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前村的烧饼
栏目:行走
作者:曹凌云  来源:中国艺术报

  走在壶镇宫前村(浙江丽水市)中心街的石板路上,就好像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是这里的过客,我是归人。

  这里的古民宅是一个群体,很见规模,但敦厚沉稳,悄无声息。青石板铺成的村中街巷,历史已逾几百年之久,见证村落历朝历代的兴衰。石板路铺到哪里,清澈的渠水就流到哪里,于是这一路走来,潺潺的流水声始终扣响着我敏感的耳膜,也让我有一种淡淡的欢愉情意。陪同我的当地朋友告诉我,宫前村的青石板路非常厚实,这沟渠是消防设施,也可方便村民洗衣汲水。

  朋友把我们带到一间并不起眼的平房前,是一家没有招牌的小小烧饼店。店面不过10来个平方,一位大约60来岁的男子在油光发亮的面床前用力地揉面,他是烧饼店的店主,他的妻子坐在桌子前裹馄饨,是一家夫妻店。店里人进人出,一张四方桌边围着几个小青年在吃烧饼和馄饨。朋友跟店主比较熟悉,说自己要一炉烧饼。店主说:这一炉已经有人要了,下一炉烤给你们吧。我们走到店门口的道坛里等候。朋友说:缙云烧饼是缙云最有名的小吃,缙云人招待客人,餐桌上必定要摆上缙云烧饼,才算是尽到了地主之谊。现在,缙云大酒店农家乐里都有做烧饼的,散落在街坊小巷里的烧饼炉更是数不胜数,而这一家烧饼店,应该算是缙云最正宗的烧饼店了,生意一直很红火。外来的游客到宫前村不吃烧饼,算是白来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又来到了店里,想与店主聊几句。这时店主已经揉好了面,正在打面团,一团面打32个面团,然后就动作娴熟地包入肉馅,一个个压扁,又一个个贴入炭火已经通红的炉里。一炉刚好32个,很紧凑。从揉面到包馅到贴入炉子里烤,都是一气呵成。不过,店主的手臂由于在炉子里进进出出,也被炉火烤得发红,等饼都入了炉,他才到店门口的水龙头下冲洗手臂。我说他做烧饼也好辛苦,他向我笑笑,这时,他才能歇息一会儿,我就趁机与他攀谈起来。

  店主叫李秀广,他妻子叫周瑞贞,有两个女儿,烧饼的手艺是他从别人家学过来的,他与妻子做烧饼算来已有26年,一直在这间屋子里,这是他自家的屋子,祖上传下来的,有200年历史了,开烧饼店时进行过简单的改建。早上不生火做饼,但也没有闲着,他要给店里打扫卫生,妻子要到壶镇去采购猪肉、面粉、香葱、霉干菜。下午两点左右,他开始生炉子做烧饼,妻子负责做馄饨。本来是供应本村人的午后点心,不料却吸引了那么多的外地客人。这些年,每天都要做到晚上十点左右。结束后又要和面发酵,准备第二天的烧饼面料。一天大约做300个烧饼,要的人多了也没有办法。这样的规律除了过年过节,几乎每天雷打不动。

  我问他:既然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找个帮手或者开间分店呢?他说:帮手难叫啊,做烧饼真的很辛苦,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吃不消。有些人过来学得一点皮毛,就去自己开店了。况且我们夫妻现在年龄都大了,开分店什么的,也没有精力,做不动了。钱赚多点也没意思,我们能坚持几年就做几年。说到这里,给我们的这一炉烧饼烤好了,他也要做下一炉的烧饼了,就去重复前面的工序。

  从他不慌不忙、从容淡定的动作中,我领悟到生意好坏于他并没有关系,他也不要做多大的生意。他要的是用自己的努力,去呵护传统食物的生命力,让手工制作的魅力包裹其中。这真是一个固守本意、宠辱不惊的人。

  刚出炉的烧饼,是焦黄色的皮,形似满月,趁热咬一口,外软内糯,皮薄肉腴葱嫩,醇香爽口而不油腻,果然好吃。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一个,回味它的口感又暄又筋,唇齿留香,还想再吃一个。吃第二个的时候,一碗馄饨上来了,其特色是佐料也是馄饨皮,只不过把薄薄的馄饨皮油炸得酥脆,让汤汁浓郁。烧饼就着馄饨吃,是这家店最传统的吃法,也是缙云最经典的吃法,更能吃出烧饼的香柔和馄饨的鲜美。吃了两个烧饼和一碗馄饨,我身心舒爽,是一个弥足满足的过程,现在擦擦嘴要走的时候,当然不忘带走几个。店里还等着许多客人,新的一波客人又来了。

  历史上的宫前村,曾经繁华,对于美食,也许出现过许多挑剔的美食家,而烧饼应该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口感,现在宫前村铅华洗尽,烧饼却还是那样的烧饼,但与故土、念旧、勤俭和朴素等感情连在一起了。当慕名而来的游客,面对村子的宁静安详,小巷的幽深谧远,石板路的绵绵亮亮,渠里的水像岁月那样经久不息地流淌,怎能不勾起家乡的记忆、儿时的记忆?当然,还有让人亲切和垂涎的各类小吃的记忆。当你来到它的身旁,你会发现它就是你梦中的家园,那梦,来自心灵,也来自味觉。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