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读画和以画读诗
栏目:书中艺
作者:韦羲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以诗读画和以画读诗

——评王新《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王新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4月出版

  去年拿到王新的散文集《清水才华:关于乡土与艺术的风雅笔记》,其中《花草柴门》才读第一段就觉得好:

  乡下的柴门,多半是竹篁和枝条做的,夹着些花草和霉苔,草当然是乱长的,花则是乡下常见的花,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南瓜花,秋野菊冬腊梅,从不间断。

  读到《柔软的癫子》,觉得笔调像沈从文。后来问王新,果然他心仪沈先生。王新也是湖南人,他写少年往事、乡间故事,文思心肠都如善良的沈从文。

  《清水才华》有一辑写云南大学的老先生们,让我想起多年前读张中行的《负暄琐话》和陈巨来的《安持人物琐忆》。我并不是要比附,而是感叹这些老先生的为人,言行举止或令人感怀,或大有深意。这些老先生与木心同代或稍年长。吴进仁,桐城人,讲古诗词有顾随风度。数学家刘声烈精心佛学,懂书法,又敏感于诗与古典音乐,荒废的城门在他心里唤起贝多芬的音乐,无论读《圣经》还是《马克思全集》,他都能读到文学与诗,有着丰饶的精神生活。这些年,木心先生为读者熟知,而王新记下的先生们让我们看到那一代人的整体教养。

  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先生回忆年轻时,一位智力高强的师兄夜半起来拉琴,忽然停下长叹,说:“我很痛苦,在我的琴声中,我才知道自己是这么个货色。”关于“艺如其人”有很多故事,这段我最受震动。刘声烈和王新这对忘年师生应该也是,他们知道要记得什么。

  王新的女儿五岁了,带孩子成了他的新功课。当他和女儿讲古诗词和艺术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想起他的先生们。我的意思是,孩子们应该从小接触艺术与文学,有多方面的兴趣,有一颗善感的心,将来才可能获得先生们那样的教养,成为更健全的人,不管做什么工作,生活境遇如何,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从自然与外部世界当中得到美的抚慰,找到内心的安宁。

  最近读到王新的新书《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是他为五岁女儿讲绘画与诗歌而准备的文稿,深入浅出,易懂而不通俗。他常说,艺术的好处,在于让感觉不死。正如叶嘉莹说,诗词的好处,在于让人心不死。是的,感觉是可以培养的,孩子们都有通感或者说联想的能力,然而需要开发。王新此书,打通文艺门类的间隔,譬如他描写美国现代派画家波洛克的抽象画《薰衣草之雾》:“缠绕与散布着丝丝缕缕的色线、星星点点的色滴,在浅橙灰紫的调子里,蒸腾出薰衣草如烟如雾的气氛”,甚至生出“酸而微甜”的味觉。于是,他一下跳跃到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因为柳絮也是如烟如雾的,而梅子是“酸而微甜”的。通过视觉与味觉,把看似不相干的宋代诗歌与美国现代艺术联系起来。

  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形画。孟郊《游子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拉斐尔的《圣母子》有什么联系呢?一般也能联想到母爱,王新却精准指出近身性庇护与牵挂。这就是诗与画的连接处,在孟郊的诗里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拉斐尔的画里是三个圆,画家用三个圆来构图,表达母爱的庇护性。这就涉及了绘画的形式分析。而在诗与画的相互观照中,孩子比较容易感受到形式的情感力量,由此懂得内容与形式是无法分离的。

  看米罗《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画满了星星和雨一般的符号,以及流动的曲线——王新拈出一个“闹”字,以此呼应宋代诗人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夏加尔天马行空的画如何跟古诗词放到一起呢?王新会告诉女儿,这里头有“无理思维”,例子是李白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他说,山花不是两人对酌的背景,但放在一起,对酌,山花就开了,诗意就出来了,正如夏加尔的画《我与村庄》——“宝石般的枝叶与景深中挤牛奶、扛锄的农夫、倒立的人、梦魅般的城堡,这些光怪陆离的意象”没有道理地“重叠和并置,营造了一个关于我与村庄的充满童真回忆的梦幻世界”。

  以上几个例子,可见人类的情感相同,美感也相通。以画读诗,以诗读画,是王新这本书的基本方法,由此发散,从感性开始谈美,又回到理智,最后还是落到孩童的教育上。

  王新把他在大学课堂里的方法论带到孩童教育。这本书的结构与用意就体现在目录里。目录分为六课,包括“第一课 锐敏的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听觉,肤觉,通感,闭感,微妙感”“第二课 滋润的情感——父母亲情,爱情,兄弟情,友情,闲情,略带痛感的愁情,关怀的悲情,博爱众生的同情”“第三课 清明的思致——分类思维,反思思维,对话思维,故事思维,无理思维,洞见思维,哲思思维”“第四课 生动的创造——视角,创造,想象,跨界,酝酿,传统,自觉”“第五课 斑斓的底色——自然世界,形式美感,古典意境”“第六课 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四大途径——主体:艺术欣赏;辅助:艺术创作;引领:艺术批评;教养:艺术人文”等。书是给孩子读的,这份目录则主要是让孩子的父母看的,看了心里有数。

  钱钟书《七缀集》谈通感,是写给有学问的成人看的。类似的内容,王新却能写得让孩子们看得懂,既领悟了诗意,又能知晓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且每一讲的后面都附有相关文学家与艺术家的介绍,是有益的知识点。

  前些年,北岛给孩子们编了一套丛书,涵盖了汉字、古诗词、散文、美学、电影、寓言诸方面。王新的《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态度相似,写法不同。相似的是不把孩子当小孩,不同的是,那套给孩子们的系列是大家小书,《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是爸爸写给女儿的,因为他的讲法,相信会引起孩童的好奇心与兴趣。而且谈的内容并不浅,有些其实是他在大学课堂里为学生讲的,不自觉地就转换成了孩子易懂的话讲给女儿听。有些部分,孩子不一定都能懂,然而是种子,日后会发芽。

  开始,王新只是和女儿随意讲讲,后来就有意识地梳理思路,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因此不但小孩子可读,孩子的父母也可以读,其实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可以读。他注意培养孩子的语感,讲稿写得优美清雅,整本书又像是谈儿童美育的文论,父母读,不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