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短章
栏目:旅途
作者:温亚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搬迁的也有情义

  金秋时节,终于有机会踏上向往已久的洛阳大地。这个季节的洛阳,早已没有了牡丹裹挟而来的雍容华贵之气,还原成千年古都应有的本来面目,古建筑素朴沉静,穿过历史漫长的风尘,其雄伟壮观、轩昂之态依旧。除了敦厚的历史,洛阳也是新潮的,市区纵横交错的高架桥,林立的高楼,奔放的、炫目的色彩,展示着洛阳的时尚。

  出了同样堵车的洛阳城,往北没走一会儿,便是孟津。再往北走,快到黄河南岸时,一座山脉迎面扑来,问及当地人,才知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邙山,也称北邙山,为崤山支脉。邙山我知道,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帝王的埋骨之地。白居易诗云:“北邙冢墓高嵯峨。 ”说的就是此处,汉光帝刘秀的原陵、汉献帝陵,以及唐诗人杜甫、颜真卿都葬于此,可见这儿的风水不同寻常。当然了,邙山背靠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肯定是风水宝地。邙山脚下的平乐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中州渠横贯全境,喷灌、微灌的现代技术早就覆盖全镇各个村子,形成了井、站、渠相配套的灌溉、排洪网络。在孟津县,平乐镇最早建成了妯娌村高效农业园区、凤凰山花椒园区、洛阳近郊蔬菜种植基地、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等,为“农业富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多年前,平乐镇就被洛阳市确定为小麦种子基地、万亩粮田基地建设镇、重点农业园区建设镇。

  平乐镇可圈可点的村子很多,妯娌村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村很特殊,是个移民村, 1995年为了支持黄河小浪底水库枢纽工程建设,妯娌村整村搬迁至距旧址50公里外的平乐镇,一晃已经过去了25个年头。说起妯娌村的渊源,还有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元末明初之际,一户高姓兄弟以捕鱼为生,妯娌俩则纺线织网,过着与世无争的贫穷日子。谁知妯娌俩被财主的二公子瞧见,心生歹意。高姓兄弟为避祸,将妯娌俩藏进山洞。财主二公子便找来一帮地痞,威逼兄弟俩将妯娌俩交出来,高姓兄弟不从,被推入黄河致死。妯娌俩侥幸逃过一劫,不敢回家,便在山里开荒种地,相依为命。明朝建立后,许多灾民拥到这里,妯娌二人便拿出自己的粮食和衣物,教授捕鱼的方法,帮助灾民在四周建立家园,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村庄。兵荒马乱之后,村民们渐渐过上了平稳的日子,为了感恩帮助过他们的妯娌二人,便将这个村庄命名为“妯娌村” 。

  尽管此时的妯娌村在地理位置上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妯娌村,原来的人情与风貌却未曾失去。“搬迁过来的妯娌村人依然有情有义,便保留了原来的村名,经过20多年的发展,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村庄民居建设呈经纬式布局,整齐划一,村子道路全部实施了硬化,除庄稼地,村子四周到处是鲜花绿树,环境一点都不输城里。 ”妯娌村党支部书记代小峰介绍道,“虽然我们村环境改变不小,但不变的是妯娌村崇德向善、知恩图报的家风。由于我们地处洛阳郊区,交通便利,除庄稼,我们大力推广经济作物,我们的核桃、桃、杏、李子、柿子这些果子都赶趟,从麦前到秋后,我们村一直有各种鲜果供应洛阳市场。几年前,村民买小汽车的多了,基本上都翻盖了小洋楼。如今的妯娌村各家各户安居乐业、邻居之间其乐融融。 ”

  是的,在两层楼房排列有序的村庄周围,到处是果园、苗圃,瓜果飘香、绿意盎然,一派祥和、静美的田园风光。

  惊奇的是,临离开妯娌村时,发现村委会后面有个不大的山包,以为是普通的土包,问代书记,他居然说那不是土包,而是不知名的古墓。代书记说得轻松自然,我们却惊叹不已,洛阳就是洛阳,惊奇处处在。

