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朝晖
1968年生于青岛即墨,1991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主要学术活动:
1994年 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7年 参加全国建军70周年美术作品展
1998年 参加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获山东省首届山水画大展金奖
1999年 获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银奖
2000年 参加齐风山东山水画家六人展
2001年 参加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山东展区金奖
2002年 参加话说世界文化遗产中国28大型画展
2003年 参加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提名展,获国画家全国扇面大展金奖
2004年 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赴法邀请展,水墨心象——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展提名展,澄怀味象——中国画提名展,获2004年黄宾虹美术奖
2005年 参加中国实力派画家赴香港邀请展,瀛通崇明生态岛之旅——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巡回展,人与自然——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中国画研究院年度提名展
2006年 参加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作品展,齐鲁三人行美术作品展,第二届全国美术名家提名展,乳山情全国名家邀请展
与韩浪兄通电话时,他告知要到四川青城山写生,并邀请我同往。求之不得,欣然应允,相约行期。
12月11日下午1点20分,我与军生(青岛一好友)从青岛机场直飞重庆。于3点50分左右飞机顺利到达了重庆。
12月12日中午,我们简单地吃完饭,于12时30分和参加写生的西南师大美术学院的几个学生一起,从重庆出发经成渝高速,到达四川的仁寿开始了旅程。
12月13日吃完早饭,我们决定先去仁寿县著名景点黑龙潭。站在黑龙潭边放眼望去,树木参天,分不清山在水中,还是水在山中,山水相映非常壮美。潭中大小岛屿遍布,岛上树木茂盛,潭面连环绵延,无边无际,据说潭水深处可达百米。我们包租了一条游船,军生老弟很兴奋,一直对着湖上的美景狂拍不止,争取为写生多留一些资料。大约航行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文同庙。大文人文同曾在此石壁题字,平时,石壁与普通岩壁无异,但用水浇上后会显示出用毛笔书写的书法来,并且墨迹比较清楚,无人能明白其原因,这算是少见的奇事了。我们浏览了一番就踏上归程。
吃罢中午饭,我们去成都机场接上韩浪和晁海两位先生,一路直奔青城山而去。
12月14日吃完早饭,我们来到赫赫有名的青城后山五龙沟。大家顺沟而上,此时天又下起毛毛细雨。五龙沟开始部分,基本由五龙戏水而起,由一人工小坝而渐入佳境。沟边楼台亭榭时隐时现,沟中怪石丛生,激流飞瀑从天而降,与巨石撞击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旋流,沟边山上树木之茂盛,令我这北方人叹为观止。树木品种繁多,姿态各异,有的直冲云霄,有的横空出世,有的扭曲而生,有的厚密,有的稀疏,有的干脆光杆一根。古语“青城天下幽”,经此一游方知古人的确真知灼见也。曲径通幽,幽深而不知处,处处皆美景,处处皆如画境。
韩浪先生在山路上手舞足蹈,大呼过瘾,随后取一册页,面对青山绿水,挥洒自如,如得神助。韩浪的写生并不是简单地对景写实,是对景写真、写神,于景物中加以自己的主观审美,于山水中赋予自我的理解和感受,确实合乎古人的经验之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韩浪写生速度极快,疾笔挥洒,皆成美景,半天中,一本册页画了一半有余。他对写生的投入,令我深为感动。此时,天上还时不时下着小雨,他寻得了一个好角度或找到了一个好感觉,虔诚地用心去感受自然给他带来的感动,再用手中的画笔去认真描绘这幽美的山河。说实话,四川的深冬,虽不如北方寒冷,但也是寒意袭人,尤其在雨中,一般人早熬不住了,但他浑然未觉,全身心地融入了这山水之中。受他感染,我也拿着册页画了起来。
