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故乡皖南泾县城内这条叫西门口的小街,从街沿到文昌巷西口,百十户人家中,带有院落的为数不多。而即使是那几户带有院子的,又往往是一个大门里住着两户或两户以上的人家,男女老少至少也在七八口以上,小院也只能用来晾晒衣物、堆放柴火,少有空地可用于栽种花花草草。
但即便是日子紧巴、空间局促,西门口街坊们的爱美之心、养花闲情也偶尔会有显露。没有院子好摆布,就想法子在房前屋后用土陶花盆、各种玻璃瓶罐,种上些闲花益草。品种并不名贵,不过是普通的月季、菊花之类,花色单调,谈不上赏心悦目,却也能引人注目,让贫乏的时光有了几分亮丽的装点。印象中那时仙人掌算是流行的时尚植物,又十分好养活,只要从成熟的掌上随意掰下一片,插在土里,便会慢慢地成活,由一片而生出两片、三片,最后成为一盆茁壮耀眼的绿色。
菊花要到秋天才开,主人会把花盆搬到门口,既为让花儿享受到秋阳的照拂,也为让更多的街坊邻居们能够观赏。品种也多是极为普通的那种,花朵不大,黄色居多,三盆两盆,在小街上灿烂耀眼。更常见的是一种俗称“马齿苋”的植物,长不了多高,原本算是自生自灭的野草野花,人们把它从山间地头随手挖来,栽到陶盆或废弃的水缸、瓦罐里,无需精心伺候,它自会慢慢地成长,到夏天会就开星星点点淡黄或淡红色的小花。晨曦和夕阳下,一丛丛淡紫色的茎叶上缀着点点颜色,氤氲如雾,也很清灵可人。到午间娇阳当空,点点颜色绽开成朵朵小花,生机勃勃,自成风景。更重要的是,在开花之后,马齿苋的茎叶还可加工成干菜,留到春节时和肉一起炖煮,也是餐桌上老少都爱的佳肴。
马齿苋干菜的制作要费些工夫。先要将剪摘下的茎叶分检洗净后用草木灰反复揉搓,沥掉水分,同时中和掉它所含有的酸性。再摊放到一张篾箅子上,在太阳下暴晒数日,彻底干透后储存。食用时抓出一撮洗净、泡软,与五花肉同煮,口感细腻爽滑,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止痢的功效。
无巧不巧的是,我们和钟家共同租住的公房恰好就是少数有院落的门户之一,这点“福利”让邻居们羡慕不已。虽然我们两家老老少少加起来,也有十几口子人,好在那时小辈们的年龄都不大,算是少年儿童,所以也不显得人满为患,每天日升月落,生活秩序井然,氛围融洽而和睦。
小院不大,原本应是个正方形,边长大约七八米。但不知建于何年的厨房从西南侧生硬地挤了进来,占去近三分之二的地盘,小院便被割成了倒L形。出正屋后门径直的一条宽约两米,大约一米多高的由鹅卵石堆就的矮墙,在矮墙和厨房之间,有了一片较为宽敞的空间。墙那面是张姓人家的后院,比我们的小院大两三倍。后来才知道,这是张家的私宅,由祖辈传下,宅高院深,是我们这些租住公房的人家所无法攀比的。张家也曾在院子的一角栽种过葡萄、葵花,但疏于经管,好像是没结过多少果实,只有一棵梧桐树在另一个角落里顽强地生长着。
有了小院,就勾起了我们养花种树的念头。大约是在我上初中时,在县化肥厂上班的钟家大哥有一天捧来一个尺把高的绿苗,唤我们几个一起动手栽到了小院的一角。早先我们几个孩子曾想在院里栽棵树,并科幻般地畅想等树枝长长,延伸到千米之遥的县剧团屋顶,我们便可以沿着它爬进剧院去看戏看电影了。但这个美丽而玄妙的梦想一露头就遭到大人们的“扼杀” ,理由是:巴掌大块地方,堆柴晒衣都展不开手脚,还种树?而这回钟大哥拿来的这苗儿,弱小得让大人们放松了警惕,心想也不会占多大空间,也影响不到晾衣堆柴,就由着我们完成了这次作业。
起先我也没问这是棵啥苗苗,只向往着院里有点绿色,早起时能及目一片有生机的惬意生活景象。小苗也就在大家的视而不见中自由地一寸寸成长起来,主干很快就超过了一米,并旁生出了几根长短不一的枝丫。茎干并不粗壮,稍高以后有些挺立不住身子,我们便在它边上埋了根细竹棍,将它们捆在一起,保持它挺直地生长。这时,我们知道了它叫“绣球花”,但会开成啥样,仍然一概不知。
日复一日,每天早晨我们都要看看它的长势,定时给它浇水,想当然地将一些鸡粪播撒在它的根部,给它增加营养,一心期盼着传说中的大而美的绣球花开。它也确实没让我们失望。在某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惊喜地发现,在花枝的上端出现了几个花蕾!
