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世界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斗故事
栏目:专访
作者:本报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tyle="font-size: 12pt">向全世界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斗故事</font></strong></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楷体_GB2312">——专访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总导演闫东</font></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8/202008/W020200816715457439314.jpg" OLDSRC="W020200816715457439314.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海报 </font></p>
<p> 由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摄制的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自去年9月播出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该片坚持政论情怀又兼顾故事表达,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一路走来,克服千难万险,谱写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70年壮丽史诗。全片在宏大叙述的严密逻辑体系中,不失温情且接地气的细节呈现,赋予冷却的历史和尘封的文献以生命的体温。日前,该片荣获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组委会特别奖,再次引发关注。</p>
<p><strong> 从“一张白纸”到一部立体化的作品 </strong></p>
<p> 中国艺术报:闫导,能否先谈谈这部文献专题片的创作初衷?</p>
<p> 闫东:接到这个创作任务是2018年12月,当时我在国外,说2019年春节后要集结,有这么两个月的思考时间。那时,我就在想这个“集结号”该什么时候吹,从策划、撰稿、导演到资料筹备等,这几个重要的行当怎么集结,哪些人作为核心力量。说是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台之力,怎么来集全台之力?最重要的是,从“一张白纸”怎么能完成一部立体化的作品?这个工作过程,虽然看起来就这么通常的一个流程,但是要完成一部叙述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奋斗历史的大片还是有着巨大的挑战。</p>
<p> 就我个人来说,想做一部好的片子,不管时间长短,不是说时间长、周期长就可以做得更好一点,这不能作为衡量片子质量的标准。我认为,个人对创作方向的理解和消化是最重要的。当时,主管部门交给我的任务是要做一部20集、每集25分钟的片子,就这么一个“规定动作” 。后来,我们在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程中发现,虽然宏大叙事要建构在20集的框架当中,但跟我以往执导的每部片子8至10集、每集50分钟左右的体量相比, 20集的规模、每集25分钟,恰恰从正面来说信息点多了、结构上丰富了,内容更加多元和饱满,内在的逻辑更加强大。实际上,这是个强化的过程,也是在紧扣年轻观众的收视心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诉求。</p>
<p> 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创作初衷,就是想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去看到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程是怎么走过来的,补一下他们没有亲历过的那一段历史。从70年的视角来看新中国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回望改革开放的40年,我觉得这两个大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也不是简单地在改革开放40年前面加个30年就成这部片子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的问题。在这部专题片中,要把每一集的内容都放在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的发展当中去思考,思考每一集主题的有效程度,以及它的重要性。</p>
<p> 所以,经过向主管部门报告、交流后,我们很早就确定了24集、每集30分钟左右的体量,而且要求大概每集要有5到6个故事,这是最初的想法,时间、地点、人物等都很详细,分集导演们具体执行。虽然只有我一个人接受你的采访,实际上我背后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在支撑着。</p>
<p><strong> 站在今天的视角创意叙事,勾连历史 </strong></p>
<p> 中国艺术报:在《我们走在大路上》中,每集的信息量都不小,但整体叙事并不凌乱,您是如何处理分集与总体、个性与共性之间关系的?</p>
<p> 闫东:其实是这样,总体来看我觉得所有导演都非常用心了、付出了,实际上,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程浓缩在24集的体量当中,具体分解到每一集来说还是各有特点的。前7集,讲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段历史,我觉得是最具有悬念感和揭秘性的,资料的运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占大部分,而是绝对占领本片的素材,应该都在90 %左右。通过资料的运用,我们把观众100 %地带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但是创意的角度又是今天的视角,把历史的文献和呈现出来的故事非常鲜活地奉给观众。如全片第一个镜头是今天的天安门广场,一个长镜头,纹丝不动的长镜头,是纪实性的,镜头里面有对天安门几句话的叙事,然后才带入。因为所有来到北京的旅游者一定是在天安门正面,在国旗杆下都要站立一下,似乎都要在那个位置上去倾听70年前毛主席的那句话,去感悟、去体悟。我觉得,这就是从观众的感觉带入,然后才是真正进入历史的长镜头。</p>
<p> 中国艺术报:这是叙事的艺术,尤其是片中有些资料性画面可能是稀缺的甚至是独家的,无疑对观众来说更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有一些是大众比较熟悉的画面资料,这时候怎么能给他们一种新鲜感?</p>
<p> 闫东:这个都要从细节和角度入手,所有的素材不是导演说这些画面我已经看了无数遍了,根据经验就可以把它们剪辑在一起。工作开始,我就要求所有的导演跟组,包括撰稿成员都来到中央电视台的资料库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资料库。我认为,这种创作状态首先是要交代氛围,整部片子每一集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我们的导演一定要进入到资料层叠的当年的氛围当中去寻找最合适的资料,再次阅读,再体悟。时隔很多年以后做这么一部长片,其实人们对历史的记忆点不少是处在模糊的状态,重新回看这些历史资料,我觉得具备用今天的视角去解读这些资料的可行性。所以,不是因为有这么丰富的资料就可以有胜算,或者就可以把握好这部片子的创作,不是那么简单。</p>
<p> 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文本。这个文本现在看来,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央党校等,包括中宣部理论局的很多人员在内,他们多年积累的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这些团队成员融在一起,前后不同阶段、不同责任和侧重的工作状态,共同完成了一个积累性的创作过程,不断地丰厚、调整这部片子当中的精彩部分,无论是调整结构还是调整从文字透出的影像信息。</p>
