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动人心魄的历史 感悟伟大的精神力量
栏目:特别推荐
作者:张政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明确要求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湖北和武汉的关心重视,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宣传一线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篇报道、每一块版面、每一幅图片之中,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是神圣使命。我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的贺信。他特别提出,《光明日报》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守思想文化大报的定位,坚持守正创新” 。这为我们《光明日报》推进各项工作、促进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抗击疫情宣传报道中,我们明确要求务必精准体现中央党报定位,精准体现思想文化特色,精准把握当前社会关切,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不断汇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中,及时推出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报告文学作品是一项具体举措。

  报告文学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重视情节和细节的采掘、叙事结构的设置、人物的再现和叙事语言的表现力等,是文学的“轻骑兵” ,是典型报道的“重武器” ,对于壮大主题宣传、传达主流声音、增强传播效果具有特殊价值。以文学尤其是报告文学的形式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一直是《光明日报》的优势和传统。1978年2月16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在全国引起轰动,激励着一代人为迎接“科学的春天”而奋斗,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近年来,我们在重要时间、重要节点、重点版面,陆续刊发一系列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已经形成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光明”特色、“光明”风格。

  在这次疫情报道中,我们更加注重发挥特色,延伸优势,组织多方力量,采写和刊发了一批报告文学作品。其中,有约请著名作家采写的,比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的《上海抗疫的第一时间》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的《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 、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的《守护苍生》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的《人民战“疫” 》 、湖北省作协签约专业作家普玄的《他们的名字叫美德》等;有《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采写的,比如《决战ICU 》 《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 ;还有后方记者采写的《那些汇聚起来的力量》 。这些作品在采写时,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采访工作难以按照常规顺畅进行。但是,作家和记者们克服重重困难,还是在较短时间内写出了高质量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采访扎实,细节丰富,写出了疫情防控是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政治高度,写出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精神力度,写出了逆行而上、大爱无疆的情感温度,写出了于平实之中见高尚的文学厚度。

  这些报告文学作品一经刊出,在社会上引发关注。普通读者说,读《光明日报》的这些作品,对这次疫情防控的进展、出现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人物有了更为丰富的认知;文学界同仁说,在这样的时刻, 《光明日报》重新激活报告文学这一文学体裁,对于报告文学的未来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现在,这些优秀报告文学由享有盛名的百花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了。重读这些作品,我们仿佛亲历了那个不见硝烟的战场,紧张、惊险、艰苦,而处处又浸透着暖意,给人以春天般的希望。在这里,我们看到,白衣天使在作战,“病毒扼住了生命的咽喉,但它决不会让白衣天使们屈服。穿上那身厚重的防护服,他们就是勇敢的病毒狙击手” ( 《白衣天使在作战》 ) ;社区工作者在坚守,“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是火线作战的守关人;这场艰苦的人民战争中,他们是离人民最近的力量。没有‘最硬的鳞甲’ ,也不觉得是在‘逆行’ 。在他们眼中,家就在这里,心就在这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与岗位,就在这里”( 《平凡英雄社区战“疫” 》 ) ;全国各地在驰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全国打响!都是江水相连、山河襟带的兄弟,能不揪心吗!比如武汉与长沙,湖北与湖南,自古就是患难与共、心手相牵的好兄弟。数千年来,兄弟俩一直坚定地守望与惦念,不论岁月沧桑,不论风吹雨打,从未动摇,从未间断” ( 《人民战“疫” 》 ) ……我们真诚希望读者能跟随着这些文字,重新回忆那些动人心魄的时刻,感悟医务工作者的大爱无声,感悟生命逆行者的勇敢无畏,感悟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刻所有中国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

  可以说,用好报告文学这个“武器” ,是我们《光明日报》宣传报道中的一个常态。事实证明,运用报告文学体裁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方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增强“四力”要求的具体实践,是突显《光明日报》特色定位的具体实践,有助于更好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我们将深入总结这次疫情防控报道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强化思想文化大报的优势,做好“同频共振”“卡点卡位” ,推进“走心工程”“延伸工程” ,努力在今后的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再次向党中央和广大读者们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本文系报告文学集《致敬英雄》序,作者系《光明日报》总编辑)

 

  【相关链接】

《致敬英雄——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出版

《致敬英雄》
光明日报文艺部 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0年6月

  本报讯 日前,《光明日报》文艺部主编的《致敬英雄——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19篇报告文学、 120余张彩色照片,用21万字的体量,定格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力抗疫的无数个感人瞬间。作家王蒙为该书作序。

  该书收录的报告文学作品均由《光明日报》首发,作者阵容强大,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 《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江永红、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以及《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的记者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艰苦时期,这些作家和记者深入抗疫一线采访,记录下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温暖人心的凡人善举,汇聚了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强大精神力量,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疫全景图。系列抗疫报告文学在《光明日报》刊发后,仅在《光明日报》 “两微一端”上的阅读量就达1052万人次,多篇文章被“学习强国”平台、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