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重要的人和事,相遇在重要的时间点上,那记忆想不深刻都不行。我和歌唱家胡宝善老师的接触,多次都是这样。
2011年,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这一年,胡宝善先生出版了他有生以来第一张歌曲专辑《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出版没多久,他便寄我一张签名版,上面用毛笔写着“红雨同志惠存”。这一年的7月,我给胡宝善老师做了第一次“红雨访谈”。
2012年元旦,我去北京胡宝善老师家里拜访他,他告诉我,他正在为参加龙年央视春晚紧张排练,他们全家祖孙三代都将上春晚,共同在晚会上表演一个节目《闹秧歌》;他慈祥的微笑、谦和的谈吐和浑厚的男中音,与元旦给予人的美好祝福一起,让我带回了东北的长春,带到我的工作之中。
2019年中秋,本是月圆人团圆的日子,一整天收到的都是美满的祝福。晚上,我突然接到天津赵军玉老师发来的消息(当初是他向胡老师引荐的我),心里一沉。他告诉我,胡宝善老师在中秋节当天早晨7点04分离世。
第二天,许多媒体发布了胡宝善去世的消息。演员胡军发文悼念父亲:“爸,您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日子离开——2019年9月13日中秋……从此以后每过中秋您都会和我们在一起……”
胡宝善1950年参加部队文艺工作,曾师从于声乐教育家蔡静仪学习声乐,听过苏联著名歌唱家梅德维捷夫的课。1958年,他同歌唱家施鸿鄂一道去保加利亚随契尔金教授学习声乐,20世纪50年代末赴保加利亚索菲亚音乐学院攻读研究生,师从世界著名声乐教授布伦巴罗夫。在他人生中所演唱的歌曲中,人们最熟悉的还是他创作并首唱的海军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这是一首在特殊年代诞生,却又不受时代束缚、没有那个年代特有痕迹的歌曲。1971年,为了迎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三军”文艺战士排练了一台晚会。周总理非常重视这次演出,从头看到尾。他炯炯有神的眼睛时而若有所思,因为整台节目无一例外都是一个调子,充满了又硬又冲的火药味儿。看完晚会他来到演员们中间,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啊,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唱点儿抒情歌曲呢?”
打这以后,胡宝善一有空就琢磨总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期许有一天能写出一首抒情歌曲。1972年,胡宝善随部队到南海拉练,从南平到汕头,三天三夜,整船的人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到了公海,大家都晕船了,开始只是吐食物,后来连胆汁都吐出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海军战士们仍然坚守岗位,小战士们跑上跑下给他们送水送饭,这让胡宝善深受感动。此刻,一阵悦耳的声音传入他的耳畔——海浪像一位精通音律的鼓手有节奏地拍打着军舰,他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打起拍子:嗡吧吧,嗡吧吧……圆舞曲!一个想法蹦出来:他要用圆舞曲风格写一首中国海军战士的歌!上岸后,他如醉如痴地反复创作、修改,终于完成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并找一切机会唱给海军战士们听:“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
歌曲舒缓柔和却充满力量,把水的柔美和战士的阳刚和谐地融在一起,歌曲的节奏与大海的律动、战士的心跳同频共振,正暗合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谁能说得清,当年有多少年轻人就是受到这首歌的鼓舞和感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海军的行列;又有多少个白昼和夜晚,这首歌陪伴着守卫海疆的战士,为他们带去军人的自豪。
几十年间,《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已成为胡宝善的保留曲目,每次演出,他如果不唱这首歌真就下不了台。
他有着长达大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1951年,胡宝善16岁,刚参军就赶上部队文工团为一台晚会挑选领唱。他一亮嗓儿便震惊四座,考官们异口同声:“就他了!”正式演出时,胡宝善一鸣惊人。当时的解放军总政冶部文化部部长陈沂看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抽个儿”的单薄身子,当即特批给他一斤鸡蛋,让他补充点营养。从此,胡宝善以“人小声亮”名扬三军。
1959年,胡宝善得到去保加利亚深造的机会。上世纪50年代,总政文化部从保加利亚请来了一位声乐专家契尔金。学生们常在私下议论:“如果能让专家听听咱们的歌,给咱们点评点评,该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啊!”但这个心愿很难实现,因为专家太忙,抽不出时间。恰好有一天,专家的夫人来了,大家商量要不先让专家的夫人听听?因为她也是位音乐家。夫人听到学员们的请求,欣然同意。她微笑着问:“你们谁先来呀?”胡宝善自告奋勇:“我来!”他先唱了一首苏联歌曲,接着又演唱了一首鲁宾斯坦的《波斯恋歌》。他的音质纯净润厚,吐字真切,音域宽广,歌声一停,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夫人的眼中迸射出惊喜,她指着胡宝善,对着一屋子人大声说:“他应该来上课!”
