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梅月两相知(纸本水墨) 唐 建
“此心梅月两相知——唐建画展”日前在山东省文化馆开展,为美丽的泉城增添了一道冬日别样的风景。展览通过90余幅写生作品,真实呈现画家唐建多年来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的艺术生命体验。
唐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花鸟画创作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曾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十余次个人画展,出版多部画集和理论著作。唐建是山东诸城人,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源源不断地补壮着他艺术上的成长,以其厚重的学术功底和独树一帜的艺术实践,在中国画创作、教学与理论研究方面均有建树,活跃于当今中国画坛。
唐建在艺术理论中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的观念,有承有破,法自我立,并在艺术创作中践行这种理念。唐建的花鸟画创作遵循文人画的笔墨传统,传承和拓展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意境沉静而淡远,有真气、有灵气、有文气,画中透溢着中国传统文人画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与文人风骨;同时又融合西方造型方法,力求笔下的物象具体、丰满而传神,写意与写实相得益彰。唐建书法师承名家蒋维崧,作画时以书法用笔见长。蒋维崧最善金文,用笔中锋,线条圆润婉通、内质外秀、中正古雅;唐建得蒋老作书之精妙,用笔中锋兼侧锋,拓展了笔意,笔下墨梅自然摇曳多姿,氤氲着古典主义浪漫唯美的意蕴。画面突出了线条书写的形式感,充满生命的张力;野芳发而幽香,笔笔秀逸而野趣。这种野趣乃其从写生和体悟生命本源而来,自然、真挚、灵动。
唐建尤爱画梅。梅花代表高雅清正、刚直不阿、卓尔不群的艺术品格,自宋代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古典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传统文人言志抒怀的美好象征。唐建出生于书香世家,老家祖屋庭院里的腊梅多次入画成为他的写生作品,他多年来寻访古梅,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梅乡,乐此不疲,因爱梅成癖,被誉为“梅痴” 。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建在昆明、安宁、晋宁、永平、剑川、洱源、丽江、大理等地,前后寻访到古梅数十株,其中500岁以上的古梅六株。每一株古梅的寻觅与保护背后都掩藏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去年唐建在永平县境内的澜沧江畔偶得一株宋梅,惊喜之余,题诗《江畔野梅》 :“寻梅不辞三百曲,但见江畔岭头霜。又是一棵千年古,草杂难掩扑鼻香。 ” 2019年国庆节前夕他又在永平县杉阳阿幺寨觅得唐梅一株,如获至宝,并受永平县人民政府委托,著文刻碑记之。在唐建的努力下,永平的古梅群落逐渐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梅,唐建倡导成立了“梅友公社” ,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爱梅、护梅志愿者纷纷参与到保护古梅的行列中。
唐建通过多年的“深扎”艺术实践,与大自然对语、与古梅对语,陶冶自己的性灵,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他在写意与写实的融合中,在笔力与墨韵、线与皴的创造中,在语言手法的虚实变化中,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学术理念融入创作里,注重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他由古梅顽强的生命力深层次领悟人、自然、生命的意义,感受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洗礼,体悟着艺术生命的真谛——个人的艺术追求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十年寻觅未称痴,频向苍山问雪枝。岁暮风寒归路远,此心梅月两相知” ——题画诗《寻梅》诗情画意地表达了他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元代画家王冕的这句梅花诗,号召大家学习墨梅不慕虚名、芳华内蕴的精神品格。唐建用自己十几年来行程万里寻梅、画梅、护梅近万棵的艺术苦旅,用他精心创作的作品和一首首咏梅题画诗,自觉担当起一名美术工作者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他用手中画笔,传递出自己对新时代中国花鸟画发展方向的清醒认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