<p><strong> 主创也是一路走来,从小路走到大路 </strong></p>
<p> 中国艺术报:一部文献专题片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归根到底是要把所有主创人员的真情实感都调动起来,把整个身心都融入进去。</p>
<p> 闫东:这个你说得非常对,给大家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气场,然后去阅读文字材料,再去看影像资料。我们的创作者从策划、撰稿到导演组,这么多主创人员先从学术上去了解一段历史真实的状态,同时在这个渐行渐进的过程中,导演和撰稿们的情感不断地积累和丰沛起来。有这样一种情感以后,他们走进历史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好创作状态,从文字到画面都透射出情感的释放。这种情感的释放,具体来说就是画面的取舍、文字表达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主创团队首先要以一种非常深沉的但又不是凝固的,而是非常鲜活地把情感融入到画面和文字里。实际上,近10个月时间,从我接受创作任务到片子播出,整个团队的这种情感始终伴随着我们,因此片名从原先的《一路走来》 ,期间曾经改叫《奋斗之歌》 ,直到现在的《我们走在大路上》 。</p>
<p>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筚路蓝缕,一路走来曲曲折折,非常不容易。这个片名也恰恰能够体现出来。我们开始是《一路走来》 ,想平实一点,到《奋斗之歌》的时候觉得片名还是不行,力量要加强。在最后审片阶段,确定为《我们走在大路上》 。整个创作过程可以说是渐入佳境,当大局已定,气质凸显,“我们走在大路上”也给大家一种自信的创作状态。而且,我们的创作人员也是从原来那种工作状态进入到非常明确的宏大格局中,就是说原来是每一集的工作人员在各自干活,到最后形成24集的合力不断冲刺,形成完美的组合,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精加工,大家也是一路走来,从小路走到大路,实际上就是体悟了这部片子真正的主题气质。</p>
<p><strong> 几代纪录片人和文艺大家集结的成果 </strong></p>
<p> 中国艺术报:拍摄这样一部大型文献专题片显然很不容易,体量大而创作周期却非常紧。撰稿组、导演组、资料组、外拍组,包括后期制作、主题音乐创作等,各种事情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作为总导演,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p>
<p> 闫东:实际上,对总导演最大的挑战是从综合主题内容到综合艺术手段要充分调动好、协调好。因为它是艺术品,无论表达政治、社会、历史还是文化,也无论侧重哪个视角,最后还是得通过导演运用影像的方式去呈现。而如何把这样一个大型主题故事用影像和多元的艺术手段呈现,今天来看,多元的艺术手段都在不断地创新,我想这部片子很多人看完以后也会感受到新的创作手段融在里面。</p>
<p> 虽然片子里呈现出的素材量可能没有达到我最初预想的那么饱满,因为主题限定,有一些内容必须要表现,但即便如此,文献的力量仍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实际上这些文献包括档案、照片、日记等,特别是在其活动影像中,我们能看到的最饱满的是不同时期老胶片上的历史,同时也能发现老一辈纪录片人在这70年中为记录国家重大历史作出的贡献,应该说这也是几代纪录片人集结的成果。</p>
<p> 另外,这部片子里不仅有纪录影像,还有很多文艺工作者的贡献。这部片子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当中有将近50首不同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曲,成为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我觉得这太厉害了,这里面的歌词、歌曲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个代表,与片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很多词作者都是名家大家。</p>
<p> 中国艺术报:这些歌曲与历史互动性强,且在片中运用贴切,包括片尾的主题曲,仿佛是自然而然由历史本身生发出来。</p>
<p> 闫东:这些歌曲,在别的地方是一种演唱的效果,但是在这部片子里运用的时候就不仅仅是演唱,而是经典老歌在时代感上真正地发散出它的力量。这些歌曲,代表着一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记忆。如《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诞生的作品,在整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直至今天人们依然对这首歌怀有深情,气韵是贯通的。包括我们大片头用的《红旗颂》 、片尾曲《天耀中华》等歌曲,我认为能够直接体现出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是那样接地气地为时代和国家而歌,那旋律、那歌词,越质朴越动人。而且片中不只是有歌,也有曲,比如交响乐这种宏大的乐声。</p>
<p><strong> 中国人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strong></p>
<p> 中国艺术报:此前,看过您执导的大多数片子,最大的感觉是,与其说您在讲述中国故事,不如说本质上是在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或者说是中国人奋斗的故事,无论是中国的领袖们也好,老百姓也罢。包括这部《我们走在大路上》 ,看完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人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p>
<p> 闫东:是这样,片子当中我们也都是情感饱满,甚至浓墨重彩,不遗余力、不加掩饰,但是每一集的主题我会侧重用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方式蓄积在一起,最终汇成一种情感的河流。所以,主题的表达就是通过这部片子告诉大家新中国是我们自己奋斗出来的,无论新中国在哪个特定时代,有这样或那样严峻的环境,包括今天也是一样,必须奋斗。</p>
<p> 这部《我们走在大路上》从我接受任务的“一张白纸”开始,到现在汇聚成24集,可以说我也走在大路上,我的创作也是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人员的名字打上片尾字幕的,一共有440位,加上乐队、歌唱者等,是500多人的创作队伍。这么一部大片,确实浸透了国家在影视创作队伍当中所能集结出来的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人才。</p>
<p> 当前,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建设都已进入到一种全新的状态下,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一个国民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斗历史当中应该悟到的一个道理。如何把这部片子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往无前、勇于牺牲、不怕困难、永远奋斗的精神,更好地传承发扬,更好地在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坚持和坚守好,用什么样的状态迎接面临的挑战,我觉得这是个核心问题,也是这部文献专题片最终想要传递给观众的。</p>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