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诚的“湘西”表达
——评《吊脚楼下的湘西》
栏目:品读斋
作者:肖云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吊脚楼下的湘西》是范诚“湘书”书写的最新成果。全集共收录64篇散文,无论描绘山川形胜、民俗风情,还是述说历史文脉、风云际会,作家以满腔的写作热力和高超的遣词笔力,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厚重的湘西世界。

  范诚并非湘西人,却扎根湘西三十余年,而几十载流光之所以沉淀成珠玉,离不开作家对湘西的痴迷与热爱。结合作家此前出版的《走玩湘西》等作品可知,书写“湘西”,已成为作家深藏于心的自觉担当;如何表达“湘西”,则是作家不断深耕的创作核心,是作家的行文逻辑和表达旨趣。在这部散文集中,作家滔滔汩汩的文思进一步彰显了其独特的写作特质,而这一特质除了表现为浓郁的地域特色,还涵盖以下几方面:

  以“人”与“情”厚植人文内涵。范诚的作品大多直抒胸臆,但这并不意味着肤浅浮泛。在写景状物的散文中,稼穑劳作、人情世故无一不在作家的热忱观照之中。当人物作为写作对象时,不论是发思古之幽情,钩沉名人掌故(如《民国总理熊希龄的人生片段》),还是摅怀旧之蓄念,感叹友人故去(如《湘西四个作家的命运嗟叹》);不论是聚焦大人物的壮志豪情和生死沉浮(如《晚清名将邓绍良》),还是关注小人物的个体命运和生存本相(如《大山背水人》),作家时刻将“人”与“情”流诸笔端——既起到了一脉贯穿的线索作用,又体现出厚重的人文内涵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从“城”与“乡”写时代变迁。作家深爱湘西,对湘西古朴、原生的生活如数家珍,常常饱蘸深情地表达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如“吊脚楼下的故事,永远讲不完”(《吊脚楼下的湘西》),湘西油桐“历久弥新,永葆芳香”(《湘西油桐的花开花落》)。但面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推进,作家却没有排斥感,而是持一种包容、乐观的态度,会对农村精准扶贫发出赞美声(《吕洞山下黄金村》),也会对古城旅游开发报以新期待(《黔阳古城与洪江古商城》)。在作家的行文中,城与乡是融合共生的,农村哺育城市,城市也反哺农村。时代的变迁虽然让人生发出一缕愁丝,但也为人们创造了“日新月异的生活”(《古老的水缸》)。可以说,正是作家兼容并包的立场,使其笔下的“湘西”更加丰盈、更有张力。

  鲜明的在场意识。读范诚的散文,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他的写作没有大腔大调,也不玄虚空洞,而是充满了现场感、鲜活感。他会不厌其烦地将“我”介入到作品之中,以一种平视的视角来展开弥漫着烟火气的写作。比如《俯瞰矮寨大峡谷》《夕阳下的五宝田》等散文,均采用了“一步一景,景随人迁”的写作策略,以“我”的在场推动场景的转换、推进故事的发展、联动生命的体验。值得称道的是,虽然第一人称视角为个人抒情提供了充分的便利,但作家在行文中更注重对游踪的陈说、对故事的描述,以一种轻松自由的方式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为对湘西挚爱,范诚大学毕业后三十多年一直生活和工作在湘西,湘西也给予他丰厚的馈赠,使他写出了《本色凤凰》《阅读湘西》《走玩湘西》 《凤凰:那些人,那些事》等系列书写湘西的散文集。在某种意义上,湘西成为了范诚的精神故乡,也因此,他书写湘西,不是浅表的个人经验的表达,更不是游客式的走马观花。他既深入湘西历史的肌理寻微探幽,也倾心于湘西普通人日常的现世光色。他让自己的心灵与湘西的山水人文发生碰撞,从而迸发精神的火花。他以精细幽微的考据展现历史的深邃宏阔,在对历史文化进行“打捞”的过程中,除了调用史料、诗文等,范诚也为我们描绘出湘西独特的边地风情。他还十分偏爱湘西的歌谣和传说——这两者的文体特质无疑让他的语言文字更富有弹性和活力。不管是《永远的酉水号子》里大朴不雕的行船号子,还是《黄桑:雨中的童话故乡》中灵气逼人的六鹅洞传说,它们被作家自然地融入到文本之中,使得他的湘西书写既有文化散文的智性思考,又有乡土散文的生机质朴,既大气又灵动,别有情味。

  阅读《吊脚楼下的湘西》,很容易被书中展示的43张图片(包含摄影照片和字画)所吸引。在这里,图像作为重要的表象性符号,成为了文字的有力补充。如在《渐行渐远的农耕记忆》一文中,为了让渐行渐远的农耕方式更加清晰可感,作家附上了水车、檑子、箩筐和石磨的照片,将传统农耕器具一一呈现。图像的直观性使得语言更加有信服力,而语言的渲染性使得图像更加有感召力;语图互文形成的二重奏,实现了读者对湘西文化的双重体认,给读者带来了饶有兴味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别致的语图互文,是这部散文集的又一特征。

  正如学者章罗生指出的:“范诚的散文创作继承沈从文等前辈的传统”,但可贵的是,作家又紧贴着亲历的、真实的湘西生活,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表达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