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世人的一颗“生命的种子”
——《琴海游思》出版手记
栏目:书与人
作者:于倩  来源:中国艺术报

《琴海游思》 刘德海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21年3月出版

  2020年10月的一天,人民音乐出版社资深编审、我的同事张辉老师交给了我一部沉甸甸的稿件,约三百面,既有曾经发表过文章的“模糊复印版”,也有一些未经排版、发表的“个人打印版”;既有用繁体字完成的有“年代感”的文字,也有写作于2019年的充满“现代感”思潮的语言……这就是一代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的遗作——《琴海游思》的原稿。手捧厚重的文稿,我思绪万千。2020年4月11日,惊闻刘德海先生去世的噩耗,整个音乐界无不扼腕叹息,这位音乐界的“老顽童”、民族音乐路上的“爬坡人”、琵琶界的泰斗,就这样离开我们了吗?震惊之余,得知刘德海先生去世前一直在整理自己几十年来所写的主要音乐论文和随笔,并将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近50万字,其中还有许多文章是他近几年写就还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既包含琵琶演奏、创作等方面的技术性论文,亦有他对琵琶、音乐乃至人生的哲学思考。这是刘德海先生留给世人的一颗“生命的种子”,让我们在深切悲痛之时又感到庆幸,并充满希望,期待着这颗“生命的种子”能在乐界发芽、开花、结果,延绵不断地生长下去,长成一棵能为后辈指路的参天大树。而种下这颗种子的光荣任务,如今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诚惶诚恐地接过稿件,一方面兴奋不已,另一方面却略有忧思。兴奋不已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抢先一睹刘德海先生的遗作,闻其思想,感其魂魄,作为一名入行十年的音乐图书编辑,我深知这本书的分量;略有忧思是觉得自己毕竟不是琵琶专业出身,而这本书计划于2021年4月呈现给读者,期望在刘德海去世一周年的忌日之时,聊表我们对前辈的崇敬与爱戴。时间短、任务重,我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本书做到尽善尽美,不负刘德海先生对“人音人”的信任?抱着这样矛盾的心情,我翻开了《琴海游思》,不料竟一发不可收拾,几乎一口气读完了全稿。这部稿件不仅内容完整、丰富,而且文字生动、活泼,毫不晦涩,读起来颇有趣味,其思想理念更是引人入胜。《琴海游思》将刘德海先生琵琶生涯和学术思考具体而生动地呈现出来,将其琵琶创作心路和研究心得作了形象的记载,读之、思之、品之,放下稿件,回味无穷,犹如出席了一场精神的盛筵,刘德海先生仿佛就在那里,眉飞色舞、声情并茂,他讲我听,他演我看。通过这样的文字,读者不仅能习得他的创作理念、文化观念,还能与刘德海先生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交流和对话。如该书序中所言:“有《琴海游思》在,刘德海的‘心灯’就不会熄灭。”能有机会促成乐界这样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对于我来说,虽有挑战,却倍感荣幸。我暗下决心,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难题有三:一、重新排版的稿件,尤其是繁体字,文字差错率较高,但由于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就增加了编校压力和出版部的协调难度。二、文中涉及许多专业性问题在业界本就没有定论,或是还存在争论,编辑很难拿捏。三、该文集跨越四十年,分写于不同时段,且很多是非正式的、较随意的、简化的语言,许多曲名、定义前后并不一致,语言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盘考虑。解决难题的过程,离不开出版社及同事们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业内朋友的耐心指教。在此期间,刘德海先生培养的最后一位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葛詠就给予了我许多专业上的答疑解惑。正是同事们及业内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才使这部书稿能尽量不留遗憾地及时面世,才使得在刘德海先生仙去一年后的今天,音乐界能从另一个维度更加全面、深刻地听一听老前辈的心声。

  《琴海游思》正式出版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一字字地编辑加工,一次次的心灵触动,我震撼了,这么一本珍贵的遗作,是刘德海先生留给后人多么完美的礼物啊!它既是研究当代琵琶和喜爱琵琶艺术的人都需要认真阅读和思考的一部书,也是中国音乐界人人可读的音乐思想文集。许多人听过他的大名,许多人被他充满魔力的演奏所吸引,许多人被他突破性的技术所震撼,许多人聆听过他丰富的创作……可是,这样的他,却是孤独的,因为走一条无人走过的路,是创新之路,是突破之路,更是充满荆棘的路。爬坡,爬坡,谈何容易?爬,是努力攀登;坡,是上行之路。一个人努力攀登的上行之路,是自称乐界“老顽童”的刘德海选择的道路。而他为何作出这样的选择?是他对琵琶的深沉热爱,更是他对生命无限的大爱!他说过:“百年爬坡,只为一个爱。爱的世界感受生命意义。”我想,在琵琶的陪伴下,在这样充满爱的情怀里,他又是孤独而不寂寞的吧。希望《琴海游思》这颗“生命的种子”,能将刘德海先生的大爱献给世人,被更多的人感知,愿他的学术思想百世流芳,愿他努力爬坡的精神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