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英魂——黄荣灿
栏目:版画先驱
作者:王炜  来源:中国艺术报

黄荣灿(1918-1952)

  一个出生于大西南高原上、悄无生息将生命结束在南天一个海岛上的人——黄荣灿,正如他生前的自白:“我来自祖国的高原,现住在海的边心。就在这陌生的地带,我外乡人拿起笔来写我所愿。我以为我们致力于艺术工作的人,什么都可以放弃,但不能放弃创作的生活。”“我最爱那黑与白的分化,我爱他是人间的动力,今后我当然不断的描写,直到理想为止。 ”这就是一位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先驱的心声。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有两位英年早逝的先驱,一位是广东的罗清桢(享年38岁),另一位就是重庆的黄荣灿(享年34岁)。

  黄荣灿,虽然生命如此短暂,然而他的生命却如此传奇如此璀璨。

  在1945年出版的《抗战八年木刻选集》中,他的简历这样写道:“黄荣灿,重庆人。曾肄业于昆明时期的国立艺专,性好动,善适应环境,热心木运,富有组织能力。抗战开始后参加剧队工作,流动于西南诸省,作为现实生活的描写”,并收录了他的木刻作品《修铁道》。

  在1981年出版的《中国新兴版画50年选集》中他的简历又这样写道:“力军,原名黄荣灿,四川重庆人, 30年代在重庆西南美专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在广西柳州日报报馆工作,为中国木刻研究会理事,并负责柳州支会工作, 1945年去重庆,抗战结束后去台湾。60年代为国民党反动派所杀害”,并收录了他的代表作《恐怖的检查》,署名等信息标注为:“力军1946”。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真相往往日趋清晰。经过史学家的考证,黄荣灿去世的时间最后确定为1952年。收录在《中国新兴版画50年选集》中那件作品并不是原作,原作现收藏于日本镰仓市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是1974年鲁迅的好友内山嘉吉所赠作品中的一幅,原作既没有作者签名,也没有题目,更没有印数,这幅尺度为14厘米×18.3厘米的作品所蕴含的力量却比一件巨幅的画作还要震撼人们的心灵。画面中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如此真实而生动,如此具有现实的力量。有学者将此幅作品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进行了学术上的研究,令人深思,在艺术上毕加索和黄荣灿采取了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但他们都表现了手无寸铁的人民对枪口和镇压的愤怒和反抗,表达了为民请命的勇气。当年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命运与黄荣灿《恐怖的检查》的命运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黄荣灿完成这部作品后立即返回上海,通过友人帮助,以笔名“力军”发表于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上。他采用力军笔名一方面避免暴露自己的身份,一方面还能告诉友人自己仍然还活着。这幅作品后来逐渐被人们淡忘,1996年在纪念“二·二八事件”50周年之际,在台北市美术馆举办的“回顾与反思——二·二八纪念美展”上展出了《恐怖的检查》,这件作品才重新回到了他的创作地,重新被人们所关注,重新焕发出他的艺术生命力!

  黄荣灿多重身份中,媒体人记者的身份尤为突出,他以他的刻刀投身“木运”活动,又以他的写作投入到报刊编辑工作。在短短的几年内,他创作木刻40余件,撰写50余篇文论著作。自他来到台湾便进入民间报纸《人民导报》任《南虹》文艺专栏主编,期间,他介绍了大量茅盾、郭沫若、陶行知、田间、艾芜等人的短篇小说、诗歌,论文。他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不遗余力地呐喊。他在鲁迅逝世10周年特刊上发表了《悼鲁迅先生——他是中国的第一位新思想家》 《中国木刻的保姆——鲁迅》 。他还为两岸文化交流竭尽全力,在重庆时期他就通过王琦与李凌(新音乐创始人) 、田汉、郭沫若等人相识,后来在台湾他热情接待过李凌、田汉、马思聪等人,为两岸音乐界、美术界、戏剧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台北市东南方向有一片叫六张犁的丘陵,这里长眠着201位上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中的牺牲者。时隔41年之后,在1993年才被人们砍断竹丛挖开浮土露出一个个小墓碑。其中有一个小墓碑上刻有“黄荣灿之墓” ,右上角刻有死亡时间: 1952年11月14日,从此黄荣灿的英魂才得以见天日。

恐怖的检查(1947年) 黄荣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