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消除贫困,自古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坚定前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全面打响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脱贫攻坚战。地处黄土高原的革命圣地——延安,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开启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 226万老区人民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同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2019年5月8日,延安正式宣告,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 ,从此告别绝对贫困,进入了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文学在重要的历史时刻必须在场,作家在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不能失声” ,厉彦林创作的《延安答卷——脱贫漫记》 ,以延安为时代样本,描绘了中华大地上气势磅礴脱贫攻坚的动人景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 《延安答卷》以饱满、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延安“绿色脱贫之路”的先进经验,描绘了延安乡村振兴、城乡结合的幸福景象,讴歌了延安精神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中的时代力量。
就精神高度而言, 《延安答卷》阐释了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 《诗经·民劳》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解决贫困问题,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回溯中国历史,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让人民摆脱绝对贫困,无论是封建朝代的“盛世” ,还是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从未真正让人民吃饱穿暖,劳苦大众一直过着艰辛的生活。 《延安答卷》深刻认识到,摆脱贫困、全面小康,只有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须臾不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始终把为天下劳苦大众摆脱贫困、谋求幸福作为奋斗的目标,持之以恒地消除贫困、奔赴小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在逆境和磨难中奋起,持续创造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伟业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万山磅礴看主峰,脱贫攻坚,党的领导是根本,如作者所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进幸福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 。
就文化内涵而言, 《延安答卷》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学作品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这是“目光更深远一些”的创作要求。脱贫奔小康是历史命题, 《延安答卷》作为延安脱贫的时代注脚,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最深沉的历史观,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者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始终脚踏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旗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爱人民,为民而生,为民而兴,为民而强” ,党的历史“既是一部党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又是一部人民养育党、支持党、帮助党、成就党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脱贫攻坚依靠人民、脱贫攻坚成果由人民共享,矢志不渝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延安答卷》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民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和正在进行中的复兴时期,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历史观’ ” 。在历史的纵向坐标上, 《延安答卷》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历史观的伟大胜利,在历史的横向坐标上, 《延安答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范本。作者指出,贫困问题、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三大难题,被喻为急需求解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 《延安答卷》引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中国脱贫事业的评价、各大世界经济组织官员的发言,并结合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实例,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这不仅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自信,更彰显了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
就艺术价值而言, 《延安答卷》饱含怜爱之心与悲悯之情,从我国优秀的古诗词中汲取养料,带着隽永的哀伤,抒发着英雄气概的赞美诗情。书中写道,明代诗人于谦在《咏煤炭》中慨叹,“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郑板桥在书斋听冷雨敲窗,唤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延安答卷》在崇高美中获益有二。论及其一,崇高美征服我们,使我们生畏,转而又振奋我们的精神,鼓舞我们的意志。“激起我们崇高感的是那辽阔的苍穹,铺天盖地的狂风暴雨,浩渺无际的汪洋大海” ,更崇高的是,“苏格拉底或列奥尼达的那种大勇,全能造物主的气概,他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 《延安答卷》描写文明河流的寒冷与饥饿,“元代张养浩在赈济灾民的路上,望着满地因饥饿而死的灾民,心生一种寒冷彻骨的悲怆,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愤世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笔锋一转,继而以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从《到韶山》传承至全面小康的“要有光”的大勇之声。康德说:“崇高感是一种间接引起的快感,因为它先有一种生命力受到暂时阻碍的感觉,马上就接着有一种更强烈的生命力的洋溢迸发” ,作者即是依这样的美学原理,书写了生命力偾张的延安脱贫之路。
论及其二, 《延安答卷》的崇高感重在弘扬民族精神。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唤醒价值感的崇高力量,及至今日,崇高感依然以其亘古的恒量在平庸的现实世界中,呼唤英雄主义,歌咏诗的正义。宗白华先生说,文学意境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文学能转移民族的习性,他认为,“在汉唐的诗歌里,都有一种悲壮的胡笳意味和出塞从军的壮志,而事实上证明汉唐的民族势力极强,晚唐诗人眈于小己的享乐和酒色的沉醉,所以歌咏,流入靡靡之音,而晚唐终于受外来民族契丹的欺侮” 。闻歌咏以觇国风,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新时代, 《延安答卷》以“班马萧萧,大旗飘飘”的磅礴气势,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书写了血色鲜丽的民族精神和大勇无畏的时代风貌!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在那幸福的时刻,我感到渺小而又伟大。 ” 《延安答卷》 ,一幅中华儿女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时代答卷,在这幸福的时刻,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