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宋韵记
栏目:笔荟
作者:印翊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台州地阔(1),气排山海。南屏雁宕,北起赤城烟霞(2);西倚括苍,东承沧海遗珠(3)。故玄圣之所游,昔神仙所从窟(4)。晋室南渡,王谢子弟,翩然往还(5),赤栏风月为赋(6),唐诗之路造端。

  越自五代,钱王经略(7),贵胄宅寓安邦,生民劬劳共业。宋肇升平,献土归统,牧守固城池、修水利、助农桑、兴文教,风雅日奏,薰郁涵浸(8),物繁文华,东南邹鲁(9),誉成硕硕。

  二徐藜杖幅巾,启台学之先声(10)。三陈忠节直谏,充天地之正理(11)。晦庵崇道樊川,委南湖之文教(12)。紫阳真人,化内丹之妙道(13)。瑞岩天台,续禅净之看话(14)。浙东学派,迭奏于此(15),经世致用,以利和义,务实功以攘业,举四民而重道(16)。钱暄凿湖,一郡游观清嘉(17)。尤袤葺衙,阕题十二词章(18)。台府刻书,古来价比内府(19)。贾氏遗藏,悦生有堂多奇(20)。戴复古江湖诗豪(21)。陈子高婉雅闲丽(22)。宋服典丽,赵伯澐随瘗千载(23)。临海铜灯,陆放翁喜其夜长(24)。兰亭后学,风流独步(25)。南戏发端,迹存瓦甓(26)。梅浦沙埠,传秘色而开龙泉(27)。灵溪官河,载佳酿及玉版(28)。乡音杂咏,先正观风之存(29);俗重朴质,三代新民之遗(30)

  所以宋韵者,存之三台,为气节、为气度、为气派、为气概,为和合包容,为笃行简静。大道存焉,其韵乃真。

 

  注释:

  (1)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有“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句,盖唐代台州尚处荒僻,远离长安,云海茫茫。今引申为台州大美的海山自然风光。

  (2)孔灵符《会稽记》载:“赤城山,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赤城山素来被文人称为台郡北部门户,李白曾在《天台晓望》中写道:“门标赤城霞”,东晋文学家孙绰也有言:“赤城霞起以建标”。

  (3)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直存在鲛人、人鱼形象,在一部分传说中与台州相关,《临海水土志》言:“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在一些传说中,人鱼的眼泪便成为珍珠。

  (4)化用自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句。

  (5)王羲之曾往天台山得笔法于白云先生,其妻弟郗愔、侄子王穆(字伯远)都曾任临海太守;谢灵运有伐木开径寻访台州山水的佳话,其笔下的“临海峤”成为后来诗人常用的典故。

  (6)赤栏桥,即今章安桥,今位于章安故城,横跨回浦河之上。始建于汉代,最初为木质,因栏杆涂上了红漆而得名,东晋成公绥为章安令,登桥望江制《云赋》,之后成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典故。

  (7)吴越国五王三世七十二年间,钱氏家族出任台州刺史的共有十一人之多,其中外戚三人。钱俶被拥立为吴越王之前也曾任台州刺史。

  (8)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为宋代名志,其中《风土门·土俗》提到宋代台州“幸王化密迩,风雅日奏,薰郁涵浸,遂为文物之邦”。

  (9)《宋濂集》有记载:“晦翁传道江南,而台特盛,世称‘小邹鲁’。”

  (10)“二徐”指徐中行、徐庭筠父子。徐中行为北宋末临海学者,尝从胡瑗、司马光游,感官场黑暗,一生隐居“幅巾藜杖,游委羽山中”。其三子徐庭筠继父遗风,终身不仕,清高自任。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来到台州,闻二徐已去世,作诗吊唁“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门清一壶水,家富五车书”,使二徐之学风得以光大。明代金卉亨所著《台学源流》,将徐中行徐庭筠父子视为台学之开肈者。

