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国之气象,城有城之风貌。首都北京,如何在新时代形塑城市新风貌,成为引领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是北京市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 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围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四个文化”基本格局,和“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对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行了长周期的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致力于将北京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新创意城市。
在北京迈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进程中,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同时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公共艺术置于公共空间之中,强调“公共性”和“传播性”,其影响和时效更为广泛,更加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尤其是城市公共艺术,可以巧妙地通过艺术元素的强化和连接,将散落的街区空间整合为完整的城市意象,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心理上持续的观感盛宴。公共艺术在讲好北京故事,给人们留下鲜明的城市文化记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公共艺术重塑京味文化的地方性
作为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古都,北京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北京地方文化。如何在公共艺术范畴内深掘这一文化特质和内涵,强化北京城的文化气质与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是一个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纵观北京的城市公共艺术,已有一定数量体现北京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王府井大街上的老北京百姓市井生活铜雕,栩栩如生地重现了老北京的生活场景;奥林匹克公园内丰富多彩的公共艺术作品,大规模集中式地展现了现代北京的奥运文化。但总体上看,北京的公共艺术仍显现出一些问题。例如作品艺术质量参差不齐,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且趋于雷同,多以传统的雕塑和壁画为主,古都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不同城区风貌的独特性还有待发掘,富有深刻人文内涵的经典公共艺术相对较少。此外,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空间分布上显得零散分散,难以形成系统性和关联性的公共艺术空间布局。
因此,以公共艺术深掘北京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发掘更多公共艺术的北京地方性元素和资源,并以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创新、进一步推动北京地方特色文化新形态的发展。深入发掘北京独特的城市记忆,梳理和总结能够融入北京市民日常生活,体现地区特色、历史文脉,并且适合公共艺术表达形式的城市文化符号;其次,将公共艺术纳入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空间布局规划之中,根据不同功能分区的文化特色,形成不同风格样貌的公共艺术景观。为深入挖掘首都文化内涵,《规划》对北京城市整体文化景观格局进行了全方位战略性的布局,明确提出了重点建设的文化景观区域,包括老城、三山五园地区、长城北京段、大运河北京段、京西古道等10片重点景观区域。将公共艺术纳入这些城市景观区域规划之中,不仅能与北京不同地区的历史人文特色紧密结合,还能充分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以公共艺术强化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标杆性
北京既具有作为地域性城市的特殊性,也具有作为国家首都的中心辐射性。《规划》指出,“首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任务更加繁重。”把首都文化的建设发展提高到“国家”高度,把首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塑造为具有全国性引导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国家首都文化,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应有之义。
如何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规划》中提及的“建设示范区、引领区”等一系列具体建议,都是行之有效的路径。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公共艺术的维度纳入文化中心建设的任务之中,在科学规划公共艺术的合理布局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打造若干个具有典范性和高水平的公共艺术群组,一方面整体提升北京古都的公共艺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塑造国际大都市公共艺术的样板和模范。
要做好这项工作,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提上议事日程:首先,应当邀请来自艺术、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的高水平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形成制度化和常设性的工作机制,群策群力参与首都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其次,在《意见》和《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对北京现有的公共艺术进行调研和评估,制定北京公共艺术发展计划,做好城市公共艺术的顶层系统设计。公共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类型,一旦完成便基本成为永久性的展出作品,很难再做修改变动。因此,公共艺术项目从设计到制作再到完成,必须慎之又慎,确保每一个公共艺术品都经得起群众的评价和时间的检验;再次,在顶层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若干首都公共艺术的精品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公共艺术经典,为新时代中国城镇化浪潮中其他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工作提供标杆性示范作用。
以公共艺术推进北京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明互鉴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其公共艺术的发展不仅应在全国范围内起到表率作用,而且还承担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责任。当提到芝加哥,人们会想到千禧公园的“云门”雕塑;提到柏林,人们会想到柏林墙的壁画。北京的公共艺术,应该作为“城市名片”,也能让人们迅速联想到一个具有艺术感和无限创意的北京形象。
以公共艺术打造北京国际文化大都市,需要了解什么样的公共艺术具有世界性的传播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的理念与形式语言也随之发生转变,公众是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对象和审美主体。公共艺术的美不仅仅限于形式,更是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在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融合。当代的公共艺术更多地呈现为一种动态的审美和现场性的艺术,体现出作品、环境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它的目的并不在于审美而在于审美的延伸,通过与作品及环境的互动“对话”,消解艺术与观众的距离感,使人们在互动中切身体验审美的快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沟通和升华。
如何以公共艺术将北京打造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促进世界文明互鉴,有很多挑战性的工作要做。首先,从空间上而言,北京既是全国文化中心,同时还是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这个空间定位需要我们将北京城市公共艺术氛围的营造融合地方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三重视域。这就需要我们在任何一个公共艺术大型项目中,都必须平衡好本土与世界的文化互动关系。其次,如何在中国语境中纳入世界性和潮流性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国际化的艺术风格有着自身的艺术逻辑和传统的创新性语言,若联合中外艺术家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设计和打造若干具有引领世界都市公共艺术的典范项目,可以使北京城的公共艺术更有创意地体现中西文化和艺术之精粹,形成新时代北京文明互鉴的网红打卡地。再次,采用新的科技手段,摆脱公共艺术的已有范式,以跨媒体、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形式和新路径,将北京城市公共艺术与全球各大洲广泛关联起来,以实体公共艺术和虚拟公共艺术互相融合的方式,探索在其他文明中建构中国及其北京城市形象的有效路径。
结语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是对全国艺术工作者的鞭策,同时也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包括公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理应拥有高水平的公共艺术作品,高水平的公共艺术必然会唤起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从这一高度来认识北京公共艺术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必定能创造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公共艺术经典。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JCA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