花终于开放的那一天,不仅我们欣喜若狂,街坊邻居也都兴奋不已,说是还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花儿,最初开出的有三朵,和我们的拳头一般大小,浅红或大红的花瓣紧密地簇拥在绿叶枝头,活生生就是一枝花的绣球!小院里也飘溢起阵阵清香。街坊们络绎不绝地来欣赏,连一早沿街收集垃圾的环卫大婶也不禁在门口驻足遥望,并向我们预订了花籽,说是也要在自家种上一棵。
这棵绣球花大约开了两季,也许是土地的肥力跟不上它生长的需要了,抑或是小院的空间氛围拘束了它的成长,在第三年的冬天,一场霜冻结束了它美丽的一生。小院及整条街上从此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
人逐渐长大,小院的空间也就显得有些拥挤了,再像当年那样种一个稍高的植物已不现实,但绣球花带来的美丽感受无疑激发出了我们养花的积极性。某一天在同学家中看见了一片开着喇叭样淡粉色花朵的植物,便有些目不转睛。同学介绍这是“洗澡花”。它的花期很长,从初春一直延续到深秋。开花是在每天傍晚,大约是人们饭后洗澡的时候,所以就叫“洗澡花”了。花籽是一颗颗黑色的小圆球,表面坑坑点点不平整,很硬实,形似“小地雷”,所以又被戏称为“地雷花”。同学还说这花很好养,撒在土里就能生长。我便急切地要了些花籽,拿回来撒在院里墙角下。
后来的事实也正如那个同学所说,没几天,“洗澡花”的种子就生发出一根根幼苗,在墙脚下蔓延成一串嫩绿。怕被家里几只馋嘴的下蛋母鸡啄食,我们还给它围了道栅栏,确保它无忧无虑地成长,圆我们花开满园芬芳来的梦想。
不知不觉,在花儿成长的时候,我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开始在学业上进行冲刺,迎接高考。那段时间,我是整个大门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每次晨曦初露,数百个星月朗夜,我在小院里神清气爽一字一句地背诵古文古诗,默记历史地理。间或目光落到矮墙下那丛绿色的花苗,发现它们也在精神饱满地默默注视着我,像是在给我鼓励、给我信心。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洗澡花”也不失时机地开出了一片紫色的灿烂,小院子洋溢起浓郁的花香。花儿每天在星光月色下绽放美丽,到次日太阳升起后,花瓣开始收缩到花心里,像是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待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要远赴巴山蜀水求学时,它更在小院里开成了一片浓烈的颜色,小喇叭状的花朵像是在为我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程仰天高歌!
我有些舍不得这一片小花。启程的那天,像无数个早晨一样,我再一次站在小院里,注视着这一片花朵,默默地和它们告别。晨曦中,一朵朵小花上闪烁着晶莹的露珠,仿佛是潸然的泪水,在为我骄傲的同时流露出依依不舍。我心中一动,小心翼翼连枝带叶地摘下了一大把。弟弟笑话我是不是要把它们带到学校去?我没有回答,但心里也想:如果能够,我真的就把它随身带去那片我还不熟悉的土地,陪伴我新的学习和生活。
此行搭乘的是一辆运货的便车。从西门口到火车站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中,这捧鲜花在我怀里散发出淡雅的芳香,弥漫了整个驾驶室,勾起我对岁月的种种记忆,更让我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开车的司机师傅一路上都对这花儿的美艳赞不绝口,并由衷地说,大学生家里的花肯定会有好运相随。于是,我便打消了要将这花儿带去学校的念头,临别时把它郑重地送给了这位司机师傅,希望这美丽的花儿真的也能带给他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