还在耐心介绍,说大煮干丝制法十分精细,首先将豆腐干片成均匀的薄片,然后再切成细丝,接着配以鸡丝、笋片等辅料,加鸡汤烧制而成。火候文武兼用,方能入味。装盘时盖以熟虾仁、豌豆苗、火腿丝等;还说2018年9月,大煮干丝入选江苏十大经典名菜……

  完了完了,这么精贵的名菜让我们当作北方“大锅菜”吃了!生平第一次来泰州,也许是最后一次。若不是慕名拜访梅兰芳故乡,我们这一群梅氏男女没准还没有这第一次泰州之行呢!

  正后悔着就看到几幅绘画和照片,单线条的黑白素描画的人物是明代人物王艮,王阳明的弟子,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的核心心学思想有六点,第一点就是“百姓日用说”。而“百姓日用说”就是将百姓和圣人放在了同等地位,即“百姓日用即为道”。泰州人十分熟悉这样一句话,说泰州人人爱吃早茶就是王艮的思想精髓融入了百姓的生活,是百姓安享自己的“道”之美。

  看来泰州早茶还有理论根据、有文化渊源呢!

  正思忖呢,几幅文化名人的照片出现在眼前,梅兰芳、朱自清、赵朴初……原来这些泰州名人,都对家乡早茶“泰州干丝”情有独钟、留下记忆。1956年梅兰芳回乡祭祖,从家乡人招待他的早茶“爽口的干丝、精巧的小笼包、热腾腾的面条”里感受到故乡浓浓的厚爱和乡情。

  在泰州,吃早茶有点如火如荼。你看那展板上写的一长串带“0”的数字,生怕念错、念少了一个,就一个一个地数完“0”字、个十百千万地确定好“位数”再念:全市15000家早茶店;从业人员100000人;日营业额20000000元;早茶品种150多种;每日吃早茶的近1000000人;每日消耗面粉200000万斤;每日消耗茶叶3000斤;每日消耗面条100000斤;每日消耗干丝100000斤……

  这时,就看到了一位叫“姚舍尘”的先生在博物馆展板里写道:中国人本来是懂得生活趣味的。当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万里之遥来到中国的急切步履,正是在泰州这座千年古城突然迟缓了下来。呈现在他面前的是鸟的晨曲与早茶,以及在街肆巷陌升腾的从容不迫……旅行家依依一瞥后留下一句评价“这城不大,但尘世间的幸福很多”。

  泰州早茶,历久而弥新的哲学基础,来源于王艮的“百姓日用即为道”,它的文化形态,属于低调的奢华。在这里,时间即如三九天盛了沸水的锡烫子托起的一盘干丝——弹性而温顺。当所有的忙慌与紧张转化为一种超然,从小铜壶里汩汩流出的馥郁香茶也会使平常的日月变得旖旎而悠长。

  啊,品尝泰州干丝如同品尝泰州文化,需要时间的悠然和心态的温良淡雅。现代人的仓皇、紧迫是无力享用这种文化的。

  走出泰州老街,不免在心里悄然一哂:泰州,我品味着你们的品味,我幸福着你们的幸福!

2

  来泰州必去梅兰芳纪念馆。

  我们来到坐落于泰州市中心的梅园,也即梅兰芳纪念馆。在这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的故土上,我们终以血脉之亲重新感受一个非凡的艺术灵魂。

  1956年3月,梅兰芳到泰州寻根祭祖,完成了其祖父祖母未了的心愿。1984年,泰州人民在纪念“梅兰芳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将泰州影剧院命名为梅兰芳剧院,在小城风景最好的地方——“凤凰墩”,辟建“梅兰芳公园”与“梅兰芳史料陈列馆”。现在,占地万余亩、建筑群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梅兰芳纪念馆”已成了泰州首屈一指的游览胜地。泰州频频举办“纪梅”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梅家的根在泰州”,“我们泰州是梅兰芳的家乡”这两句话此呼彼应,在世界各地梅氏人们心头激荡。

  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梅兰芳在世界的影响,也看到了他对故土祖亲的真情。让我一再震撼的是梅兰芳面对日寇侵略而呈现的一种“士不可辱”的高贵气节和风骨——

  “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我东北三省,梅兰芳编演《抗金兵》,以梁红玉击鼓抗金兵来号召抗日。梅兰芳又编演了《生死恨》,表现民女韩玉娘沦为金兵俘虏的悲惨遭遇。上海社会局的日本顾问黑木逼着社会局禁演此二剧,梅兰芳以观众不同意停演为理由坚持演出。票房门窗都被挤破,戏剧激发着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这两部戏后来都成为梅剧经典。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沦入日寇敌手,有人登门请梅兰芳到电台播音,他以赴港演出为由回答“没时间” 。不久又有人登门,劝他演几场“营业戏”,说是“不关政治”。也有人劝说“唱戏是饭碗,我们唱给老百姓听,又不是为敌人演出”。梅兰芳把手中香烟掐灭,站起来,坚定地说:“这个口子开不得!”

  梅兰芳为了拒绝为日寇演出,不顾伤害身体、冒着生命危险,密请医生为他连续三次注射伤寒预防针,使自己高烧不退。梅兰芳说,这三针打下去,即使我死了,也无怨言,我是死得其所!医生含着眼泪给梅兰芳作了注射。不演出就没有收入,梅兰芳不得不卖画养家。在书画界朋友帮助下,梅兰芳每日在家辛苦作画,画展在福州路都城饭店举办,一百七十多件作品的售出,使梅兰芳家窘迫的经济状况得到缓解。

  为了演好京剧里的青衣角色,梅兰芳平时必须每天刮脸,有时还将胡子拔掉。日寇占领香港后,他不再刮胡子,说日本人假如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杀头、坐牢,也只好由他们去。如果他们还懂一点礼貌,这胡子就是挡箭牌,多少能起点作用……

  周恩来说:梅兰芳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不仅是属于中国的,应该说更是属于世界的。

  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面纱,遮盖着你的容颜。像那遥望如同一脉缥缈的云霞,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