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武汉“封城”始末
——作家熊育群报告文学《第76天》发布
栏目:读书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76天》 熊育群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2月出版

  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封城” 76天,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作家熊育群创作的抗疫题材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第76天》 ,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记录了2020年武汉、湖北及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代画卷。1月24日,“一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颂歌——作家熊育群《第76天》新书发布会”在线上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瞿昭晖,方舱医院“手绘小姐姐”、《 2020武汉日记》作者黎婧,以及该书作者熊育群,围绕《第76天》一书,分享了他们眼中的这段岁月以及抗疫背后的故事。发布会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奕丹主持。

  “这是一部可以和‘伟大’联系在一起的书。它是不是伟大作品尚需验证,但它是献给我们这次伟大的抗疫斗争、献给我们伟大的人民的一部书,是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书写到目前为止最为有力的非虚构作品之一。 ”李敬泽对《第76天》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 《第76天》以全景式的视野,写出了武汉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倾尽全力支持下的奋斗,其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人性的方方面面的丰富意义得到了有力呈现。历史从不只是某一个大事件,历史的背后站立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他表示,在书写中不仅仅看到了事,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人,看到了人的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人民、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在这次考验中挺过来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样一次伟大的战斗,我们所有人都不是局外人,都是参与者,熊育群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写作者,生当此时,能够走上前去,拿起笔,有力地把它写出来交给现在的人,交给世界上的人,也交给后代,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

  熊育群是散文家、小说家,不久前刚刚创作完成《钟南山传》。为创作《第76天》,他做了艰巨的采访工作,采访对象自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到各类人群的几十位代表,包括医生、护士、患者、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者、捐赠者、志愿者、公安干警、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外国友人等,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熊育群表示,他希望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有时采访和查找资料就像侦探似的,一层层深入,一个个破解疑团,重要的事件和细节坚持查找旁证材料,有的甚至通过三方印证,譬如疫情是如何发现、如何上报的,譬如是什么促成了“封城”的决定,譬如援鄂医疗队是怎么派出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这么短时间内是如何建起来的,“封城”期间武汉疫情严重到怎样的程度,医生护士如何救治患者,市民真实的生活情况如何,等等,力争做到每个细节真实可靠。采访过程令他终生难忘,比如采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是在收治第一个新冠肺炎病人的房间里采访的,他要体验救治现场的感受。比如对于启用方舱医院是谁提出来的存在争议,为了有一个权威的结论,他向国家卫健委发出请求,国家卫健委回复了一个函,严肃地明确了是哪位专家院士提出的,他才放心去写作。对很多人的采访是边写作、边采访、边联系,从不认识到认识、到熟悉,甚至成为知心朋友无话不谈。他说道,“这是一项浩繁的工作,光凭资料我是不会去写的,这是我的写作原则,因为资料有很多不真实或者片面、不准确的东西,我希望做一本严肃的作品,追求零差错,虽然很难达到,但主观愿望是要真实可靠。如果不真实的话,这本书就没有力量了” 。熊育群强调,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非常复杂,误解无处不在,作为一个作家,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危难之际,有责任把这场灾难、这场战斗历程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记录和精神遗产。

  作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评价《第76天》是一部求真求实的纪实作品,“作为一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纪实文学, 《第76天》做到了九成以上的准确,我觉得已经相当不容易。因为涉及那么多人,那么多事,作者采访、综合各种信息,需要严格审核、甄别,每件事都要求真求实,熊育群是用理科的思维做了一件文学的事情,很好地把文学功底跟理科思维相结合,寻找证据、逻辑推理,过程很繁琐也很艰难,所以这本书的写作可谓用心良苦,特别是作者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他说道,“我做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时提倡八个字,敬业、团队、探索、求实。虽然我们做的工作不一样,但是我在作者的身上同样看到了这八个字,他是一个求真求实的人” 。

  在这场战“疫”中,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瞿昭晖正是这样的一位医务人员。她最早参与患者救治,直到武汉病人清零, 120天没有回家,是坚持时间最长的医务工作者之一,几乎每天在“红区”工作4至6个小时,始终战斗在救治患者的抗疫一线,也是《第76天》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发布会现场,瞿昭晖数度哽咽,她坦言,拿到书读到关于自己的那几页,当时就哭了,很多事情仿佛又从头过了一遍,看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故事,百感交集。“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很可怕,当时我们在其中的人其实并没有想太多,包括后来很多人说我们是英雄,我们当时也没有想这么多,就知道我们要去完成这个事,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但还是有很多收获,我们感觉到任何时候自己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医院、有国家给我们做后盾。感谢熊育群老师,他用细腻温暖的笔墨,帮我们记下了这段历史。 ”

  黎婧是武汉疫情中一位特殊的患者,她一面亲历战“疫” ,一面用生动的画笔和质朴的文字创作了《2020武汉日记》 ,记录方舱医院里援鄂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们,她的乐观和坚强治愈和温暖了无数人。熊育群的《第76天》书写了黎婧的经历,通过她的视角讲述了武汉方舱医院里发生的真实故事。黎婧说,“熊育群老师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联系到我,反复跟我沟通了数百次,非常认真,非常严谨,写得非常细腻,有一种非常温暖的情感在里面。他用非常传神的文笔最逼真地反映了整个事件中一个个人心境的变化,让读者真实地了解体验当时发生的事情,他不但写出了我的真实经历,也准确地表达出了我的内心感受,传递出一种积极和温暖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