12月15日,只有我和军生、韩浪继续按计划前行。越过前一天写生的地方,我们边走边画,一本册页长卷不觉已画了十之八九,最后收尾处,正好来到著名景点“三潭雾泉”,其飞流仿佛从天际而来,冲入岩壁上的三处岩窝,形成著名的金娃娃沱,三道飞泉狂啸而下,气势磅礴,大有蛟龙出海、银河落天的气势,再加上山雾及飞流拦击石壁形成的水雾,就形成了著名的三潭雾泉,我便将此处作为五龙沟长卷的结尾处。画完已是上午11点了,我们商议后,决定按计划继续前行。很快,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龙隐峡栈道。这个地方是古人西入金川必经之道,也曾是强人出没之地,因为年久失修,经常有商贾山民丧命于此。今虽用混凝土仿木、仿古重建,但行走在这有600米长的栈道上,还是胆战心惊。石梯、石桥或悬于岩边,或立于柱上,或凿壁以固,间或从巨石下穿过,或从飞瀑上越过。抬头望去,天与峡谷成了一条线,脚下则飞流怪石,水声轰鸣,寒意袭人,令人觉得摇摇欲坠,又大呼刺激、过瘾,不断拍照留念,感叹不虚此行。
12月16日,今天画意特浓,中午吃饭前,已画出了三张。午饭是在半山的农家吃的。饭后,主人递上了几杯山茶,我们就摆起了龙门阵。韩浪就我刚才的即兴写生稿大发感概,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是啊!当今天下,画家如过江之鲫,你方唱罢我登台,究竟真正的艺术是什么?艺术的真谛是什么?这一切,很多人在问,很多人在想,每个画家都梦想成功,但要做到这一点,第一需要的是天赋,第二则需要勤奋,第三也极为重要,就是修养和阅历。前边两条时下有不少人具备,而后一条往往被画家和社会所忽视,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充满匠气的画家。因此,一个画家后天的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真正的画家,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拿绘画作为平生快事,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朋友充满友爱,对家人充满关心,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艺术,去感知自然,于性灵中发挥笔墨,于学问中培养意境,时时保持对生活的真诚的热情,本色做人,识大义而不拘小节。这一切看似平常,但能几十年保持,并不刻意为之,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去做,就太难了。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画画的人要行天之道,自然之道。写生时,不足者补之,多余者舍之,不能千景万景取舍不下,或者简单地对景描摹。我个人认为,写生,特别是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的写生,应该是将别人看来极为平淡的景色,用自己的笔墨,自然而又惬意的生发,艺术性地略加调整经营,率意为之,又不失真实。
12月17日,清晨5点便睡意全无,从床头拿起从韩浪那里借来的王国维写的《人间词话》看了起来。这位清末国学大儒,一生坎坷,令我感概不已,读他的作品,总觉得有一种宿命式的悲伤、忧郁充满了字里行间,这位甚为自负的天纵之才,多愁善感,再加上后来伤感时代之变,终选择以自杀来坚守,来呐喊,倒也不失文人之风!
由此想到,作为画家即使拥有天纵之才,但缺少良好的心态和修养也难有大的作为。与人为善、乐观向上、随遇而安、平平淡淡、凡事皆能洞察,而又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恐怕极少有人能做到。
9点,我们再入飞泉沟,继续感受青城之幽。我们边写生边不时插科打诨,胡扯海吹,天上地下,乐不可支,以至于旁边经过的游客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沟中的我们。这种脱离尘俗,没有压力,没有得失,和青山绿水融合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18日上午,都起得特晚,可能昨夜大家整理画稿睡得太晚的原故,所以早餐直接就是午饭了,饭后,我和军生转到镇外的僻静之处,对着绕镇小河写起生来。周边景色美不胜收,我完全沉醉于这自然美景当中,浑然不知道身边有许多山民观看,直到画干毛笔,寻找墨汁不得时,方看到众人围观。众人也皆笑之,我忙将落在地上的墨盘拾起,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大家更是笑成一团。这种山人一体入画境、画现人意的状态,又怎能不让观者、画者皆精神愉悦呢!
