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宝
文坛上一块稀缺的宝石
栏目:忆故
作者:峭岩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是一个静中有动的日子,随着初冬的寒风吹落树叶,一个文学老人也走了。高玉宝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家喻户晓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选章《半夜鸡叫》 《我要读书》曾激起亿万读者心中的涟漪。得到高玉宝逝世的消息时,心中作响一声闷雷,自然开启了我记忆的大门。

  那是十七年前的一天早晨,我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里传来了高玉宝的声音,啊,是他从大连打来的。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人民日报》上发表我的那篇《激情话老高》的文章他看了,他一再说: “过奖了,我做得还不够,想想祖国的飞速发展,再看看城市农村的少年儿童,真想多为他们做些事情。”老高说:“趁这把老骨头还硬朗,为群众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省得留下遗憾! ”老高的一番话,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是一年前的六月份,我到大连疗养安排的第一件事就是会见老朋友高玉宝。可是,电话里他的儿子告诉我,他去石家庄作报告去了。我立刻想到建党80周年这盛典,正是老高发挥作用的时候,作为共产党一手养育的他有多少心里话要向党倾吐啊!我知道老高担任着许多中小学校外辅导员的职务,和许多基层连队也有联系,平日里除写作外大部分时间都为青少年、连队战士作报告了。看来,我只有耐心等待和他见面的机会了。

  我和高玉宝是老朋友了。记得30年前,我俩曾一同到大连小王岛体验生活,漆黑的夜色,我俩一同站岗,耳边响过一阵阵海浪拍岸的声音,至今难忘。从那时起我俩的心灵就拥抱在一起了。我俩情投意合的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出身、他的品质、他的豁达与我的思想有着共鸣。尤其是他的朴实,他的“贫民”意识,他对党、对军队、对人民的忠贞不渝,深深地影响着我。虽然,他远在大连,我身处北京,他的这些品质像星光火炬,遥遥地辉映着我,感召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思想上的不愉快,总是闪过高玉宝的身影。这样的友情怎么不引起我的渴望呢?

  就在大连休养的那天,我俩终于相见了。巧得很,我和高玉宝见面那天的日子是6月8日,正好是高玉宝入党的纪念日,老高兴冲冲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52年前的今天是党给了我永恒的政治生命! ”我们高兴了好一阵,由此他又说起当年入党的事。1948年年初,他入伍后第一个月就发了津贴费,拿着沉甸甸的3块大洋,他首先想到的是哺育他的共产党,是共产党使他当了兵,过上了舒心的生活。一激动,他找到班长要“交党费” 。班长莫名其妙地问他: “你是党员吗? ”高玉宝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啊,谁说我不是共产党员?”他竟和班长吵起来。指导员看出了问题,耐心地开导他,共产党员是经过战斗考验的先进分子,你刚入伍,还要努力才行。高玉宝这才明白,入伍不等于入党。指导员知道高玉宝出身很苦,放过猪,当过小杂工,是棵革命的好苗子,就问高玉宝:“你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吗?如果愿意就写个入党申请书吧! ”

  这可难住了高玉宝,他从小给地主放猪,斗大的字不识半升。说到这里,高玉宝掏出一张名片,另一面印着当年他画的“入党申请书” ,有图有字,几幅图形表示了这样的意思:“我从心眼里要入党” 。“毛毛虫”代表“从” , “心形图”代表“心” , “眼睛”代表“眼” ,“梨”代表“里” , “咬”是“要”的谐音, “鱼”是“入”的谐音,“钟”代表钟声, “当当——党” 。他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肌体的一部分。我手捧着这篇特殊的入党申请书,热泪一次次涌出眼眶,那上面跃动的是一个战士的心啊!我的眼光定格在高玉宝黝黑沧桑的脸上,一道道皱纹,深藏着他60年的戎马生涯,更深藏着他对党、对军队、对人民的一腔赤诚。

  是的, 70年来,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变革与动荡,高玉宝那颗向党的心没有动摇过,他一个心眼地服从党,脚踏实地地当好普通士兵,倾尽心血写自己的小说。在他出版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后,又出版了长篇小说《春艳》 《我是一个兵》 。1996年出版了《高玉宝续集》 。在我们读他的小说之余,他还默默地做着另一件事:传播革命传统。几十年来,全国有16个省市、 317个单位聘请他为校外辅导员、名誉校长、编外指导员。屈指一算,他已作了73800多场报告,听过他讲传统的人达370多万。我看到他饱满的精神里激荡着一种情绪,他执着的眼神闪烁着一种光芒。那就是向上的激情和自信。老高说,每当他作完一场报告就像打了一场胜仗,夜里睡觉特别香,有时会梦见一片青松,一片鲜花!

  那次见面老高告诉我,就这么一场一场地作报告,可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有劳教的青年写给他的“悔改书” ,有贫困山区的孩子写给他的“我要读书”的决心书,有边疆战士写给他的感谢信。甚至有同龄老人写给他的鼓励信,支持他走南闯北讲传统,给市场经济而忙碌的人们提个醒。老高说,我义务作报告,不图名不图利,有这些回声足够了。说这话时,老高把双手摊开,一脸严肃,脖子上一青一紫的,他认真了。也是他这位老兵的真心话。看老高外表那轻松乐观的样子,不了解他家境的还以为他的日子很舒心,其实,他的心里压着几块大石头,单位改制后他家也有下岗的,靠每月发给的补助生活。他鼓励孩子们下岗不可怕,要学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生存的本领,尽快找到能发挥本领的岗位。就在我们谈话时,老高还盘算着明天赶回老家看望病危的叔父,让老伴准备一些药物什么的。老高啊,真是个钢中有柔的东北汉子啊!

  那次见面时,高玉宝悄悄告诉我,继《我是一个兵》 《春艳》 《高玉宝续集》之后,脑子里正酝酿长篇小说《人生》 ,这部小说可说是他一生的总结。老高用握手的力量传递给我这样一种信息,等着瞧吧!高玉宝不会寂寞的!

  时光荏苒,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了,期间我与高玉宝常有电话联系,但少有见面。只是在心里惦记着他,渴望早日读到他的小说《人生》 。今天,在期待中高玉宝走了,令我茫然失措,也不知他的小说《人生》写完没有。但他的全部生命过程,不就是一部活着的有血有肉的小说吗?我在想,高玉宝,这块文坛稀缺的宝石,迎向天空时,一定成为星空中一颗不落的星辰,被我们记忆和仰望。