  传承的是仁德

  早就耳闻洛阳的中医正骨术非常神奇,来到洛阳,得去体验一下。我一直被颈椎、腰椎间盘突出困扰多年,不想错过这次机会。行程中没有这个安排,我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便来到临近的平乐村郭氏“宗正堂”正骨医院。

  “宗正堂”不是普通的私人诊所那么简单,临街除一座规模较大的5层医科楼,后面院落内还有一个能容纳200多人的“正骨培训学校” 。这学校可不是江湖学校,不是谁都能来“宗正堂”学习正骨的,这里的学员都是经过正规考试录取的。文化课之外,还有医学方面的知识,经过一系列的授课、实践,医术学成后还能取得中专学历。

  接待我的就是这里毕业的学员,一位还不到30岁的年轻小伙,戴副眼镜,文质彬彬,看上去一点都不像“专家” 。我不好质疑,只是犹豫了一下,旁边的负责人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她笑着说:“别看他年轻,毕业后在这儿已经工作了7年多,手法精准娴熟,是我们医院推拿方面的主将。你感受一下就知道了。 ”我躺在床上,这个技师边问我颈椎、腰椎的情况,一边在我的脖子、腰上按捏。颈椎、腰椎折磨我这么多年,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我接触过许多这方面的“大师” ,他们无一例外地向我保证,只要经过他们的针灸、推拿、按摩,一定会将我的顽疾治愈。结果是明摆着的,我依然在疼痛中行走在治疗的路上。

  我配合着这位年轻技师的要求,在呼气、吸气之间,他的手法或轻柔、或猛烈,在骨头的嘎嘣响声中,我颈椎、腰椎瞬间变得轻松起来,痛疼感减小了不少,顿时觉得头脑清醒、神清气爽,眼睛也亮了,就这么神奇。我追问技师,是不是我多做几次这样的正骨,就能彻底治好?他说,颈椎弯曲度变直、腰椎间盘突出这两种骨节变化程度,就没有痊愈一说,我这里给你复位,只是缓解,如果通过针灸,也只是一个时期不让你疼痛罢了,稍不注意还会再犯。而且,我们的推拿、复位,也不能长期做,我们也不会给哪个病人长期这样治疗。

  我是第一次听到医生给患者这样的说法,而且是当着他领导的面。不是中医能治百病,只有中医能治本吗?

  “宗正堂”的现任院长是郭氏第八代传人,年仅40多岁,我忘记问他的名字了,也没要他的联系方式。他当时就说,郭氏的正骨传承靠的是正心、正气、正身、正业,最后才是正骨,而不是一味地只是挣钱,治病救人才是郭氏正骨的根本。

  他介绍,清代嘉庆年间,郭家先人曾经救助过一个过路的外乡乞丐,为报答救命之恩,乞丐将一套正骨手法秘籍与秘密配方传授给了郭氏先祖。从此,郭家人开始使用这套手法为民众看病,在一开始就立下了一个规矩:看病不要钱,用药也只收个成本费。

  郭氏正骨术传到第五代时,传人郭灿若身患绝症,下一代人尚在幼年,郭灿若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祖训,把绝技传给了夫人高云峰。高云峰不仅拯救了郭氏正骨术,而且自己也成为了正骨宗师。其实,正骨手法只是解决了骨折复位的问题。郭家认为:筋骨受伤,主要症结在于气血,因此需要借助祖传药膏—— “接骨止痛膏” ,内外兼顾,在修复体内气血后,从根本上才能治疗骨伤。不过,这样的秘方一直都在家族内部秘密传承。后来,高云峰突然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把郭氏祖传药方公布于世。献出药方之后,高云峰又在洛阳创建了一座骨伤医院——洛阳正骨医院。她招收学生,公开传授郭家正骨术,没几年,她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过去在民间秘密传承的古老正骨术从此走向了社会,成为民间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正骨流派。

  郭氏正骨传承的不光是医术,更重要的是医者的仁德,是治病救人的正业。

  这么多年,我接触过不少中医,在他们一次次的豪言壮语之后,疼痛依然伴随着我。当然,那次在平乐体验正骨,短暂的舒适之后,颈椎腰椎疼痛仍然舍不得离开我,而我却正视自己的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