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审美与价值建构
——广东文艺新气象专题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栏目:岭南艺坛
作者:李芷莹 杨孟媛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推动广东文艺评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广东省各文艺门类及各地市培养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人才,8月16日,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粤海风杂志社、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广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协办的“新时代艺术审美与价值建构——广东文艺新气象专题研讨会”在江门召开,该研讨会也是第三期全省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的一项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广东省内院校和文化机构的近20位文化艺术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研修班学员旁听观摩会议,并向与会专家提问。会议由粤海风杂志社主编、广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副院长卢瑜主持,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作会议总结。林岗在总结中指出艺术门类之间有特点也有共性,但根本目的都是关怀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以文字来打交道、以文字为社会作贡献是文艺评论工作者们的共同点。无论身处何地、面临何种境地,写评论、勤练笔、多投稿都是文艺评论工作者们提升自我、成长进步、回归初心、体现价值的不二法门。

  与会学者立足南粤文艺,围绕文艺实践如何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书写岭南文艺的新篇章等主题,从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文艺、文艺评论和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进行热烈的讨论。

  一、广东文艺:立足本土、人文关怀与守正创新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院教授仝妍:近年来,广东舞蹈赋予传统南粤之地以新的色彩。一是“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和精神镜像,成为广东舞蹈创作的重要命题;二是岭南传统舞蹈种类多,其因为区域性和民族性而呈现出丰富的资源样态,成为当代中国舞蹈艺术的一个典型现象。文化湾区是以岭南文化为基础与内核的新型文化场域,延续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无问西东的文脉。基于此,我提出广东舞蹈在新时代环境下,以岭南文化为基色、以文化认同为纽带、以整合构建为底色,实现艺术审美和文化共情,回应文化现代化与多元融合的问题。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林侠:广东电影市场发展很好,但内容生产仍然需要努力。目前广东电影主要有三种类型: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特殊片种。近年来有电影显示出岭南文化的独特价值观和务实的人生观。平实、不卑不亢地面对生活与困难的态度是对审美现代性的反映,而如何将岭南文化的人文价值融入商业电影的内容创作中,也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广东美术馆研究馆员、教授王嘉:广东美术不仅有岭南画派,站在湾区的新视角上还可以有很多新思考。广东美术的新气象体现在五个方面:多馆联动共建人文湾区、广州美院的学院力量、广东文化新地标建设、青苗计划、从高原到高峰。我认为美术评论的尽头一定是美术史,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阐释和贯穿,让静态的美术作品成为动态的美术史。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崇秀全:广东五年摄影新现象有三个方面:摄影展、金像奖、新的摄影门类。可以说,数字技术让我们真正成为“超摄影”和“融媒介” 。摄影越来越民众化,越来越进入到社会。同时,我们也要思考真正的摄影家要到何处去。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麦琼:从广东的五条人、九连真人和扭蛋姬三支乐队可以看到他们在“做派”上有着清晰的思路,在音乐作品等方面也有发挥的空间。三支乐队在创作上既有根植于南粤传统文化的意识,也有大胆的创新,但创新形式容易,精神性的焕发光彩却相对艰难。由小见大,要让广东音乐文化展现文化的自觉、自信和发展路向,应该以积极的文化行为实现文化作为。

  二、岭南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艺术教育

  ◆广东省民协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晓春:作为日常文化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价值转换和创新发展?有两个路径:遗产化,完成现代文化转型;艺术化,实现岭南民俗创新发展。一方面结合艺术手段将民俗文化从生活语境中抽取出来进行提炼、加工、再创造;另一方面将艺术化的手段植入日常生活中。在两种方式里,“谁是主体”“魂在哪里”的问题亟待思考和解决。

  ◆ 《羊城晚报》副刊部主任、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陈桥生:近两千年前,岭南的第一个学术高峰就已经在广东、广西交界地出现。佛学家牟子的《理惑论》,每一章都是用问答体呈现,可以理解为儒家和佛家的问答,也可以理解为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对话。其中,牟子以“不必”回答中原经典无佛家之物的问题,是对岭南文化非常鲜明的宣誓,“不必”二字从容淡定,也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选择。

  ◆广州美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吴慧平:书法教育有四个方面。一是感知力教育,对于一个艺术教育家来说,很多通过文献所掌握的知识,比不过看到作品后直觉的反应。二是情感教育,书法能让人感受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三是实践教育,临摹和创作是以美育人的内在途径,野外考察则是外在手段。四是书法教育。其能促进个人审美能力的提升、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最终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文艺创作:政治性、教育性与审美性的调和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批判性”并不构成一个问题,甚至一定程度上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五四”运动以来,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的作品不仅缔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高峰,也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反叛性批判。从审美标准看,不管是批评的文学,还是歌颂的文学,皆源远流长,各有佳作。因此,我们不必过多争论文学到底是歌颂还是批判,文学观念无论多么合理都不能保证产生高水平的文学,其根本问题应在于一部作品到底好不好,这与作家自身的修养、认知、才华密切相关。

  ◆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谢珊珊:文艺评论的人民性涉及三个问题:第一,评什么。如今的评论是跨界的,各个门类都融合在其中。第二,怎么评。是否一定是鸿篇巨制,理论框架打得很稳才叫评论?第三,评给谁看。结合网络时代特点,评论应与大众对话。新时代新气象的评论,应当写得短而生动,用好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加入评论的队伍,让更多人爱上评论。

  ◆广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谭运长:关于主旋律文艺创作有几点思考:一是题材决定论,题材是文艺素材之一,但应该不是最重要的,艺术上的突破和探索也应是主旋律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主题先行,如果生硬地牵着人物、艺术形象的鼻子走,也妨碍了艺术性。三是宏大叙事和细节描写的问题,大文章要从小处写,小文章则应该从大出发。

  四、媒介融合:正视变革潮流与回应现代审美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曾一果:如今技术和媒介正逐渐介入文艺评论中,其变化催生了很多新的文艺现象,也有越来越多人通过媒介平台了解新的文艺创作和现象。可能很多文艺批评家还沉浸在传统的文艺批评方式或写作中,没有充分意识到技术媒介已深刻地影响了批评的环境,他们应该更多去关注这些变化,通过新的媒介形式拓展文艺批评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冰茹:当代文学的创作如何回应现代审美,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即文学史上关于宏大叙事的解构与重构;二是形式,即在与传统、西方沟通之中探索民族形式的尝试;三是观念,可概括为文体融合和综合写作。另外还有雅俗边界的打破,人民性、教育、宣传等多维度的平衡和对话是当下文学创作的审美趋势。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罗丽:在新时代、新媒介语境下,戏剧评论应做到破圈与跨界,使其帮助拓展戏剧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但面对文艺传播媒介和形式的转变,艺术底线、道德操守等应做到“不变” 。面对媒介的力量在无限扩大是否会反噬本体,当“短平快”成为习惯,长久生存的东西是否会被舍弃等问题,我认为关键点在于艺术的质量如何。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广东是全国网络文学最早的发源地和网络作家的重要孵化地。广东网络文艺实际上存在明显的痛点,包括其力量主要在经济层面,而少见于文化层面等问题。广东网络文艺想要取得更好发展,就应有更具前瞻性的视野,与各种文艺形态和文化形式深度融合,需要更多文化力量的介入。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广东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