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原乡的脚步
——北乔散文集《远道而来》的创作脉象观察
栏目:品味
作者:朱永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乔在临潭挂职投身当地脱贫攻坚战时,身行于自然山水,心思于历史文化,用一个文学家的情怀思考如何书写一个多种文化交汇的地方,如何表达临潭这一边陲地域中的现代文明走向,思考如何凸显走向全球化时代临潭的自身优势,他在纪实散文集《远道而来》中建构了清晰的写作脉象。

  被称为“古洮州”的临潭历史悠久,民族多维文化底蕴深厚,高山文明、游牧文明、江淮遗风等相映生辉,堆垒出一个既古朴典雅又不失纤细的临潭。临潭其字面意义上是临潭而立,注视于潭。从远古时代一路走到现代的临潭,保存了江河源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优秀传统,也延续了高山文明崇拜神山圣湖、颂扬弓马勇武与农耕文明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精神谱系。

  北乔从军25年,有着10多年的摄影和新闻报道经历,从事文学创作近30年,在散文、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方面都有建树,是典型的多栖作家,获得过多个文学奖项。如此丰富的阅历和文学实践,使得北乔在体察和状写西部时,有了更为辽阔的视野、更为丰厚密实的书写之道。2016年9月,他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挂职,三年的时间里,创作出版了诗集《临潭的潭》,主编了近200万字的《洮洲温度》(上中下)和《临潭有道》,把临潭的过往与当下以文学的方式进行总结。新近出版的《远道而来》更是以文学的形式在为临潭立传,在共时空的视野中书写高原之上的文化与精神,在场记录当下西部山乡的实时生活与人文风情。

  “远道而来”是临潭历史的远道而来。临潭的历史悠久漫长,如何捕捉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凸显临潭文明的精华,在文化和文学上都具有非凡意义。“重逢”是散文集《远道而来》的核心要义,“重逢”既是历史的重逢又是文化的重逢,更是貌似故乡的重逢。在这个篇章中,北乔聚焦于“冶力关”“冶海”“古城墙”“洮州卫城”四个关键性的历史遗迹,查阅历史资料,澄清了临潭的历史走向。“冶力关”见证了临潭魏晋南北朝、明代的历史,引出了天池“冶海”后,用散文手法讲述了一段明代英雄常遇春在临潭的历史传奇。这一段历史的佐证是“古城墙”,北乔说:“处于边塞临潭,有众多的古城、堡子和寨子均筑土墙防卫,其他的建筑,都随岁月而逝,倒是土墙依然屹立。”沿着土墙自然也就引出了“牛头城”和“洮州卫城”遗址,这里聚焦了汉、藏民族的古代现代,这些历史遗留的民族多维度文化,形成了临潭的过去和现在。

  “远道而来”是临潭文化的远道而来。与青藏高原上的合作、卓尼、四川边陲相比,临潭的文化是从天而降的文化,四面高山怀抱的县城和与卓尼一步之隔的村落,注定了临潭文化的封闭。典型的江淮文化,汉、回、藏多民族相依相生的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互生,在这里凝结成厚重的风土人情。如何书写临潭文化的精华,表现临潭当下的变与不变,北乔以社会学的视野,聚焦了临潭的生态、民俗、遗迹、人情、人事等,并在“水之册页”之篇中加以刻画。

  如果说“远道而来”的“远”是“时空”之美的话,“道”便体现了文化与艺术之美。北乔在“花儿”中发现了人们艺术化的交流与相亲方式,书写了花儿组成的临潭美学,在“花儿”篇章中书写了花儿唱出的域内外人情和临潭人的“祖国情”。从“万人拔河”中北乔观察了临潭人新年中的“狂欢”,并以历史为依据艺术化地隐喻出“万人拔河”所象征的临潭人不怕困难、祈福纳祥的精神传承和对风调雨顺、人事平安的美好祝愿。

  “远道而来”的“道”也是一种新时代临潭的民俗文化之道,其可以具体化到闲适生活中的“茶道”“酒道”“肉道”。《远道而来》观照了临潭江淮文化的遗风,在细腻描摹临潭的新式建筑与江淮建筑文化两极分化的同时,又观察到江淮文化在小康村浮雕、砖石、戏台上附着的比重。在北乔的笔墨下,江淮文化遗风与临潭新式的瓷砖、铝合金、水路、电路、网络相得益彰,垒叠出了临潭建筑的古朴与新式。北乔书写喝酒与吃肉,意在凸显这一地域中互渗的多元文化与民生富裕,他从临潭人的普通生活中感受到新时代里临潭的文化之道与精神之道。

  “远道而来”是作家本人的远道而来。作家北乔从江苏来到临潭,并不是旅游式的短暂路过,他在这里挂职扶贫,驻足三年。可见作为一个外乡工作者,应该进入本土生活、书写本土生活。三年的工作生活中,适应高海拔生活艰辛和多丘陵路途困顿等都成为扶贫工作的乐趣。这里厚重的人情、淳朴的民风,保持了共性与个性多元互渗的文化。新时代里的变与不变,使得北乔在这里仿佛找到了精神原乡,他说“我感到我和故乡的重逢”。不难发现《远道而来》是一部重新发现精神家园、书写乡愁的“远道而来”,更是一部奉还给临潭文学的“远道而来”。

  总之,北乔散文集《远道而来》在融合传统散文的写作套路中又反套路而行,回到大散文的本真中,从历史、生态、文化、人情、民俗等多层面、多方位建构了一种“发散式”的散文写作路径。《远道而来》中北乔十分清晰地梳理了“临潭”一路走来的历史,也清晰地检视出了“临潭”这方地域上蕴藏的独特文化和厚实民风,这既是脱贫攻坚的新成果,又是文化扶贫的新举措,它为新乡土散文提供了书写地域文化、凸显风土人情的写作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