第二天,契尔金教授上完课,点名要听胡宝善唱歌。胡宝善一曲唱毕,专家沉默了好久,把钢琴盖一合,目光坚定地看着他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学生了。你明天来上课吧!”他成为专家点名招收的唯一的中国学生,而且是名额以外的。后来,上海音乐学院把专家请走了,部队则出面邀请专家从30名学生当中,通过考试选拔出5人带到上海继续学习。胡宝善榜上有名。
上海学习结束后,胡宝善在保加利亚历经了两年半的深造,继续师从契尔金教授。他开始了更加如饥似渴的学习。后来,为了解决高音换声区的问题,他经歌唱家施鸿鄂介绍,又同时跟随世界著名声乐教授布伦巴罗夫学习了近一年的时间。因在品德、成绩各方面表现突出, 1961年他和几位中国留学生都以6分的成绩毕业。而当时保加利亚的学校是5分制,获得如此高分,是学校给予他们的特别荣誉。
回国后,胡宝善到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60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成立,总政治部派胡宝善去军艺任教。多年过去,他的学生中很多已是国家一级演员、教授。
1969年,胡宝善被组织上调到海政文工团,在海政他曾担任歌队队长、歌舞团声乐指导、教员和独唱演员,一直工作到退休。
2011年,中国共产党90华诞。胡宝善77岁,这位资深老党员献给了党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歌曲专辑《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他说:“这是我今生中第一张CD专辑,出专辑我是慎重的,同时我也是认真准备的,有时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整理录音资料。因为我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声音和对作品最完美的诠释展现给大家,我要对得起广大听众多年的厚爱。”
古语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之可贵,在于慎独。无需别人要求,每到国家民族重大历史时刻,身为党员、军人和歌者的胡宝善一定要因爱发声,而且是演唱他自己创作的歌曲。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向新辉煌》是专辑的重要作品。他在序言中写道:“我1956年就入党了,也算是老党员了。总要为母亲送个礼物吧!因为没有共产党不仅没有新中国,也不会有我胡宝善,更不会有我如今幸福的家!不单是感恩,更重要的是要带领全家跟着共产党走向新辉煌!我把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写成了一首歌,用我77岁的歌喉,为党高歌一曲,献给我一生敬爱的党!”
知道老爸要出专辑,儿子胡军二话不说全力支持。他参与了CD整体策划,担任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的首发式现场主持,还抽空和老爸一起录制专辑里的二重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提及父子俩的关系,真有点像汪曾祺说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既长幼有序,又平等宽松,一家人聚在一起时谈论最多的是艺术。胡宝善的夫人王亦满原是空政文工团的话剧演员,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教育子女,全力支持胡宝善的事业,她毅然选择去地方工作。胡宝善知道,这是更伟大深沉的爱,那些坚定的誓言早已化为涓涓溪流,绵延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
胡宝善老师告诉我,他和老伴一辈子相敬相爱,别说打骂吵架,连红脸的事都没发生过。“人生美好路难行,夫妻双双踏征程。”这首《金婚圆舞曲》就是他们相爱一生的写照吧!
胡宝善出生在北京,满族。父亲给他取名“宝善”,一个“善”字成为他一生为人从艺之宝。他从小就表现出善良仁德,所以,父亲又给他起了一个笔名:友仁。他一生都在参悟和践行“善”,“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
王亦满老师告诉我,胡老师去世的头一天还在练声。《书经·洪范》中说,人生有五福。“长寿、富贵、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考终命即为“善终”。胡宝善老师这五福都已拥有,此生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了。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每每听到《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那动人的旋律,我便一次次忆起胡宝善老师。敬爱的胡老师,不知天堂里有没有海,但我知道,您留给人间一片蓝色的海,海中有金,有钙,有盐;海中有深,有宝,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