此次青城之行,我个人认为艺术探索要产生质的飞越,一定得“外师造化”才能“中得心源”,将以前的意象山水糅入应物象形的具象画法,才能使作品充满生活气息,才能充分体现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原则。由此我想到,5年前虽来过青城后山,但当时初出茅庐,书生意气,总觉得天下之山皆不过如此,区区一个青城又有何可画之处。因此,只是走马观花逛了一趟,累了个半死,满脑子只有高山茂林,崎岖山路,觉得毫无画感可言,一张画未画,就匆匆打道回府了。五年了,青城山几乎已从我的记忆中擦去,但此次重访青城,不但觉得青城一草一木皆成景,而且更可入画,心中也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激情,产生了强烈的“细把青城图画”的感觉。每每画到妙处,思到妙处,总忍不住手舞足蹈,也体会到石鲁先生说过的“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的真谛,更在与这青山绿水的交流中,深深理解了古代先贤大师为什么会那么沉醉于游历名山大川。大师们不是简单的“中得心源”体悟,更注重“外师造化”的修养,因此,艺术也不断地在游历中提高和升华。青城后山更是黄宾虹、陆俨少先生等多次游历、感悟艺术真谛的福地,因此画到得意处,总感到诸大师漂浮于身前身后,为自己的作品指点得失,有时甚至感觉已和大师们融为一体,以前艺术上苦思不得其解的很多问题会豁然开朗,也为自己时下取得少许成绩便自得而惭愧。
饭后,我们到酒店就开始整理近几日所创作的十几张写生。休息时军生谈起时下艺术家不但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还要让广大收藏者认可和喜欢的问题。艺术本来是画家个人才情、独特思想的表现方式,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文人自娱自乐或直抒胸臆的承载体,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尽然。古人云“画者,成教化,助人伦”,试想如果你的作品脱离生活,只纯粹游离于你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又怎么发挥“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因此,我认为首先你要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别人不接受时,就认为自己的作品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这可能只是你自己盲目的感觉。好的艺术,不管时间长短,最终还是会获得世人共鸣的。画家的作品应来源于生活,而不能脱离生活,像宾虹老上黄山,入青城,遍历山川大河,真正做到了石涛所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才有时下所享的盛名;像荷兰的凡高,为找到绘画的素材和感觉,顶着烈日和狂风去写生,以至多次重病才创造出令后人感叹不已的不朽作品。观历代大师成长过程中各个时期的作品风格,都与其生活紧密相连,从中都可感受到画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遭遇,离开这些基础,如故意去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恐怕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一定不要急躁,不要强行让自己不符合现实地去制造作品。平常,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素养,如看山写生或读书读画,涉猎各种艺术,这样内外兼修,达到信笔为之便自神造诣者,艺成矣。所以,就像这次,有几张作品我完全跟着感觉走,画完后不加任何收拾,这样逸趣可能有了,但山水的技法或法度可能缺少了。而且你画每一张画,都顺着感觉走,久而久之,山水的技法、法度会越来越弱化,可能绘画性语言也会越来越少,以至会成为“为赋新诗强说愁”。因此,笔墨当随时代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历朝历代艺术家,都是和时代紧密相连的,如唐宋的堂皇精致,元的萧散平淡,明清的工整繁琐等。面对现在中华民族的富强、伟大,作为画家就应该多画一些体现国富民强的佳作,展现咱们的民族精神,当然并不是不要逸笔草草,但每个人都去逸笔草草,那中国画“穷途末路”又将被重新提出来了。所以我们不但要有自己的艺术面貌,还要和这个时代相结合。
云芳气度① 80cm×50cm
云芳气度② 80cm×50cm
青城山写生之三 39cm×53cm
青城山写生之五 39cm×53cm
青城山写生之四 39cm×53cm
青城山写生之六 39cm×5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