  (11)三陈,指宋代台州陈公辅、陈良翰、陈骙,为官皆以骨鲠忠贞、直言敢谏而著称。

  (12)淳熙元年(1174年),宋朝儒学大家朱熹在黄岩樊川书院讲学,黄岩学者赵师渊、杜烨、杜知仁等纷纷拜其为师,朱熹与赵师渊合作编写《通鉴纲目》,杜烨、杜知仁在受业于朱熹后创立南湖学派,对于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影响巨大。

  (13)紫阳真人张伯端,北宋台州人。曾长期居台州府城临海为府吏,因小过遭流放而遍历山水,拜师学道,开创了“内丹”学说,对于道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后世尊其为道教南宗始祖。

  (14)宋代台州佛教文化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原有天台宗文化继续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随着禅宗和净土宗思潮的兴盛,出现参究高僧对话的话头而得悟的看话禅方式,并形成以瑞岩寺为代表的新佛教文化中心。

  (15)台州曾为浙东学派的主要传播地。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四明学派等主要人物中,陈傅良、陈亮、叶适等都曾在此地讲学、为官、交游,并传有弟子众多。

  (16)四民,指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社会身份划分,永嘉学派重视工商业、农业的共同发展,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以义抑利的说法,强调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对台州文化价值影响巨大。

  (17)钱暄,钱俶孙,熙宁四年(1071年)在台州任上,为解水患,内迁东城墙,凿池取土,之后在湖堤植花种树,建共乐堂。东湖因此成为士俗同乐,“一郡游观之胜”的公共园林。

  (18)尤袤,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乾道九年,尤袤外任台州知州,在任期间,勤政爱民,革除积弊。他曾在州衙后院整山理水,改葺建筑,并留下十二首诗记录其造园心得。

  (19)唐仲友在台州任上刊刻《荀子》等古籍,被称为“宋椠上驷” ,质量可媲美皇宫内府所刻,为历代所珍。

  (20)贾似道,台州天台人,字师宪。贾似道居西湖北山葛岭,有悦生堂藏书楼,所藏多为皇家内府珍籍和书画,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八引《清河书画舫》称:“贾似道家藏名迹,多至千卷”,悦生堂所藏之书往往目为奇书。

  (21)戴复古,字式之,自号石屏、石屏樵隐,黄岩南塘(今温岭塘下)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

  (22)陈克,字子高,号赤城居士,临海人,南宋著名词人。

  (23)黄岩赵伯澐墓于2016年被发现,经抢救性科学考古发掘,出土宋代衣冠及晶玉佩饰66件,以丝绸文物为主。其典雅绮丽,堪称“宋服之冠”。

  (24)陆游《秋思》有“临海铜灯喜夜长,蕲春笛簟怨秋凉”,可知当年台州临海所造铜灯为时所重。

  (25)桑世昌,陆游外甥,寓台州,所著《兰亭考》(原名《兰亭博议》)为第一部兰亭研究总集。另,贾似道所藏《兰亭》多达八千匣,并镌有《玉枕兰亭》传世。

  (26)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南戏起自温州,但台州则是南戏艺术较早流传与兴盛的地区,临海曾出土五代戏曲人物纹瓷壶,黄岩曾出土北宋戏曲人物纹砖。可知五代北宋时,台州一带,戏曲广为传播,为中国南戏重要发源地。

  (27)梅浦与沙埠古瓷窑兴盛于五代北宋,烧制有高质量秘色瓷为当时贡瓷重要补充,并对后来龙泉青瓷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8)宋代台州“灵江风月”酒与“藤纸”“玉版”都为当时名品。苏轼云:“天台玉版,过于澄心堂。”米元章用黄岩藤纸硾熟,揭其半用之,有“滑净软熟”之称。

  (29)台州方言独特,多源于唐宋古音,至今四声分明。同时民曲、谣谚众多,反映独特的民间风气。

  (30)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尚书·康浩》曰“作新民”。台州“俗重质朴”,有上古三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